李怡静的诗

2015-01-07 23:33
诗林 2015年1期

李怡静,1994年生于河南洛阳,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2012级美术学专业本科生。

裁缝铺小记

迷人的午后。外婆在沙发前摊开天鹅绒,以

持剪刀的手丈量天幕,裁出一条藏蓝绸带,

系紧云朵日益滚圆的腰肢;再次打开缝纫机

修改新尺码。脚踏板拎着绣花裙摆,哼唱着

变调的低音前奏,软木尺抖着喉咙标画五线谱,

它们早已等候多时,陪同灯芯绒长裙登场。

左右比划探戈舞步:脚尖卷起地毯毛边,调节

音频幅度,滑入地板格狭长的缝隙,卡带

定格如默片的弧形手势——红线团咬着舌尖

屏息

逃出肿胀的针线匣,拉长口中低沉的颤音。银针反复眨着睫毛,为躲避众多的目光跟随,脚步

闪烁。一串笨拙的喘息躺歇在脚下,暂时谢幕。

为她取出铜指环后,我重新坐回儿时的窗前,

碎花布头环绕座椅,高低正适合裁剪;却眼看

长柄剪刀生了锈;云朵因潮湿而喑哑,失却原声。

而此刻,领带已等候多时,正渗出过于饱满的

热情

汗滴,沿着滚烫的缝纫线弹跳,扯破衣襟——

一枚小纽扣,闯入尘封的储藏室。舞步进入高潮:

灰色的布娃娃现身,招呼我推开抽屉,取出

那些

残缺褪色的画纸、小人书。拼贴我们身后的

多幅布景。使我想起:多年前,我们一同痴迷于

废旧的手工技艺;也曾在午后,潜心研究过

宫廷画匠与艺术的细微差别。却未能挽回剪

刀带来

一些致命的误裁,使儿时的玩伴们纷纷放弃

修补,

快要忘记这座被弃置的剧场。而她,卷发蓬松

保持旧日温暖的笑容;让我,忍不住将她拥入

怀中,

这时,整片天空开始倾斜,熨烫为鲜红的绸缎

压低城市边缘的建筑群,如同弧形针挑破蕾

丝腰带;

久等在帷幕后的白云,迎着风掀开天际的面

纱,奔向

舞台中心,镁光灯在我们身后投下金色的

余晖。

2014.8.3

闲游花鸟市场记

正午即将融化眼前的景致。我看见

一根喷水管道撕扯着喉咙尖声起舞,试图

逃窜一座人工合成的侏罗纪公园:绿叶参天,

食人花以媚笑推开玻璃门,吸引游客

我混迹其中,拱身进入温室大棚:一座精心栽

培的野生丛林。

窥探史前社会的精粹布景:芭蕉幼苗被压缩,

捆绑后塞进特制集装箱,门外,铁皮货车喘着

粗气

迎娶一次交易——以肥硕的油门掐紧叶脉,

挤出

流转欲滴的童稚。我压低脖颈,走向下一家店铺。

污水从门缝中渗出,浓妆艳服的女店员摊开

手掌

细数花名册,向我介绍每朵花的喜怒哀乐,转身

把挑剩的花蕾弃掷,手势精准,射出一道完美

的弧线

残枝穿透废纸篓,嫩芽——刺痛了整条街道。

花腔奏响变调,惹来雷电驻足观摩,溢出火光

划破双层雕花玻璃门,带来久被隔绝的真实

雨水

清洗这座虚假的微型园林。重叠的幻像流淌,

雨滴砸向地面。植物鬼魅的影子踮起脚尖回旋

练习弹跳,拼命挣脱果绿色妆容下的假面,迎接

暴雨洗涤。我捂着双眼跑开,抓住街边失控的

水龙头,抛给被环艺师裁剪打造的畸形盆栽,

等待荒野中的原生态救援,会在午夜提早到来。

2014.8.10

夜耕记

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陶潜

松木犁耙在手边蹒跚,几行方格小径

顺着田埂,向荒芜的旧稿纸蜿蜒,野姜花

香味覆满逝者的脚印。你循着它们,

走向西门:十字街口,红绿灯迈着碎步

在嘴角涂满荧光唇膏。你忍不住心底的疑惑

叩问斑马线,“在何处划分地界,才便于

躲避恶邻居家的高压线?”回声徒自向前

穿过街角的人民广场,暗夜布下铁栅栏

翻耕你胸腔中的黄土;乌云都潜藏在口袋里

导致连年的大旱将风沙敲进键盘,剔除

眼前多余的马赛克瓷砖——人行道旁,村姑

打扮的女孩猫着腰爬上土丘,轻声呢喃

将井盖掀开。而你按下回车键,探身看见

一家小酒馆的门永久性地向你敞开着。

201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