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营造军民融合推进民兵工作的良好外部环境

2015-01-08 14:49
国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大力支持民兵军民

吴 林

军民融合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一项基本国策。民兵是“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新形势下,贯彻落实我党关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要求,必须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全面推进民兵工作,夯实打牢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基。为此,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民兵工作外部环境。

军民融合推进民兵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按照现行国防体制,民兵实行军地双重领导。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着眼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指导,把民兵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是认识上“合心”。树立“大武装”“一盘棋”的思想观念,着眼实现强国强军梦,认清军民融合推进民兵工作的重要性;着眼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形势,认清军民融合推进民兵工作的紧迫性;着眼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认清军民融合推进民兵工作的必要性。通过深化对军民融合推进民兵工作价值意义的理解,达成“党管武装是原则、融合发展是本职”的共识。二是思路上“合拍”。把民兵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布局,以经济社会建设带动和促进民兵工作;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助力民兵工作,以民兵工作成就推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举措上“合力”。把民兵工作任务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一部署,民兵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和投资计划统一解决,民兵工作成效纳入党政领导岗位目标考核范畴统一考评。

军民融合推进民兵工作,赢得群众大力支持是基础。影响群众支持民兵工作与否的因素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看民兵在服务人民上是否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实践证明,有所作为群众就支持,大有作为群众就大力支持。因此,军事机关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确立“平用即战练”和“以作为求支持”的观念,坚持把用兵作为练兵的重要途径,积极引导民兵投身经济社会建设,通过用兵树立“兵”的好形象,争得群众对民兵工作的大力支持,实现战斗力建设和生产力发展相互促进。一是引导民兵在经济建设上成骨干。引导民兵积极融入幸福城市、新型农村建设。城市民兵重点投身企业改革,开展技术攻关和劳动竞赛,创建“兵”字号班组;农村民兵重点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创建品牌农产品。二是引导民兵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当卫士。引导民兵积极主动化解身边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协助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县级人武部应与同级政府应急部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形成“维权联处、治安联治、警卫联办、应急联动”机制,基层武装部可根据各自需要成立民兵治安巡逻队,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是引导民兵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做模范。引导民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规范,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创建和美好乡村建设活动,参与城市环境和村容村貌整治,帮建社区文明场馆和农村文化站、图书室,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慰问困难军烈属和劳动模范,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模范行为,争取群众对军民融合推进民兵工作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大力支持民兵军民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2020年第二季度12商场畅销玩具排行榜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德国推出600 亿美元CO2减排计划大众大力支持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飒爽英姿女民兵
2013年四季度15商场畅销玩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