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适应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求扎实推进军用标准化建设

2015-01-08 14:49童蕴河
国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军用后勤国防

童蕴河

现代战争胜在体系,打的是标准。体系建设关系到明天战争胜败。军用标准化1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军用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基础工程。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适应新军事革命要求的现代化军队,必须着眼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求,扎实推进军用标准化建设创新发展。

一、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军用标准化新的内涵外延

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落实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和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略,反映了我党面临的新形势、国家利益的新拓展,反映了战争形态及作战样式变化的客观要求,丰富和扩展了军用标准化的内容,并赋予了新内涵、新任务、新特性、新作用。

新内涵。军用标准,是指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获得国防和军队建设最佳效益效率,对有关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军用标准化,是组织制定、实施军用标准的活动。它以国防和军队建设历史实践经验和规律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关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管理、发展改革等活动的共同依据。

新任务。制定新的军用标准,建立健全军用标准体系,满足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域活动对标准化的需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中,通过法律法规、行政指令等,制定规范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域标准,以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最佳秩序、保证建设质量效益。

新特性。一是系统性。军用标准化基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体系化,其设计、组织和建立的标准化体系具有系统性。二是法规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需要法令、条例、标准等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域进行强制性统一规范,具有法规性。三是技术性。国防和军队各领域建设,既有严格标准性,又有其复杂技术性。

新作用。军用标准化在沿袭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成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保证,成为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基础和战略举措。

二、科学确定军用标准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科学确定军用标准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进一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军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步骤。

构建与联合作战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借助战争形态向“智能化”高级阶段加速演进之机,依据信息化战争制胜机理,围绕一体化联合作战,加快构建与之适应的标准体系。一是着眼联合制胜机理建立适应联合作战的体制标准。包括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标准、联合训练体制标准、联合保障体制标准,进而制定完善与联合作战相关的条令条例、操作规程和使用手册,形成可操作的标准化体系。二是着眼信息主导建立联合的统一信息标准。围绕联合作战,实现信息系统与作战指挥系统融合,规范顶层设计,打通信息链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各军兵种情报系统、通信系统、指控系统及火力打击系统的一体融合。三是着眼体系制胜规范联合作战行动标准。围绕联合作战体系框架,理清层次结构,确立作战行动标准、构建标准规制体系。

建立实战化军事训练标准体系。坚持战斗力是唯一根本标准,围绕实战化军事训练要求,加速推进军事训练标准化建设。一是按实战要求复制训练标准。着眼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依托统一平台,按照统一指挥,围绕统一行动,融合战训需求,构设训练标准,明确实施细则,编写训练想定。二是按实战要求建构训练标准。依据战争形态,着眼作战样式,基于作战任务,瞄准对手能力,构设实战化训练环境,建立实战化训练标准;构建满足首长机关指挥训练、兵种专业部(分)队训练、军种战役战术训练和诸军兵种联合训练的质量评估标准体系。三是按实战要求建构军人职业教育质量标准。聚焦能打胜仗要求,着眼岗位任职需要,全面覆盖军事领域,构建系统化、标准化的军人职业教育培训标准和体系。

完善联合后勤和装备保障标准体系。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需要发展完备的后勤和装备支撑体系,需要健全完善的联合保障标准。一是加快建立完善后勤和装备体系标准。着眼作战体系标准指向,坚持顶层统筹、整合资源,系统规范后勤和装备保障平台,完善基础、合并同类、舍弃冗余,构建平战一体的后勤和装备保障体系。规范后勤和装备业务信息流程,实现后勤和装备指挥、任务需求、保障态势、物资供应等战场信息的有机融合。建立战时信息系统专用标准,开放业务系统信息交互接口,拓展后勤和装备信息系统的末端范围和覆盖领域。二是加快后勤和装备技术标准升级换代。围绕构建信息化后勤和装备体系,加快完成后勤和装备配套标准,加速向三军通用标准的升级换代。三是抢先谋划新领域前沿技术标准。完善装备科研管理标准体系,加大基础领域、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力度和标准布局,加强自主网络协议研制攻关,统一天基信息资源建设和使用标准,大力发展自主可控芯片技术、安全防护标准,加强自主创新标准试验验证。四是加快建立联合保障标准体系。适应“走出去”战略,满足外向型大战场和大保障需求。

制定规范军队政治工作标准体系。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军队政治工作时代主题,加强政治工作标准化建设,推动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切实将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战斗力标准和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确立起来。强化整体设计,梳理提炼组织、干部、宣传、保卫、群众、联络等各业务领域工作方法、流程、要求,构建涵盖政治工作全领域的标准体系。围绕能打胜仗建立育人标准、量人标准、选人标准、用人标准,形成与地方人力资源政策法规衔接配套、具有我军特色的政策法规体系。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各类人才能力素质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确保公平、公正用人。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探索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新特点新规律,建立完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道德建设、“三战”建设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和建设标准。

三、切实解决军用标准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军用标准作为军事硬装备、软装备和信息网络无缝链接的基础,内在制约规范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转型路径。加强军用标准化建设,在关注一般技术规制问题基础上,更要着力解决宏观性关键问题。

一是建立健全标准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完善军用标准化建设管理体制。坚持顶层设计、统一管理、分工协作,构建一体化军用标准管理机构,统筹标准化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统筹军用标准化立法、执法和监督,统筹军用标准化建设经费,规范相关各领域各层级标准化组织管理机构,发展军地标准化组织机构和民间标准化组织、协会组织等。完善军用标准化建设运行机制。坚持衔接紧密、统筹得力、规范有序,加强规划计划和组织领导,形成利于决策部署协调重大战略问题、重要工作事项的军用标准化工作统筹机制,立项依据可靠、立项标准科学、立项程序明确、标准管用实用的军用标准立项机制,标准化专业技术机构职能清晰、标准复审程序严格、标准立存废动态平衡的管理维护机制,标准化政策法规、管理监督、检测评估一体融合的制度化规范化评估监督机制。

二是大力加强标准化建设的三军联合。着眼未来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以标准化为牵引,围绕各军兵种有序联合,全面加强核心支撑要素建设。统一信息化标准体系。坚持三军统一、体系融合,统一标准化技术体制,实现接口统一、系统兼容、信息资源共享、作战要素综合集成。统一联合训练标准体系。运用标准化统一规范各军兵种联合训练的领导、管理和运行,形成以联合训练流程、训练标准、制度法规和信息系统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实现联合训练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统一联合保障标准体系。规范各军兵种的保障资源部署、供应链配置和保障力量投送模式,实现联合部队的保障需求实时感知、资源可视掌控、投送精确定向、行动全程调控。

三是有效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全域统合。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深刻变化,要求全域提升军用标准化服务支撑能力,推动从后勤和装备领域向作战、训练、政工等各领域拓展。要率先统合作战行动标准。要细化作战指挥流程,逐步形成固化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实现作战组织管理标准化。要跟进统合实战化训练标准。按实战化要求模拟战场建设,构建符合预定作战地区天候地理环境和未来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的复杂电磁环境、战场网络环境、模拟对抗环境、导控评估环境等;按实战化要求规范训练考评,从科学化定性向精细化定量延伸,整体提高联合训练、基地训练、战场适应性训练以及联教联训标准化质量水平。要从严统合军队政治工作标准。规范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标准、军队组织工作标准、军队干部工作标准,完善军队政法工作标准、军队群众工作标准、军队文化工作标准、军队联络工作标准、军队纪律检查工作标准、军队民主制度建设标准。要体系统合后勤供应保障标准。围绕服务作战和保障打赢,细化后勤指挥、后勤力量、后勤装备、战场设施、战备物资储备等建设标准,形成依陆向海型转变的后勤保障体系;规范军事资源统筹统配、财力资源使用转化、军人保障等建设标准,形成保障打赢型后勤政策制度体系。要全面统合装备体系建设标准。着眼我军使命任务拓展军兵种装备专用特性,围绕提升战略威慑、精确打击、全域防卫、信息支撑、综合保障等能力,坚持信息主导、精确控制、一体融合、整体优化,调整完善各军兵种装备体系标准,加速构建新型作战力量装备体系标准、网络防御装备体系标准。

四是全面深化标准化建设的军民融合。贯彻富国强军战略,借势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坚持互动兼容、开放共用、军用优先、结构优化,推动军用标准化建设从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向国家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领域拓展,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实施有效的标准体系。建立军用标准化集中统管体制。融合国家、军队相关职能部门,归并形成单一管理机构,赋予集中统管职能。完善标准化建设融合发展机制。包括:军用标准化主管部门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主要工业协会分别协调军地双方相关部门的会商合议机制,军用标准化与国家标准化、行业标准化统筹推进的平衡协调机制,标准化信息资源、标准化专家队伍、标准化技术体制、标准化质量评估等的共享机制。健全标准化建设法规制度。推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推动拟制出台军用标准化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军标转化”和“民标采用”规章。

注释:

1.军用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现实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技术规则,并监督其实施的活动及过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561~562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汇编.军事科学院宣传部.

[2]许其亮副主席在全国军用标准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解放军报,2013-12-9.

猜你喜欢
军用后勤国防
煤炭企业后勤创一流对标管理研究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大话军用卡车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威力无比的军用霰弹枪
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能力生成探究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知国防 爱国防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