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

2015-01-08 23:50
国防 2015年7期
关键词:动员军民国防

崔 进

信息工程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学员 艾卫宁

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

崔 进

内容提要: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习主席站在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牵引国防动员建设的根本指南。国防动员系统必须积极适应这一时代要求,紧紧围绕完成“能打胜仗”动员保障任务,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协调整合军地资源,深度挖掘军民潜力,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努力提升国防动员整体建设水平。

关键词:国防动员 军民融合式发展

作者:崔进,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学员

习主席在今年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1习主席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牵引国防动员建设的根本指南。国防动员系统必须积极适应这一时代要求,紧紧围绕完成“能打胜仗”动员保障任务,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协调整合军地资源,深度挖掘军民潜力,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努力提升国防动员整体建设水平。

准确把握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深刻内涵

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战略支撑,内涵十分丰富,必须认真领会精髓要义、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军民融合式发展在国防动员领域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国防动员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军民结合、保障能打胜仗;基本要求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蕴藏在民间的战争潜力转化成战争实力;特色优势是实行军地双重领导;主体对象是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动员各类专业保障队伍和保障物资等。国防动员的这些基本属性表明,在国防动员领域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广泛而坚实的实践基础。

军民融合式发展为国防动员转型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当今,在世界范围内,民用技术和军事技术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具有高度的军民两用性,民用领域的高新技术基本上可以用于军事目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并积累了雄厚的科技基础,许多民用高科技企业实力已超过传统军工企业的实力。因此,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首次将军民融合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且制定了“国家主导、制度创新、市场运作、军民兼容”的发展原则。同时,军队也明确提出“将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并在国防科技工业、军队人才培养、军队社会化保障及空天、海洋、信息等领域内实施。这种合作范围的扩大必然会拓宽军民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也为国防动员转型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国防动员职能拓展的内在要求。当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支援经济发展等职能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国防动员必须适应这一时代要求,走开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有效整合军地资源、充分拓展自身职能、强化应战应急功能,切实在保障国家安全中发挥后盾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攻坚作用、在支援经济建设中发挥主力作用。

紧紧扭住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关键环节

国防动员是准备战争、打赢战争的重要基础。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紧紧把握“准备打赢”的关键环节,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为“能打胜仗”提供坚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要推进制度机制军地衔接。依据《国防动员法》,研究制定保障部队机动、民用物资征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重要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战略物资储备、军品科研生产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工作协调机制和检查评估机制;建立健全以党委政府为主体、以国动委机构为骨干、以行政部门为支撑、军事机关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机制,加强对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统一领导,确保发展目标军地一致、规划布局军地协调、建设进程军地同步。

要推进力量体系军地合建。建设好支援作战力量。着眼保障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需要,借助地方人才、装备、技术优势,成建制成系统编组好信息攻防、电磁频谱管控、作战勤务保障、抢修抢救等骨干力量。建设好应急保障力量,根据应战应急需求,军地共同规划应战应急力量体系建设,明确专业种类、结构布局、数量规模和标准要求,形成军地通用、功能完备、种类齐全、互为补充、使用便捷的应战应急力量建设格局。

要推进基础设施体系军地兼容。把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国防需求,作为国动委系统重要职能抓紧抓实。要增加人防工程建设总量,提高防护工程质量,建立满足指挥机构、军事设施、重要物资疏散隐蔽需要的防护工程体系;抓好战略通道、交通枢纽、物流基地等设施建设,建立立体交通运输保障体系;加强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建立储备充足、分布合理的经济动员体系;结合国家通信建设,大力发展光纤通信和高速宽带通信网,扩大通信容量,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动员保障体系。

引文:

1.《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解放军报》,2015-03-13(1)

(责任编辑:孙永钰)

短 论

重视军校学员的血性培养

信息工程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学员 艾卫宁

有血性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素质,更是军校学员应当具备的“好样子”。当前,随着我军招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军校生源日益多元,学员的入学(入伍)动机也参差不齐,导致部分军校学员思想认识出现偏差。比如,有的国防观念不强,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意识淡化;有的缺乏艰苦创业的斗志,拼搏向上的精神有所弱化,影响和制约了虎气血性的养成,等等。防止忘战懈怠、培养虎气血性,是当前军校教育应当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军队要打胜仗,光有优良的武器装备而没有高昂的士气、顽强的战斗精神是不行的。我军之所以在解放战争中能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靠的就是强大的战斗精神。今天,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具有“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屈服的英雄气概”,仍然是我军“能打胜仗”的关键因素。军校必须把加强学员的血性培养,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学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职能使命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强化学员国家至上、使命第一的责任担当;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组织军事训练,把练意志与练战术、练技能与练作风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学员敢打必胜、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严格落实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学员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战斗作风;结合开展培养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活动,大力表彰训练刻苦、善于钻研、拼搏向上的优秀学员,树立培养血性的鲜明导向。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2-4484(2015)07-0053-02

猜你喜欢
动员军民国防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音乐迪斯尼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