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战时部队工程营房动员保障浅见

2015-01-08 23:50
国防 2015年7期
关键词:动员工程

张 辰

加强战时部队工程营房动员保障浅见

张 辰

内容提要: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部队工程营房保障需求量大、保障要求高,必须动员地方人力物力资源予以保障。要根据部队工程营房保障的需求,科学建立动员指挥机构、理顺战时动员程序、加强相关机制建设、搞好平时动员准备、健全动员法规制度,努力提高战时工程营房动员保障能力。

关键词:战争动员 地方资源 工程营房 保障

作者:张辰,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学员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精确打击力量的大量运用,对重点目标、重要工程的破坏力巨大,要求工程营房保障力量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战时抢修抢建、给水供电、野战营房建设、战时消防等保障任务。在战时部队工程营房保障能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动员地方人力物力资源完成抢修抢建等任务,提高部队战时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因此,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中,积极动员地方人力物力资源参与部队工程营房保障,对提高工程营房保障能力、确保部队作战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动员领导指挥机构。一方面,应在联合作战后勤动员指挥机构中设立工程营房保障动员中心,作为动员地方人力物力资源参与工程营房保障的领导指挥机构。动员中心作为战时后勤动员指挥机构的分支机构,与后勤动员指挥机构一起,在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相关层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指导下,负责统一指挥战时部队工程营房保障的动员行动。工程营房保障动员中心的主要职责:根据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相关层级国防动员委员会的指示精神,研究确定工程营房保障动员的原则和方法;调查和掌握动员区内工程营房保障动员潜力,协调确定工程营房保障动员需求,并向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提出动员区外工程营房保障的动员需求;根据联合作战工程营房保障动员需求,组织编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计划,并检查监督工程营房保障动员计划的执行情况;领导管理工程营房保障动员区内各军区、地方政府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工程营房保障动员准备工作,指挥控制工程营房保障的动员行动,等等。另一方面,应在地方相关部门设立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执行机构。由于工程营房保障技术性强、专业化程度高,可在地方政府经济动员办公室设立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小组,其主要职责:在本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动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并结合本地区情况制定有关规定和细则;及时了解部队工程营房保障需求,掌握本地区工程保障人员和物资装备的数量及位置、工厂的生产能力,拟制动员人力物力参与战时动员保障的实施方案等。

理顺战时动员流程。理顺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实施流程,主要是明确工程营房保障力量动员活动的行为主体、工作内容、实施步骤和方法手段等。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的实施步骤,一般可分为“计划组织”和“动员实施”两个阶段。计划组织阶段包括预计动员任务、修订动员计划和预案等;动员实施阶段包括动员展开、动员部署和动员行动终止等。另外,还应明确特殊情况的处置程序,包括动员任务调整程序、改变动员等级程序等。具体动员流程为:第一步,预计动员任务。全面分析影响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的各种因素,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客观分析工程营房保障的任务量、任务构成等。第二步,修订动员计划和预案。由于战场环境瞬息万变,保障需求随作战态势变化不断改变,使得不同作战地域、不同作战阶段工程营房保障的需求量会不断变化,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力量的编成、数量及使用区分也会随之改变,必须按照动员需求对动员计划和预案及时进行修改完善。第三步,动员保障实施。各级工程营房保障动员部门按照上级的指示要求和动员计划,迅速展开工程营房保障力量征集,相关物资、装备和民用设施征用等工作,并不间断地检查动员实施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动员顺利实施。

完善动员运行机制。一是沟通协调机制。动员地方人力物力资源参与部队工程营房保障,涉及军队、政府及地方相关部门,应按照“军地结合、平战结合、统分结合”的思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完善军地联席会议、情况通报、联络员等工作制度,促进军地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确保战时快速高效地征(动)用地方人力、物力资源参与部队工程营房保障工作。二是需求提报机制。首先,明确动员地方人力物力资源参与工程营房保障需求生成的内容和程序,包括需求提出、汇总梳理、审查平衡、对接评估、方案审定等环节。其次,明确需求生成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军兵种作战集团,应根据各自的作战任务和战时工程营房保障需要,提出本作战集团工程营房保障动员需求;工程营房保障动员中心负责对各作战集团提出的动员需求进行汇总梳理,组织审查评估和综合平衡,并负责组织军地双方拟定工程营房保障动员需求方案。三是平战转换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科学整合蕴藏在社会中的工程营房保障潜在资源,为战时快速转化为工程营房保障实力打下基础;加快工程营房保障动员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工程营房保障动员体系结构,简化动员流程,提高动员速度。四是经济补偿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人力物力资源大多蕴含在一定的经济主体中。这些经济主体是按照市场规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各种活动通常以经济利益为核心。战时在征用地方保障资源为军队作战服务的同时,应为参与保障的经济主体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经济补偿制度,以合理的经济补偿激发地方力量参与保障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军地互惠互利。

做好平时动员准备。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准备是战时动员实施的基础,动员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时的准备工作。一要加强工程营房保障资源潜力调查。一方面,把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潜力调查纳入国家经济潜力调查系统。发挥政府统计部门的主体作用,把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潜力调查纳入政府统计体系,实现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资源统计调查与经济社会资源统计调查相融合;发挥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通过完善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工程营房保障动员职责,全面摸清工程营房保障各领域、各系统的动员资源状况。另一方面,实行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潜力网络化、动态化管理。在及时、准确、全面、系统进行工程营房保障动员潜力调查基础上,对动员区内各种动员资源进行评估整合,并根据军地双方的共享需求和有关保密规定,建立工程营房保障动员潜力数据库和信息网络系统,实施网络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工程营房保障动员潜力调整上报制度,及时掌握工程营房保障动员潜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情况,对动员资源实施动态化管理。二要加快工程营房保障动员队伍建设。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组建供水、供电、抢修抢建、消防等地方专业保障力量,以便战时能够按照任务需求,实行模块化、一体化编组,提高保障能力。三要加快工程营房保障装备器材的研发。军队基建营房部门应通过与地方部门的沟通交流,在研发供水、供电、取暖等军地通用工程营房保障装备器材时积极贯彻军事需求,并采用委托式、承包合同式、军地联合式等研制工程营房保障装备器材,使研制的装备器材既能军用又能民用,避免重复研制造成资源浪费;进一步加快军民通用工程营房保障装备器材技术标准的一体化建设,力求在军地通用工程营房保障装备器材的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建设上求得突破,解决军地工程营房保障装备器材分块建设、兼容困难等问题,提高工程营房保障装备器材战时转化能力。四要加快工程营房保障物资储备。一方面,要构建军地联储的储备模式。对通用工程营房保障物资,军队应注重发挥地方先进的技术和生产优势,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加强生产能力和技术、装备的储备。另一方面,立足现实,着眼发展,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合理布局,调整军地工程营房保障通用物资储备规模,科学筹划军地工程营房保障通用物资的储备比例。军队重点储备战时难以及时生产、筹措的工程营房保障物资,地方主要储备大量使用、容易周转的工程营房保障物资,以减少军队储备的数量和规模,提高工程营房保障物资储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完善动员法规制度。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法规制度,既是动员准备工作的法律依据,也是战时顺利实施动员的有力保证。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工程营房保障动员法规制度建设,着力推动工程营房保障动员工作走上法治化轨道。一是制定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规章。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军队相关总部机关,依据《国防动员法》制定战时基建营房保障动员规章,对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的原则、内容、方法、步骤以及实施要求等予以规范。另外,也可按不同的动员对象,制定工程营房保障后备力量动员、工程营房物资装备动员以及地方工程、施工、设计、管理等技术力量动员的相关规章。二是制定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实施细则。根据《国防动员法》等法规,制定配套的动员实施办法和细则。如,可制定重点地区公用设施战时动员使用办法,对该地区公用设施动员的时机、动员时限、动员要求等做出比较详尽的规定,以确保该地区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工作有章可循。三是统筹调整军民共用技术标准。在现有工程营房保障技术标准基础上,加快建设完善先进适用、军民通用的标准体系,并统筹调整军用技术标准和民用技术标准,逐步修改或取消一些过时的军用技术标准,努力做到军民共用性强的技术能使用民用标准的就不再设立军用标准,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标准资源军地共享,确保战时工程营房保障动员的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孙永钰)

简 讯

学习身边抗战英雄参加铸梦追梦活动

在风光秀美的北京市密云县山区,当年的抗日英雄们,曾在此横刀立马、奋勇作战、抛洒热血。如今,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武装部采取多种措施,盘活身边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学习革命英雄,铸梦圆梦追梦”活动。在县人武部组织下,各乡镇人武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参加祭奠革命先烈、瞻仰先辈遗址故居、重访当年战场旧址、传诵革命英雄事迹、慰问抗日参战老兵、给抗战烈属遗属军属送温暖等活动。密云县白河岸边、马营西山脚下,坐落着白乙化烈士纪念馆和密云地区抗日斗争纪念馆。许多单位的党组织、青年团或学生会,纷纷组织人员来到这里,参加纪念活动、聆听英雄传奇、汲取奋进能量。白乙化曾任八路军晋察冀步兵十团团长,他能谋善断、身先士卒、神出鬼没、消灭敌寇,被老百姓冠以“小白龙”美誉。1941年2月4日,在作战行动中不幸牺牲,卒年30岁。当年报纸发文,赞扬他是民族英雄、无产阶级先锋。萧克为其题词:“血沃幽燕、名垂千古。”白乙化是抗日的先锋、密云的骄傲,他和他战友们的革命业绩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激励着21世纪的密云人民,为振兴中华、铸梦追梦而不懈奋斗。

(吴定雄 齐 雨)

你去参军报国 我来帮你种田沧州市沧县种田
能手张文国为本镇5 名义务兵家庭义务种地

三夏时节,河北省沧州地区的农田一派繁忙,农户们忙着夏收夏种夏管。而在沧县兴济镇赵庄子村,52户军属家的田头却很安静。原来,军属家的农活儿早就完成。这是种粮大户张文国的功劳。从2014年起,他义务承包了全镇27个街村52名义务兵家庭750亩地的收种任务。45岁的张文国不仅是种田能手,还是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该社有流转土地8600余亩,托管土地2.8万余亩。张文国深知农村劳力的重要性,“青壮年当兵为国家服役,种地的事儿得有人操持。我帮军属种地,让孩子们在部队安心服役”。他找到镇政府汇报了想法,得到了支持。于是,从2014年起,每到耕种时节,他就跟义务兵家庭联系,约定耕种时间,派合作社的农机员来耕作。“有的地块儿小,靠河沟,虽然是社里出油、出钱,但农机员不愿意干。我就给他们做工作,在工钱上找齐。既然答应了给人家义务耕种,就不能落下一块儿地。”张文国说,能让孩子们安心当兵,不惦记家里,他做的这些事情算不上啥。“我不认得他,可每到耕种时节,他就来电话,俺只要领司机去地里,别的就甭管了。”大王官村72岁的军属鲁建忠告诉记者,自从孙子鲁世昌当兵后,张文国就来帮着种地。在玉米地里,记者看到玉米株已经过膝,长势喜人。为52户义务兵家庭的750亩地义务耕作,张文国一年要花费10余万元,“能让青壮年热心参军、安心服役,这些付出很值”。张文国的拥军行动,在村镇引起热烈反响。兴济镇武装部专武部长张发月告诉记者,2015 年本镇参军报名的人数,比去年大幅度提升。

(王武章 秦永亮)

中图分类号:E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2-4484(2015)07-0055-03

猜你喜欢
动员工程
完善健全国防动员等级制度的几点思考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子午工程
Canadian coach helps Russian skier
工程
工程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