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探究

2015-01-09 10:28郝喜俊
黑河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师应师生

郝喜俊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的发展。新型师生关系倡导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流互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一些陈旧的、不良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心理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呼唤良性的师生关系,那么如何才能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呢?

一、尊重学生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要杜绝专制作风和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无论是什么样的小学生,我们都应该称他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也要学生做我的朋友。”教师与学生要互相尊重,以尊重为基石,构建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对学生多一份关心,学生就会对教师多一份信任。教师要多观察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学生要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困惑与不解向教师倾诉。坦诚的交流,真心的关怀,定会在师生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师生心与心互见。

二、关爱学生

我们熟知的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们的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教师只有真诚地爱学生,用真情感化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必须放下教师的“架子”,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关怀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学生才能把教师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把知心的话说给教师听;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话与交流

四川省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说:“我理解的‘对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师生关系。我之所以现在越来越愿意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对话的氛围,这不简单地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采用,而是基于我对课堂师生关系的思考和选择: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在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中,最核心的是师生关系,而理想师生关系的灵魂,我认为是‘民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师生之间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是人与人的平等关系。教师不要一味强调让学生服从权威,而要想方设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充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积极开展对话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在对话的基础上抓住时机将教学引向重难处,导入纵深处。在合作与对话中教师与学生亲密接触,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形成学习共同体,进而与学生分享知识的大餐,共享生命的成长。

四、赏识与激励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光点”,然后赏识学生的“发光点”,使之成为“发光面”。成人需要赏识,孩子则更需要赏识。赏识不仅是一种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参与课堂研讨课、案例研究等活动,我们能够发现,教师如果将学生的一个优点放大,学生就会在教师的鼓舞下变得自信起来,并为完善自我而不懈努力。

五、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学生,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熟知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要不断更新知识,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要拥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青少年心理学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沉稳的心态和旺盛的工作热情;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主动完善和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实践证明,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具有神奇的教化作用。教师宽广的胸怀,积极的心态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教师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课堂教学能深深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法、直观法、对话法、竞赛法、换位思考法等,采用表扬、鼓励、引导点拨等多元的评价策略,增强自身的亲和力,赢得学生的认可和信赖,不断优化师生关系。

总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消除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情绪对立的现象,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师应师生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