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关于滇缅战场的具体设想

2015-01-10 03:13
军事历史 2015年4期
关键词:参谋长丘吉尔海盗

□ 杨 东

在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时,中国人对滇缅战场有着很深的记忆,因为它不仅仅展示了中国人不屈的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中国人在经历百年屈辱后,第一次在异国国土上作战。而战时英国国内主流媒体很少报道东南亚战场的战况,以致英国在该战场上的主力——第14集团军的战士自称是 “被遗忘的”。这与英国人对亚洲的藐视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因为英国在此地战绩不佳,这也让中美两国对英国是否愿意倾全力协同作战表示怀疑。那么,英国为何在东南亚战场进攻乏术?这与英国既定的 “先欧后亚”大战略密切相关。在亚太地区,丘吉尔一直希望绕过缅甸,直驱新加坡,一雪前耻,恢复英国在印度、东南亚等地的威望,保住 “帝国东翼”①指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前提是不能妨碍欧洲战场作战计划的实施,即 “先欧后亚”战略 (Germany First)。当我们用微观的视角回顾这段历史,会发现许多被忽视的内容,有助于重构我们对于滇缅战场的历史记忆。以下内容根据英国首相府档案等原始材料还原1943年英国高层关于东南亚战场作战战略的争论,以丰富中国滇缅战场研究的国际背景。

一、英国的基本方案:“长炮”和 “海盗”

1943年8月,英美第一次魁北克会议上明确了各自在远东地区的作战范围,英国主掌东南亚的作战指挥权。因此,英国就需要向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 (Combined Chiefs of Staff,C.C.S.)提交在此地区的作战计划。英国决策层在英国统一计划参谋处提交的计划中,保留了两个选项:“长炮”计划 (Culverin)和 “海盗”计划 (Buccaneer),前者对敌威胁最大,后者在1944年最为可行。但英国决策层内部,首相和参谋长委员会就这两项计划争论不休,结果导致英国在东南亚迟迟没有发起进攻,甚至在战略反攻阶段,英国在东南亚的战斗也是乏善可陈。

(一)“长炮”计划。1943年5月,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第一次提出进攻苏门答腊北端的计划,即“第一长炮”(First Culverin)①“长炮” (Culverin)指攻击苏门答腊北端和马来亚的计划。后来,丘吉尔把进攻苏门答腊北端的计划单独提出来,称为 “小长炮” (Junior Culverin)。在魁北克会议上,丘又用Culverin指代Junior Culverin,这引起了混乱。为了澄清这种混乱,1943年8月24日,丘正式提出用 “第一长炮”(First Culverin) 指代 “小长炮”。。“第一长炮” 是要在苏门答腊北端设立一个空军基地,覆盖马来亚的西海岸。②J.P.(43) 300 (Final), Operation for the direct capture of Singapore,on the assumption that N.Sumatra is previously captured,PREM 3/148/1.“第一长炮”计划源于英国对缅甸战场取舍的思考,实质上是优先进攻新加坡的重要步骤之一。丘吉尔一直心仪 “长炮”计划。他认为:“之所以选择 ‘长炮’,因为它是以1944年可用兵力所能实现的最大规模的牵制性行动……‘长炮’是攻击马来半岛的槟城或克拉地峡、夺取仰光进军伊洛瓦底江的首要一步。”③C.O.S.(Q) 40,Operation from India 1943-1944 minute by the Prime Minister, 21 August1943, PREM 3/147/3.

关于 “长炮”计划的争议不断。首先,英国参谋长委员会不支持 “长炮”计划。参谋长委员会认为,为了保护对华空中航线的基地和重开中印陆路交通,必须重新夺取缅甸中部、北部到仰光和伊洛瓦底江一线。而空运不能维持缅北的全部战线,为了给作战提供持续的补给,必须夺取仰光。在攻击仰光之前,需要一个前进基地,为此,他们提出登陆阿恰布和兰里岛的 “牛蛙”计划 (Bullfrog),预计在1943末至1944年中的旱季实施。因此,在1944年末的旱季之前不可能实施对仰光的海空联合攻击。在参谋长委员会看来,“第一长炮”计划只是赢得一个轰炸新加坡的空军基地,如果能攻下仰光,这个空军基地的意义就很有限,而且 “第一长炮”计划还没有经过精确的推演,一旦在1944年进攻苏门答腊,可能会导致后续夺取新加坡的作战不能实现,反而需要放弃缅北的作战计划。其次,美国对 “长炮”计划也表示反对。美国同意英参谋长委员会的观点,认为决战必须等到1945年3月。他们认为缅甸的主要战场不应该在下缅甸,而是缅北,作战的首要目标是重启对华交通,而 “长炮”计划会分散英国的资源。

由于多方反对,丘吉尔支持的 “长炮”计划没有取得什么进展,第一次魁北克会议激发了丘吉尔推动 “长炮”的决心。第一次魁北克会议之后,丘吉尔访问华盛顿,目的是确认美国是否会同意英国舰队参加太平洋的海上战斗。美国海军作战总指挥欧内斯特·约瑟夫·金 (Ernest Joseph King)告诉丘吉尔,他不欢迎英国舰队;④Prime Minister’ s personalminute M 606/3,27 September 1943,PREM 3/147/10.而对于缅甸战场,美国态度是坚持遵循第一次魁北克会议的决议。按照会议决议,英国必须在缅甸北部采取行动。华盛顿之行让丘吉尔意识到在太平洋战场上英国只能是配角。在丘吉尔看来,与其在太平洋作为配角,不如在东南亚取得大的战果,用英国的军事力量,重塑英国在这个地区已经被破坏殆尽的威望,这对于重建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帝国有着重大意义。他在给印度的一份文件中,直截了当地说明了这一点:“在我们击败德国和日本之后,在马来亚和缅甸……用我们的武装恢复威望,那时我们必将处于一个比现在好的地位来对付印度的宪法地位问题,胜利是违宪的最好的基础。”⑤India Policy:A Memorandum by the Prime Minister and Minister of Defence,6 October 1943, WP(43) 445, CAB 66.1943年9月28日,丘吉尔回到伦敦主持当年第二次战时内阁会议,会上他首次说明了自己的战略,要在1944年内在东南亚日军薄弱的地方进行两栖作战。丘吉尔计划守住若开防线,用温盖特 (Orde Wingate)的特种部队渗透到敌后,与在缅北作战的中国军队汇合,这一设想是针对魁北克会议的决议;利用原本要用于攻击若开和兰里岛的部队和船只南下进攻苏门答腊北端,建立一个空军基地袭扰日军基地。攻占苏门答腊北端设想就是 “第一长炮”计划。但丘吉尔特别指出,盟军应充分利用1944年好局面,而不是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艰苦的北部山区之战。英国参谋总长艾伦布鲁克 (Alanbrooke)在会上没有直接反对,但他提出实施该计划需向美国借兵,以此为理由拒绝首相的计划。丘吉尔当即否认了向美国借兵的可能性,他认为,伴随地中海战局的进展,英军会释放出许多资源给其他战场。另外,他觉得对 “长炮”计划需求的估算是夸大的,完全可以在1944年春实施 “第一长炮”,而且这次军事行动一定要由英国军队实施,向太平洋派遣军舰的行动也不应妨碍 “长炮”。⑥Extract from D.O.(43) 9th Meeting,28 September1943,PREM 3/147/10.这充分说明了丘吉尔的战略思想,他试图在东南亚战区显示英国的力量。即将赴任东南亚战区司令的蒙巴顿 (Louis Mountbatten)在会上支持丘吉尔,提出如能说服美国的金将军,就可能有足够的登陆舰实施 “长炮”。①C.O.S.(43) 233th Meeting, 1 October 1943, PREM 3/147/10.

但事实并不遂丘吉尔所愿。9月29日,统一计划参谋处提交了 “第一长炮”的详细计划。统一计划参谋处的结论是 “尽管修订计划中的攻击规模更小,但我们再次必须得出以下结论,只有从12月1日开始减少我们在地中海的力量,取消攻击法国南部的作战,并从 ‘霸王’抽调,才能凑齐所需的海军和船只”②J.P.(43) 297 (Final), Operation first culverin, 29 September 1943,PREM 3/147/5.。因为这个结论是以日军会增援苏门答腊为预设条件,所以英参谋长委员会要求参谋处预估日军没有增援的情况。10月6日,统一计划参谋处再次提交评估的结果,如能在1944年春夺取苏门答腊北端,对日军打击是最大的,但所需兵力超过东南亚战区所能调动的部队;同时,因为天气,登陆作战应在1944年3月到4月初开始实施,而不是丘吉尔估算的5月。要在1944年春季实施对苏门答腊的进攻,必须得到美国的大力的帮助。即使有美国人的认可,“第一长炮”仍会对欧洲作战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要面对印度基地和储备的限制。③J.P.(43) 351 (Final), Oper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in 1944,6 October 1943, PREM 3/148/3.丘吉尔对这一评估结果很不满。但丘吉尔仍然坚定地要实施自己的设想,“只有一个行动值得考虑,我们不应该搅乱这件事”④Churchillminute, 16 November 1943, PREM 3/148/1.。当时,只有丘吉尔坚持实施 “长炮”,参谋长委员会、东南亚战区司令部都反对,美国也不支持。

(二)“海盗”计划。统一计划参谋处1943年10月的评估不仅分析了 “第一长炮”计划,10月6日的报告是英国1944年度东南亚作战行动的总规划,参谋处提出了一系列作战行动,其中有一项两栖作战,称为 “海盗”计划 (Buccaneer)。“海盗”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在1944年3月夺取安达曼群岛。因为安达曼群岛上的日军防守薄弱,从安达曼群岛可以得到更多日军情报,袭扰日军交通线,也为进攻下缅甸和苏门答腊北端取得了好的出击位置。统一计划参谋处认为,以第一次魁北克会议上分配给东南亚地区的资源,在1944年最有希望实施的作战计划是 “海盗”。⑤J.P.(43) 351 (Final), Oper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in 1944,6 October 1943, PREM 3/148/3.

英参谋长委员会希望实施 “海盗”计划。1943年10月29日,他们告知驻华盛顿的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代表团1944年春季东南亚作战计划。这份计划的内容是放弃攻击阿恰布和兰里岛,如果美国不为攻击苏门答腊北端的作战行动提供帮助,英国就准备实施 “海盗”计划。⑥C.O.S.(W)915,29 October 1943,PREM 3/148/1.10月23日,在告知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之前,英参谋长委员会向蒙巴顿发出第一份指令:

你的基本职责是尽力消耗拖垮敌军,尤其是敌空军,取得优势后会迫使敌人从太平洋战区分兵;其次,为了达成相同的效果,要维持和扩大我们对华联系……

你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海空力量,夺取一些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应 (a)能引诱敌人大规模反扑,(b)面对敌人的反扑,可以给你更多选择。根据上述目标,制定1944年两栖作战计划,你应选择攻击地点,这些地点应经计算后满足上述条件,并执行已批准的计划。你应准备好应对1944年敌军反击的第二阶段作战计划……⑦Directive by the Prime Minister and Minister of Defence,21 October 1943,PREM 3/147/4.

这份指令只是说明1943年英国在东南亚采取防御战略,在1944年开始反攻,反攻的方式是两栖作战,但却没有后续的详细计划,原因在于伦敦高层还在为具体的作战计划争论。而蒙巴顿很积极,根据这份指令,他在11月10日向伦敦提交了东南亚司令部1943年冬天的作战计划。东南亚司令部的作战计划基本依照丘吉尔在战时内阁会议上提出的设想,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在缅甸的陆上和空中作战;二是其他地区的两栖作战。在陆上,延续该地区前任指挥官奥钦莱克9月制定的冬季进攻计划。计划用三个师从中部前线推进到英多—卡萨一线 (Indaw-Katha);在若开地区,攻击阿恰布。困难在于东南亚司令部运送补给的飞机不够,另外,所有陆上行动都需要中国从云南出兵配合。为此,蒙巴顿在到达新德里的第9天就飞往重庆,和国民政府讨论1943—1944年旱季的作战计划。他得到中方的保证是,中国军队会在1944年1月从雷多 (ledo)和云南出击,但前提条件是英国要提供空中支援和实施两栖作战,还要派遣一支舰队参战。几周后,丘吉尔表示,可以满足蒋介石的要求。①在1943年9月4日,蒋介石曾给丘吉尔、罗斯福写信,强调应在下缅甸用两栖战占领交通枢纽,截断日军外援,才会取得上缅甸作战的胜利。这封信由宋子文代为转交。WELFARE NO.659,8 September 1943, PREM 3/147/9.这是英国第一次承诺会实施两栖作战。蒙巴顿很清楚以英国的资源不足以在1943年冬天实施 “第一长炮”,因此,他选择的登陆地点都在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②IZ 4273,83834/SEACOS,10 November 1943, PREM 3/148/1.这与统一计划参谋处的 “海盗”行动不谋而合。英参谋长委员会在开罗会议上支持蒙巴顿作战计划的原因即在此处。

开罗会议前,英国1944年的东南亚作战计划有三个方案:首相的 “第一长炮”、参谋长委员会的 “海盗”、蒙巴顿类似 “海盗”的计划。在开罗会议前,美国、英参谋长委员会、东南亚司令部均不支持丘吉尔的 “第一长炮”,但丘吉尔仍把这个计划带到了开罗会议上。

二、开罗会议:英国由支持 “海盗”转变为积极放弃 “海盗”

在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开罗会议的第一阶段,1944年东南亚战区是实施 “第一长炮”计划还是 “海盗”计划,成为议题之一。在英参谋长委员会看来,两个计划都不令人满意,因为这两个计划都是根据对欧洲战场的预判,而不是根据这些作战本身的价值制定的。参谋长委员会最关心的地中海作战,他们希望把 “霸王”行动的实施日期从1944年5月推迟到7月,以满足地中海作战的需要。问题在于第一开罗会议在德黑兰会议之前,也就是在讨论 “霸王”行动的时间前要先确定东南亚的战略,即要先解决 “长炮”和“海盗”的选择题,这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矛盾——英参谋长委员会支持 “海盗”行动,但他们又不支持在欧洲作战计划确定前就采取 “海盗”行动。 “先欧后亚”战略是英国军方在 “海盗”计划上有迟疑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英国不希望美国影响自己在东南亚战区的指挥权。美国并不完全信任英国。美国人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 “长炮”计划和 “海盗”计划哪一个对中国更有意义,因为如果美国保证支持英国,必然要从对华援助中拿出一部分给英国,中国会因为英国的作战计划而向美国提出补偿。11月18日,在开罗会议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已表明了态度,他们支持 “海盗”计划:

因为美国不能提供 “第一长炮” (进攻苏门答腊北端)所需的资源,所以同意尽快实施 ‘海盗’行动 (进攻安达曼群岛)。同时,我们认为有实施其他海陆空作战的可能,把日军牵制在缅甸南部。因此,我们建议东南亚总司令应以此为目标,并向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提出建议。③C.C.S.390/1,Future operations in the south-east Asia command, 18 November, 1943, PREM 3/136/5.

美方的态度令英国感到不安,英国担心美国插手东南亚战区事务。在开罗会议前,蒙巴顿报告有传言说中国会染指印度支那。④83969/SEACOS, From Armindia to Air Ministry, 10 November 1943,PREM 3/147/10.因此,在11月23日早晨,在开罗会议第一次会议前几个小时,英参谋长委员会决定不同意美参联会关于“海盗”计划的文件,他们的理由是要先确定对日战争总战略之后,再由参谋人员进行详细研究,希望以此阻止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干预东南亚战场。

11月23日下午,美参联会最后认可,在考虑好 “海盗”行动与其他作战之间的关系之前,暂不实施该行动。⑤C.C.S.128th Meeting,Minutes of Meeting held in Conference Room 1, the Mena House, 23 November 1943, http: //www.conquest-histvault.com/pdfs/003238/003238_003_0679/003238_003_0679_From_1_to_349.pdf.[2013-12-12].11月25日,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让蒙巴顿整理一份文件给蒋介石,内容是“在大元帅⑥指蒋介石。离开前应取得他同意的要点”:

大元帅提出的在3月进行两栖作战的要求已记录在案,将在联合参谋长委员会重新审议全球的登陆计划后的一周内考虑。同时,东南亚战区应按照这个日期为一次两栖作战做准备,日后将会批准。

要有一支足够能掩护这项行动和控制孟加拉湾的海军,在3月初集结。

在战斗中,缅北战役的空中需要拥有优先权,最高司令对空中力量拥有自由裁量权,包括在战斗的必要时刻使用美国运输机。已要求他在未来的6个月中尽力保持每月运送8900吨物资……①C.C.S.411,Operations in the south-east Asia command,25 November 1943, PREM 3/136/5.

文件里没有对孟加拉湾的两栖作战做出任何决定,也没有决定1944年雨季结束后的行动,只是梳理了一下中方提出的要求,蒋却据此认为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有了中国的首肯,英国人认为已经成功地把东南亚战区的决策拖延到其他战场决策尘埃落定之后。不过,当时丘吉尔并不知道罗斯福已向蒋承诺说,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在孟加拉湾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两栖作战行动。②温斯顿·丘吉尔著,吴万沈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紧缩包围圈》,293页,海口,南方出版社,2003。这个承诺影响重大。

在11月26日的会议上,蒙巴顿整理的那份文件自然是得到了蒋介石的同意。美国参联会根据罗斯福的命令,要求 “海盗”应在既定时间发动。26日下午,蒋介石、丘吉尔二人非正式会面,丘吉尔向蒋介石保证在1944年3月在印度洋上会有一支大型的英国舰队,他还给出了舰队构成的细节,这让蒋觉得英国会在孟加拉湾进行大规模海上作战,但丘没有承诺会发动 “两栖攻击”。不过,蒋已得到美方的承诺,他认为英国没有能力改变美国的态度,会谈没有深入下去。

如此,开罗会议第一阶段的最终结果是美国向中国承诺会发动 “海盗”或类似的两栖作战,但在26日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的决议里没有明确这一点,对于含糊之处,中美英三国领导人各有定义。

但中国并没有能够真正参与盟国的战略决策,英美之间对欧洲战场的安排才是重头戏。早在11月中旬,英参谋长委员会经过详细计算,对1944年上半年的两栖作战已有结论,即意大利西海岸的两栖作战在1943年12月或是1944年1月实施,2月进攻罗德岛,3月在东南亚实施 “海盗”行动。这必将使 “霸王”延至1944年7月1日。如果 “霸王”不延期到7月初,那么上述三项行动中只能实施两项。③John Ehrman,Grand Strategy,V,London:HMSO,1956,p.114.这个结论是英国开罗会议所持立场的依据。11月24日晨会上,丘吉尔总结说:“总体来说,我所主张的方针是在1月占领罗马,2月占领罗德岛;恢复对南斯拉夫的物资供应,解决关于司令部的安排问题,并且根据我们和土耳其交涉的结果来打通爱琴海;在实现上述地中海政策的前提下,加速进行 ‘霸王’作战计划的一切准备工作。”④温斯顿·丘吉尔著,吴万沈译: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 忆录·紧缩包围圈》,298页。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在25日讨论丘吉尔的主张。美国参联会暂时同意以丘的主张作为同苏联协商的基础。美国为捍卫对中国的承诺,提出 “决不能干涉 ‘海盗’行动的实施”⑤C.C.S.409, “OVERLORD” AND THE MEDITERRANEAN, 25 November 1943, http: //www.conquest-histvault.com/pdfs/003238/003238_003_0679/003238_003_0679_From_1_to_261.pdf.[2013-12-12].。会议主题由此变成了 “海盗”行动和 “霸王”行动之间的关系。核心问题就是如果英国接受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美国就接受英国的欧洲计划。最终,英国人决定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海盗”两栖作战换得美国对意大利作战的支持。

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击败德国后,肯定会参战。⑥Minutes of First Plenary Meeting, 28 November 1943,PREM 3/136/5.英美双方都立即开始计算苏联参战后的情况。斯大林的承诺增强了英国修改东南亚作战规划的决心。英国认为,斯大林的承诺会加速德国的战败,对日战争中太平洋战区将更加重要,“海盗”行动的价值大大削弱。丘吉尔在11月29日的备忘录里写明:他特别拒绝了蒋介石的要求,在缅甸陆地作战的同时不会发动两栖攻击。这说明他在26日同蒋的会谈中,故意模糊了派遣舰队和两栖作战。现在,他已经坚定地要放弃“海盗”计划。丘吉尔决心在地中海为英国保留实施两栖作战的主动权,打破罗马南部的山区僵持。⑦John Ehrman,Grand Strategy,V,p.179.他提出,由于登陆舰紧缺,对法国南部的行动 (“铁砧”)会延迟 “霸王”行动大约6~8个星期,不延迟就只能从远东补充登陆舰。但斯大林没有谈及 “铁砧”行动登陆舰不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爱琴海和 “海盗”计划。⑧Minutes of Second Plenary Meeting, 29 November 1943,PREM 3/136/5.

德黑兰会议后,英美两国仍需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由于登陆艇有限,如何协调爱琴海地区作战和 “海盗”行动、“霸王”行动和 “铁砧”行动的关系;二是欧洲作战的指挥官人选问题。这两个问题成为开罗会议第二阶段的主要议题。

正当英美回到开罗研究上述问题时,东南亚司令部使问题变得复杂了。11月27日,蒙巴顿离开开罗时,他深信开罗会议第一阶段的决议是确定的了。因此,东南亚司令部着手研究 “海盗”计划的细节,结果在11月29日东南亚司令部提交了一份庞大的进攻计划。因为在第一次开罗会议上蒙巴顿提交的计划被指易受空袭,所以新计划力图摆脱这个危险,相应地需要增加登陆舰和120架海基战斗机。筹集作战部队和航母,蒙巴顿是有应对之策的,他在开罗时已经得到美方欧内斯特·约瑟夫·金将军的口头保证,在必要时,金会提供6艘美国航母。蒙巴顿因此在向英参谋长委员会提交新计划时宣称不需要英国抽调新的资源,以此要求批准扩大版的 “海盗”计划。不过,蒙巴顿提交新计划的时机很不好,恰在第二次开罗会议期间,这时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德黑兰会议把 “霸王”行动定在了5月, “铁砧”行动规模定为最少需要两个师,另外,斯大林已经表示会参加对日战争,这些新情况对东南亚的作战产生了巨大影响。12月4日,英参谋长委员会审议蒙巴顿的新计划。英参谋长委员会本来已开始怀疑 “海盗”行动的价值,而现在新的计划比之前的规模更大,作战部队和非作战部队共约5万余人,英参谋长委员会因此决定向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建议暂时取消 “海盗”计划。但罗斯福坚决不同意取消 “海盗”计划,以维护自己对蒋介石所做的承诺。

12月5日11时的全体会议上,英美的参谋长们都对拟定的欧洲战场的两项攻势的规模表示不满,这种不满导致美国军方第一次重新考虑 “海盗”计划。15时,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会议,委员会成员第一次同东南亚部队的指挥官们面谈。这次会谈让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了解了东南亚战区虽然能解决必要的资源,但它没有余力参与其他地方的战事。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通知蒙巴顿:欧洲战事拥有优先权,在雨季前不能实施“海盗”行动,但这个计划仍有必要,希望变成小规模的两栖作战。①Minutes of C.C.S.136th Meeting, 5 December 1943,PREM 3/136/5.5日晚上,罗斯福接受了军方的意见,必须放弃 “海盗”行动,这意味着他背弃了在开罗会议第一阶段对蒋的承诺。晚饭前,罗斯福简洁明了地告知丘吉尔—— “海盗”出局。6日,他给蒋介石发电报做了解释,电报如下:

我们与斯大林的会议整合了季春欧洲大陆的重大行动,展望了1944年夏末打败德国的良好前景。这些行动对登陆工具的需求量很大,导致为确保 ‘人猿泰山’作战胜利而发动的孟加拉湾两栖作战无法实施,需要它提供部分 (登陆船只)……②Memorandum for the Prime Minister, 5 December 1943,PREM 3/147/7.

为了地中海地区的登陆战,英国提出 “海盗”延期,现在美国人终于同意了。最终,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关于东南亚达成如下决议:

将孟加拉湾大规模两栖作战推迟到下一个雨季之后,现在将配属给 ‘海盗’的登陆舰转给‘铁砧’行动和 ‘霸王’行动。③Ibid.

至此,英国在1944年旱季东南亚战区没有任何行动计划。这一延误带来一系列影响。英国在开罗会议会上先是用登陆安达曼群岛 (“海盗”)代替苏门答腊北端的登陆战 (“第一长炮”),在苏联承诺对日宣战后,英国又说服美国放弃了“海盗”,为欧洲保留登陆作战资源。“先欧后亚”(Germany First)战略的确对英国的行为起着关键作用。这符合英国军方的设想,英参谋长委员会只看到了欧洲和亚洲不能兼得,要以欧洲战场为主。而丘吉尔知道联盟中的本国军队的战绩对战后有巨大影响,因此,他在12月9日给蒙巴顿的电报中,提及 “我希望现在就为雨季之后的 ‘长炮’做准备”④FROZEN 433, From Mideast to Air Ministry, 9 December 1943,PREM 3/147/7.。这表明丘吉尔仍然不忘用自己力量重新征服大英帝国的亚洲部分。不过,他此时还没有意识到 “对日战争主战场在太平洋”的大战略对英国的影响。1944年,因为日本在缅甸率先进攻, “长炮”计划夭折。此后,因为 “对日战争主战场在太平洋”,英国只能把作战重心东移至太平洋,直到1945年,才重新在缅甸战场发动攻势,此时,日军已经开始战略性撤退,在日本宣布投降时,英国还未进入新加坡。

猜你喜欢
参谋长丘吉尔海盗
海盗
“海盗”变身暴走狂
我才不想当海盗
消失的铁三连
新四军参谋长亲临省府催军饷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王维国当好防灾决策“参谋长”
丘吉尔的奇闻轶事
红三军参谋长唐赤英
段子里的丘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