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干部工作历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2015-01-10 03:13
军事历史 2015年4期
关键词:服务大局军队干部

□ 邱 雷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中的干部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组织人事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工作是随着人民军队的诞生而创立,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军队干部工作发展历史,总结干部工作特点规律和光荣传统,为国防和部队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新形势下干部工作历史研究应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系统研究历史、客观评价历史,注重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军队干部工作历史是党史、军史的重要内容,研究干部工作历史应注重把握好两个方面:

一要正确把握干部工作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1927年8月1日,随着人民军队的创建,同时产生了军队干部工作。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和军队建设的总目标、职能不同,军队干部工作积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为保证军队完成各个历史时期的使命任务,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了军事、政治机关分别管理干部的体制,初步建立了干部考察、选拔、任免、培训、优抚制度,并利用多种途径选拔干部,征调军事人才,从组织上保证了中国工农红军壮大、革命根据地扩大和巩固、反 “围剿”斗争和长征胜利,保证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新编第四军,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东北抗日联军和华南游击队亦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在8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定和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不断发展壮大干部队伍,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解放战争时期,军队干部工作紧紧围绕大规模战争需要,调整配备作战指挥班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干部工作政策制度,为新中国成立后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轨道奠定了坚实基础。1956年9月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完成了干部裁减、调整、培训、储备等各项重大任务。1976年10月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持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针,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了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军队干部工作围绕军队建设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干部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开创了干部工作新局面。

二要正确对待干部工作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坚持实事求是地研究干部工作历史,重要的是正视失误和曲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失误,是最好的历史教科书。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发生了3次“左”倾路线错误,给党和红军造成了严重危害。尤其是王明 “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中共中央长达4年时间,导致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给红军干部队伍造成了严重损失。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即遵义会议),结束了 “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一步一步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党和红军建设出现了新格局,红军干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 “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先后窃据了军队相当一部分权力,插手军队干部工作,大批干部遭到诬陷迫害,干部数量膨胀,抽调干部执行 “三支两军”任务,推行山头主义、宗派主义,干扰了干部工作的正常进行,给军队干部队伍建设造成一些不利影响。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 “四人帮”,宣布 “文化大革命”结束。军队抓紧处理干部工作历史遗留问题,清查与 “四人帮”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干部工作步入健康稳步发展的轨道。

二、大力弘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我们一定要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习主席新形势下治党治国、强军兴军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重要战略思考。党管干部原则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是由人民军队性质决定的,体现了党的意志和要求,是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它既是对中华民族选贤任能优良传统的继承,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和武装斗争实践中对干部工作宝贵经验的总结。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对于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保持人民军队性质、本色和作风,保证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管干部原则,总结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任人唯贤。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 “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 ‘任人唯贤’的路线”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5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这是毛泽东首次明确了党的干部路线,提出 “任人唯贤”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标准,被称为最基本的干部政策,也是党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标准。贤,即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就是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将德才兼备作为唯一标准。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重要的是必须遵循 “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把军队各级领导班子选配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军队的贯彻落实,从组织上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二是坚持 “五湖四海”。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讲演中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1005页。革命战争年代,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使用干部上坚持了 “五湖四海”的优良作风,因而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来自中国四面八方的仁人志士,汇集了中华民族的一代精英,夺取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坚持 “五湖四海”就是所有干部的选拔任用,必须遵循立党为公的原则,按照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国家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出发,广纳贤才,唯才是举,公道用人,防止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

三是坚持客观公正。1938年10月14日,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527页。看干部的全面工作,就是指工作实绩。要正确客观评价干部的工作实绩,实事求是地确定干部的实绩,全面具体地分析干部的工作实绩。要根据干部所在岗位担负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确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在干部任期范围内,既看现实成绩,又看对长远建设的影响;既看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又看客观环境对个人实绩的影响。

四是坚持群众路线。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139页。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于红军时期,成熟于延安时期,丰富和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党的传家宝,是干部工作必须坚持的一条根本路线。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必须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尊重群众公论,将干部政策、干部标准、工作程序适时向群众公开,以民主评议、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等方式,集中群众的意见。

三、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思想意识

中央军委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军史工作的意见》明确,党史军史工作 “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根本着眼点”。研究干部工作发展历史,要紧紧围绕军队使命任务来展开,工作成效要放到强军目标实践中来检验,在深化认识、提高质量和服务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要始终坚持服务大局的正确方向。2010年11月29日,全军召开党史军史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史军史工作。会议强调,党史军史的生命力和根本价值,就在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历史使命提供历史借鉴和决策咨询。研究干部工作历史要以此为遵循,真正认识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职能所在。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干部工作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探索,充分发挥资政育人作用。

二是要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质量效益。研究干部工作发展历史,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史”的优势,有效地做好以史鉴今工作,切实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史料支撑,为首长机关决策提供历史借鉴。要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把研究历史和思考现实紧密结合,拓宽视野,拓展深度,努力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要运用好百科全书人物学科和我军人物知识主题成果,发挥好各个历史时期领导、英模和科技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优秀人物的理想信念、人格魅力、丰硕业绩激励和启迪广大干部,让他们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更好地为部队建设做贡献。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探索网络时代历史研究工作的新特点、新思路,提高工作时效性,提升研究成果的传播速度,扩展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

三是要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素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各级政工干部的政治责任。要认真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工作、把握大局、解决问题,以高度敏锐的洞察力,时时紧跟中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展开工作。要树立创新观念,紧紧抓住 “中心”和 “大局”,使个人的思维、思想和思路紧贴中心工作,运用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推动干部工作历史研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有坚强的党性,服务全局的胸襟,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过程中甘当配角,甘做幕后英雄,默默无闻,淡泊名利,埋头苦干,积极推进干部工作历史研究创新发展。

[1]《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第二版)学科分册·军队干部工作》,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

[2]《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制度概要》,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

[3]《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十年大事记 (1927-2007)》,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4]《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服务大局军队干部
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忠实履职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服务大局新作为 强边护稳新成效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全面推进人大工作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