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国防海运军民融合发展

2015-01-10 11:08何济武
国防 2015年9期
关键词:海运军民国防

何济武

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要求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将军民融合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是习主席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后,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的新部署,是我党关于军民融合理论的新发展。国防海运在我国国防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从国家战略高度谋划国防海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一、充分认识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国防海运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国防海运建设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举措。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是我党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一贯遵循的方针。随着科技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趋于模糊。信息化条件下国家之间的体系对抗,主要表现为国家综合国力、国防发展理念、军民融合程度、国防体制机制整合力之间的较量和对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任务。习主席指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所有这些,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取得的重大成果,也为加强国防海运建设和提升我军战略投送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国防海运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国防和军队建设军民融合发展,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其所带来的,既是一场深刻的实践变革,更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嬗变。新世纪新阶段,大力加强现代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形成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投送能力,确保军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是世界各国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共同追求。交通运输本身就具有经济和军事的双重功能,国防海运能力的发展,与交通运输力量的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基本上都是通过有效利用国家战略运输力量的方式,不断提升军事战略投送能力。因此,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全局出发,通过推进国防海运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国防海运能力建设,是现代国防海运建设的必由之路。

发挥国防海运在维护国家安全发展中作用的迫切需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在我国安全与发展全局中,海洋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海防安全和海洋权益存在严重隐患和现实威胁。同时,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能源安全、战略通道安全、海外市场安全、海外资产和海外人员安全等事关国家发展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海外利益的矛盾愈发凸显。我国要巩固海防,维护好海洋权益,经略好海洋,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实现军民融合,建设和发展好国防海运力量。

二、科学确立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国防海运军民融合发展的实践坐标

习近平主席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这就为国防海运军民融合发展指明了实践坐标。

国防海运能力,是体现一个国家在跨洋军事行动中海上的综合输送保障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海上战略预置能力,即按照战略意图从海上将主要装备物资预先配置到预定作战区域;二是海上兵力输送能力,即从海上大规模输送作战力量;三是海上战略支援保障能力,即从海上持续不断进行多种支援保障的综合运输。国防海运能力,通常由军用投送能力和民用投送能力两大部分组成,两者尽管在职能上有所区别,但又具有融合发展的先天基础。

军民融合加强国防海运能力建设,从本质上说,就是构建一种平战结合的国防海运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一方面,要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不断加大对海上军事建设的投入,装备更多现代化制式的作战舰艇,使我海上军事力量与我国的大国地位相适应;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我国海运现代化建设,实现由海运大国走向海运强国的跨越式发展,并贯彻平战结合、服务国防的海运建设方针,运用我国海运现代化发展的成果,大力提升国防海运能力,更好地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发挥国有海运企业在军民融合构建国防海运能力中的基石作用,是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国防海运建设、构建现代国防海运体系的现实实践定位。国有海运企业在构建我国国防海运能力上,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处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建有常设稳定的各级动员工作机构和完备的动员组织体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快速发展,具备相当规模的专业化、现代化装备实力和强有力的专业化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党政工团民兵组织齐全,长期形成的半军事管理体制,政治意识强,组织纪律性强,动员能力强,反应快速。实践证明,在军民融合构建国防海运能力中,必须坚持以国有海运企业为骨干,提高投入产出效能,推进国防海运科学发展。

三、切实找准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国防海运军民融合发展的工作抓手

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国防海运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把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落到实处,必须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战略规划、强化法治保障。全面实现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国防海运军民融合发展的举措落实,当前要着力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

组织机构建设。结合全面深化改革,从国家层面做好组织机构的顶层设计。与此同时,强化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的建设,明确国防海运职责,落实工作责任部门和工作机构,按照国防力量建设和战备工作的相关管理规定,配齐配强班子,真正做到职责明确、机构健全、编制落实、人员精干、队伍稳定,充分发挥专门机构的职能作用。

法规制度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是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国防海运建设的基本遵循。要进一步完善国防海运法规制度,使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断深化正规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要求,真正发挥法规制度在国防海运军民融合发展中的杠杆作用。

应急保障机制建设。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增多的特点和军民“一体化”保障的要求,加强军地有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完善应急作战保障预案方案,探索“应急”与“应战”相结合的国防海运专业保障队伍的指挥管理机制,为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军民融合“接口”建设。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在海运交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结合大型海运集团建设转型发展的改革调整,有计划推进海运建设项目贯彻国防要求的论证和落实,切实找准国防海运建设与企业全面建设发展的“接口”,不断提高海运交通基础设施和装备国防动员的潜力和现代化水平,稳步推进船舶运力、船员队伍、修船造船、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军民融合。坚持走质量建设之路,运用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建设高素质的专(兼)职骨干队伍,着力提升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的海上运输保障能力。

猜你喜欢
海运军民国防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天价海运为哪般?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