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源于自由的思考

2015-01-10 06:28江苏南京市长江路小学210018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6期
关键词:思考题教室育人

江苏南京市长江路小学(210018) 李 勤

精彩,源于自由的思考

江苏南京市长江路小学(210018) 李 勤

教学中教师如能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那么,课堂上将多一种学生思辨后的精彩。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利用课堂的每一个瞬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和热情的同时给学生创设挑战自我的机会。课堂需要等待,这也是教师对学生差异的尊重和理解,是教育的耐心与宽容,同时也是对育人规律的遵循。

尊重 相信 自由

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也做了修订,在教材上增加了一些思考题。下面这个是一道在学生学习了1至5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思考题:

因为时间比较宽裕,我没有像平日那样进行常规教学,而是让学生交流汇报。很快,学生都得出了答案,个个跃跃欲试。

生1:可以看到,上面的数有3、8、15,3和8相差5,8到15相差7,那么可以想到后面一个数与15之间相差的就是9,所以用15加9等于24。最后一组上面的数是24。

生2:我们还可以看第一组的3个数,1乘2再加1等于3,再看第二组,是2乘3再加2等于8,第三组就是3乘4再加3等于15。现在大家知道第四组怎么算了吧?就是用4乘5再加4等于24。所以第四组上面的数就是24。

(教室里的掌声再次响起,我也由衷地为她清晰的思路和表述鼓起掌来。突然,一个学生喊了起来:“我发现还有不同方法!”还有?我略有迟疑,心中原先设想的两种解法都已经出现了,难道还有其他的解法?)

生3:第一组下面的数1乘2再加1的和,就得到上面的数“3”;第二组是用2乘3加1的和,得到上面的8;第三组就是用3乘4加1的和,得到15。所以最后一组就是用4乘5加1的和,得到24。

(“太棒了!”“果然是这样!”教室里学生的赞叹声不绝于耳。突然,一个低低的声音传来:“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还有?”我和其他学生不约而同惊呼起来。)

生4:我是斜着看的。第二组下面的数2+3等于5,去加第一组上面的数3,5+3=8,就得到了第二组上面的数,接着用第三组下面的3+4再加第二组上面的8等于第三组上面的15,那么第四组就是用下面的4+5再加第三组上面的数15,得到了24。

……

一道简单的找规律题,被学生演绎出了不同的方法,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学生笑着奔出教室的那一刻,我也奋笔疾书地记录下了学生的每一种想法。

每一节课,都会有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教师教学环环相扣,滴水不漏,学生紧随教师的步伐,学而习之,我也生怕耽误了一点时间而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可在匆忙中我们往往会丢失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课堂上如能给学生一份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就可以从容地在找寻到一种答案的情况下,静下心再次思考,让课堂上呈现学生思辨后的精彩。静静想来,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学会等待。什么是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利用课堂的每一个瞬间给学生以机会,只要我们再等待一下,哪怕是十几秒的时间,或许就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或许就会给学生自信和勇气,同时也给学生挑战自我的机会。

其实,等待也是教师对学生差异的尊重和理解,是教育的耐心与宽容,同时也是对育人规律的遵循。人的成熟和成长是个过程,过程的快慢有其内在规律,而且这个快慢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尊重这个差异,学会等待,自然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教学的精彩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静静地享受共同的课堂。

或许教学中的一切惊喜,都只缘于教师给了学生一个机会,在一次次的给予过程中,就会发觉学生越来越敢想、敢说、敢辩,课上就会惊喜连连,这种课堂正是我们所倡导的有生命的课堂。

(责编 金 铃)

G623.5

A

1007-9068(2015)26-018

猜你喜欢
思考题教室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