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改革发展的力量之源
——吉林石化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上)

2015-01-10 07:19冯立波胡天戈李尚帅
化工管理 2015年7期
关键词:吉林精神建设

文/冯立波 胡天戈 周 伟 李尚帅

推动改革发展的力量之源
——吉林石化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上)

文/冯立波 胡天戈 周 伟 李尚帅

吉林石化公司的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以“三大化”为标志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1954年开工建设,1957年建成投产。1978年由化工部直管转为吉林省管理,1998年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1年重组分立为吉林石化公司和吉化集团公司,2007年重组整合为吉林石化公司。截至2013年末,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85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能力60万吨,主体装置67套,生产主要炼化产品115种,总资产317亿元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

吉化是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的诞生地,也曾发展成为拥有1150种产品的“中国化工百科全书”,累计向国家上缴利税800多亿元;为新中国“两弹一星”、神舟飞船等领域研制和生产了火箭推进剂、特种橡胶、特种纤维、特种气体、液氢重水等产品,形成了7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建设了一支严抓细管、务实高效的干部员工队伍,先后为全国各地输送和培养各类人才6万多人,成为“哪里有化工,哪里就有吉化人”的人才摇篮;获得国家级荣誉100多项,培育了“四种精神”、“严细实快”作风和吉化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优势、基础管理优势,为办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管理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以自身的切实努力,坚定不移地履行国企使命、长子责任,带动了全国化工行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地方经济建设、国家的化学工业发展乃至新中国的工业文明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8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吉化视察,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吉化开工建设60周年之际,我们到新中国化工长子吉林石化公司,就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新形势新任务对吉林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大目标、更高要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吉化是新中国化学工业的长子,是全国化工行业的标杆,是“我国工业战线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吉化60年成就的取得,首先在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中国石油的坚强领导;在于吉林石化干部员工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吉化“四种精神”,顽强拼搏,为国奉献的不懈奋斗;也在于企业文化工作始终贯穿于吉化60年发展历程,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了党风、政风、民风的持续好转;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进入了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面对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老国企,吉化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给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大目标、更高要求。

1.党的文化建设理论不断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建设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成为统一全党、全社会思想共识,带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指明了作为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和目标。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吉林石化公司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员工力量,振奋队伍士气,引领企业发展。如何探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的新路径,是吉林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要求。

2.中国石油建设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新的战略方针,对吉林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面对能源消费日益增长和市场竞争日趋剧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观大势、谋大事,从肩负的责任使命出发,以全球视野、战略思维,认真研判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遵循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进一步丰富完善建设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战略体系,明确提出“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方针。有质量就是要在大的基础上做强做优;有效益就是要追求效益最大化,实现国有资产资本的保值增值;可持续就是追求发展后劲足。有质量、有效益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石油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有效应对举措,是对中国经济形势新变化的正确反应。作为中国石油的地区公司,吉林石化公司虽然已经发展成为炼化一体化的大型企业,但是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的任务依然艰巨,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在结构调整、挖潜增效的攻坚实践中统一员工思想,凝聚发展意志,应对市场挑战,是吉林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又一项新任务。

3.中国石油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新发展,对吉林石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现实要求

2000年和2007年,中国石油经历了重组上市、分立运行和重组整合两个阶段。重组整合后,伴随着企业的体制改革,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先后明确了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核心经营管理理念、企业标识、司旗司歌等企业文化建设“六统一”的要求,并持续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再深入活动,不断增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时代感和感召力,努力夯实百万石油员工的共同思想基础。吉林石化公司于1998年上划中国石油后,也经历了重组分立和重组整合这两个阶段,在重组分立期间,吉林石化公司和吉化集团公司分别建立了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重组整合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公司广大员工深切地感到,重组整合必须经历文化的融合,否则很难实现员工思想观念的统一。而文化的融合不是两个企业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在继承和扬弃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创新、再造和重塑。在这样的背景下,吉林石化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既要搞好文化的内部融合,又要组织好文化的向上整合;既要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又要继承发扬吉化优良传统;既要按照集团公司“六统一”的要求规范运作,又要结合吉林石化公司实际建设具有吉化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发展给吉林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4.实现新中国化工长子基业长青的百年梦想,对吉林石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

吉林石化公司作为新中国的化工长子,已经走过了60年的奋斗历程。吉林石化在纪念开工建设60周年过程中,广大干部员工提出了“长子百年梦,薪火永相传”的宏大愿望。实现长子百年梦,就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始终成为国家财富的创造者,始终当好中国石油“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骨干企业,始终是全体员工实现全面发展的幸福家园;实现长子百年梦,就要做到薪火永相传,就必须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吉化优良传统作为传家宝,一代代地继承创新、发扬光大,倾力培养开创百年事业的优秀团队,倾力培育驾驭未来企业的综合能力,倾力培树引领基业长青的卓越文化,与时俱进地用先进文化引领企业朝着百年吉化健康发展。

第二部分 吉林石化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

吉化60年的发展实践,不仅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成果,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形成了宝贵的吉化经验和企业文化体系,为吉化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吉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应用,并与之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吉林石化公司是新中国的化工长子,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是全国化工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吉林石化公司作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地位,从而使企业文化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吉林石化公司60年的企业文化积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高度契合,是引领吉化成为办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精神动力。吉林石化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必然会继续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2.思想基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企方向是吉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企方向,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群众。吉化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国家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为己任,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集团,出产品、出人才、出技术、出经验,成为全国化工行业的标杆。《人民日报》曾经发表文章《从吉化看社会主义》,文中指出:如果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吉化,它可以说是一个生产典型、经营典型;但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吉化又是一个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的典型,他们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沿着这条充满光明的道路,吉林石化公司经过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政治优势和基础管理优势,这是中国石油文化乃至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是吉林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新的历史进程中,必将引领吉化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和时代风采。

3.文化基础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吉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文化根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我国石油工业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优秀企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石油的具体体现,集中体现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国工业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吉化“四种精神”、“严细实快”作风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吉化的发展和延伸,是吉化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宝贵精神财富,既具有石油化工企业的本质特点,又体现了新中国化工长子的文化特色,是吉化的传家之宝。吉化“四种精神”代表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是吉林石化公司企业文化的精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核心性的作用。在吉化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吉化“四种精神”、“严细实快”作风必然是企业凝心聚力、强基固本的文化根基。

4.队伍基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吉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路线。吉化的事业是吉化人的事业,是造福广大员工群众的事业,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推动吉化事业发展,尊重员工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员工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广大员工群众的创新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吉化企业文化的队伍基础。吉化人创造了吉化文化,吉化文化是吉化人共同的思想基因,根植于吉化人的内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反作用于企业管理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吉化人的思想和行为,塑造了吉化这支队伍。吉化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艰苦创业之路。吉化把员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的文化力、发展力,探索了一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中实现员工主人翁地位的文化路径,使广大员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无论企业发展到什么时候、什么程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都始终是吉林石化坚持的一贯立场,是吉林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工作路线。

5.管理基础

60年的创业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吉化治理整顿、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管理实践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吉化经验。吉化经验是吉化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企方向,以人为本、真抓实干、严抓细管、做新搞活、稳中求进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个历史时期得到不断丰富发展;是吉化人在创业实践中形成的高度凝练的政治优势和基础管理优势,是延安精神、大庆精神在吉化的延伸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是石油和化工行业乃至中国国有企业的经典案例。2012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贺国强同志在视察吉林时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鞍钢宪法、大庆精神和吉化经验等优良传统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要继续发扬光大。”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顾秀莲同志指出:“吉化经验的最大特点是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是群众创造的,又被群众所认可和遵循。它的可贵之处,不在于说得多好听,而在于从身边小事做起,几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的坚守。”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改革怎样深化,科技怎样进步,企业对管理的基础性要求不会改变,物的因素、人的因素需要更适应、更协调。运用吉化经验不仅能够实现对企业各种资源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而且也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基础的、本质规定性的意义。

6.方法基础

坚持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和方法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是吉化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吉化创业初期涌现了李国才、于德泉、王芝牛、桂纯等先进人物,形成了矛盾乐精神、麻袋毛精神、背山精神、登天精神的雏形。“全国学大庆”以后,吉化人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创新、发展、形成了吉化精神、吉化作风和吉化的管理理念、管理风格,构建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与此同时,面对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吉化坚持“一要发扬、二要发展”的原则,确定并实施了继承与创新、借鉴与超越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战略,形成了“透过生产看思想,抓住思想搞教育,通过教育促生产”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吉化创新、综合地运用主旋律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典型引领、环境熏陶等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以吉化精神、吉化作风育人铸魂、鼓舞斗志,构建了吉化人共同创业、共同创新、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吉化通过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做新搞活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以其传承性和战略性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发展的方法基础。

第三部分 吉林石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吉化的企业文化建设坚持根植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根植于吉化的优良传统,根植于吉化的管理实践,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1.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集团”使命,牢牢把握正确的办企方向

吉化在60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国家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建设强大的化学工业、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集团为己任,发挥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出产品、出人才、出技术、出经验,成为全国化工行业的标杆。

重组整合以来,吉化领导班子深知肩上承继历史、开创未来的使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开创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切实加强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确保企业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坚持开展两级理论中心组学习,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明确“吉化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的理念,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引领力。坚持科学发展,使企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树立“解放思想,解决问题”的理念,不断运用改革的办法,破解企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坚持履行三大责任,在保持社会稳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友好等方面发挥化工长子作用;坚持“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牢固树立“实干才能出效益,苦干才能出成绩”等理念,并融入和指导生产经营管理实践。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市场竞争中持续焕发国有企业蓬勃生机。吉化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形势,特别是2014年面对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深入开展装置对标管理,大力实施ABS、丁苯橡胶、乙丙橡胶等产品的提质攻关,深挖丙烯腈、甲甲酯、苯酚丙酮等装置的潜能,加快推进柴油质量升级改造,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深化改革,开展了项目管理模式、员工分配机制等改革,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坚持市场导向,在物资采购上,大力推进直采、打破独家采购、提高采购招标率,在产品销售上,“背起行囊走市场、扑下身子入工厂”,实现由被动营销向主动营销转变,由传统营销向技术营销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使吉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全心全意依靠员工群众办企业,充分显示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坚持召开好每年的员工代表大会,让员工参与企业决策,让员工群众充分享有政治待遇,发挥聪明才智,为员工提供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做到不管形势怎样变化,坚持依靠群众办企业的思想不变,重视发挥产业工人作用的传统不丢。在强调现代化管理重要性时,更加重视工人群众的作用;在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时,不断提升生产操作者的地位;在强调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时,进一步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探索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中实现员工主人翁地位的有效途径,较好地解决了“想靠、能靠、真靠、靠得住”的问题,使员工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获得“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荣誉。

2.坚持科学发展,贯彻“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方针,精心构建吉林石化发展愿景

60年来,吉化始终把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的根本任务抓在手上,推动企业不断攀登新台阶。从“一五”期间建成投产“三大化”到今天染料厂不生产染料、化肥厂不生产化肥,电石厂不生产电石,共经历了五个阶段的调整改造,现已由最初的煤化工发展到今天的大型炼化一体化综合性企业,走出了一条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重组整合以来,吉林石化公司把稳总量、调结构、转方式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不断加以落实。

乙烯厂7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炉

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企业发展愿景。我们根据企业重组整合的实际,瞄准炼化产业发展方向,坚持高端化、差别化战略,把重组前两大公司各自的发展愿景,及时调整为“建设千亿元产业基地”的愿景目标。2011年,根据公司“十二五”规划中加快发展炼化主业,发展燃料乙醇、加快集体企业改革,建设创新体系、人才体系、矿区服务体系的“一核两翼三支撑”发展构架,进一步把发展愿景调整为“建设千亿元现代化产业基地”。2014年,按照中国石油对企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吉化再次把发展愿景优化调整为“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建设千亿元现代化产业基地”,实现了发展愿景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面向市场,不断优化企业发展布局。围绕发展愿景,紧盯炼化业务发展方向和市场潜在优势,完成了70万吨乙烯改造和千万吨炼油项目建设,通过淘汰关停100多套能耗高、污染重、安全环保隐患大的生产装置,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产品种类由1150种减少到115种,“一五”期间的“三大化”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彻底实现了由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转变。对30套重点装置实施了技术改造,通过丁苯橡胶、乙丙橡胶、丙烯腈、ABS等改造,建成了全国或中国石油最大的合成橡胶、丙烯腈和ABS生产基地,做强了主营业务,增强了差别化竞争优势。从而,把吉化建设成为集炼油、烯烃、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氨、生物燃料于一体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

目标管理,不断凝聚企业发展共识。吉化坚持按照公司总体发展规划确定阶段性目标,并实施滚动管理。科学制定目标,每个年度都按照市场需求情况,合理确定年度总量目标、效益目标、安全环保目标、发展目标等,并把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工厂、车间、班组和岗位,形成可操作、可控制的目标责任体系。广泛宣传目标,每年都组织开展形势、任务、目标、责任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形势、明确目标责任,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增强了全员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效实施目标,持续开展系列主题年活动,2007年以来先后确定了整合年、发展年、管理年、建设年、创新年、文化年、提升年、改革增效年8个主题,统一了广大员工的思想意识,凝聚了企业发展共识。

3.坚持文化引领,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吉化“四种精神”,始终保持员工队伍的旺盛活力

60年来,吉林石化公司始终坚持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凝练了独具特色的吉化“四种精神”,即:背山精神、麻袋毛精神、矛盾乐精神、登天精神,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吉化的发展和延伸,是吉化优秀儿女在创业实践中形成的高度凝练的政治优势,是吉化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提供的宝贵精神财富,并创造性的形成了传承和创新机制,引领了企业发展。

重组整合以来,吉林石化公司根据吉化精神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同根性、一致性,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六统一”的总体要求,实施了优秀企业精神传承与创新的系统工程。

深入挖掘吉化精神的时代价值。“四种精神”在吉化的各个发展时期都得到了传承与丰富。把源于化肥厂厂长王芝牛,勇担30万吨合成氨生产任务,“头拱地也要背起来”的爱国担当情怀,提炼为“背山精神”,其内涵是为国分忧,勇于担当,牢记责任,埋头苦干,精髓是爱国精神;把源于50年代老工人于德泉,坚持修旧利废,回收麻袋毛做建筑麻刀的艰苦创业故事,提炼为“麻袋毛精神”,其内涵是勤俭创业,艰苦奋斗,爱厂如家,从我做起,精髓是创业精神;把源于李国才、侯德武为代表的老一辈技术革新能手,以破解生产实际问题为乐的求实创新境界,提炼为“矛盾乐精神”,其内涵是求实创新,迎难而上,乐观进取,大胆实践,精髓是求实精神;把源于重水专家桂纯等一代代科研人员,为国家研制航空航天产品的忘我奉献佳话,提炼为“登天精神”,其内涵是敢为人先,忘我奉献,不畏艰难,合力攻坚,精髓是奉献精神。

广泛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活动。重组整合以来,吉林石化公司连续开展了“学习大庆精神,继承吉化优良传统,筑牢企业发展根基”主题教育活动,“大庆精神再学习,吉化作风再教育”大讨论,组织干部员工进行学习和讨论,以企业精神现场推进会、经验交流会、企业文化大讲堂、创建企业精神示范基地等活动,强化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广泛深入传播。通过各类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广大干部员工清醒地认识到,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远是中国石油和吉林石化公司的传家宝,无论时代怎么变,企业面临的环境怎么变,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使企业精神和作风更加深入人心。

大力实施“四种精神”传承与实践机制。吉林石化公司连续多年开展“四种精神”在我手中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了每年工厂突出一项活动,车间为职工办一件实事,班组讲一批故事的“三个一”活动机制。每年评选一批“四种精神”红旗手,四年评选一批“四种精神”代表人物。2010年底,经过万人推荐和评选,有12名员工成为吉化“四种精神”新时期代表人物,还涌现出了“工人先锋号”“央企红旗班组标杆”等60多个先进集体和以蔡小平、高彦峰、丛强等为代表的典型群体,树立了新时期全体干部员工“比学赶超”的榜样,形成了“四种精神”教育有基地、宣传有阵地、活动有载体、代代有传人的传承机制。

4.坚持“严细实快”,突出强调“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理念,倾力开创管理提升的新境界

吉化“严细实快”作风是吉化人在60年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贯风格和态度,是吉化优良传统的高度凝练,造就了极具特色又普遍适用的吉化基础管理经验,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管理财富。“严”就是严格要求、严明纪律;“细”就是注重细节、点滴抓起;“实”就是真抓实干、讲究实效;“快”就是雷厉风行、讲究效率。

重组整合以来,吉化进一步赋予“严细实快”作风以新的内涵。“严”就是规则制定后,不折不扣抓落实;“细”就是任务明确后,注重细节抓落实;“实”就是指标下达后,实事求是抓落实;“快”就是工作安排后,雷厉风行抓落实。各项工作都要“抓早、抓小、抓细、抓实”,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检查、有反馈”,使“严细实快”的吉化作风焕发新的活力。

坚持从严治厂。吉林石化公司将“严”作为吉化作风的核心,在60年的生产实践中,吉化始终坚持倡导“以人为本”,坚持从严治厂,将“严”体现在领导要求严,遵守纪律严,执行制度严,检查考核严。各级领导严格管理、严格把关、一抓到底,“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对一级负责”;各项工作“按照标准做、沿着程序走、主要抓两头”,从上到下全面落实,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在检查考核上,“大检查三六九、小检查天天有”,实施专业考核、综合考核、层层考核的一体化考核体系,严考核、硬兑现,常查常改不间断。从而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工作有标准、办事有程序、事后有考核”的基础管理规范。2014年,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树立管理“红线”,对干部高标准严要求,树立“当干部是个苦差事,舒舒服服当不了好干部”理念,各级领导干部做到“三严三实”;对员工严考核硬兑现,树立“效益决定分配”理念,强化“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导向,使薪酬分配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向减亏增效贡献大的单位和员工倾斜。

坚持精细管理。吉林石化公司将“细”视为吉化作风的特色和关键,坚持把“细”字体现在思想教育以小见大、勤俭节约一点一滴、基础资料一笔一划、关心职工生活无微不至上。2014年,吉化大力倡导“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的理念,以规范化为前提,以系统化为保证,以数据化为标准,以信息化为手段,在生产优化上坚持平稳运行就是效益,不断加大节能降耗和降本增效工作力度,抓早、抓小、抓细、抓实,通过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严格化和精益化等管理措施和方法,使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成本降到最低,换来了安全生产、节能降耗、质量攻坚等巨大成果,前三个季度取得了炼化主业增效11亿元的业绩。

坚持求真务实。吉林石化公司将“实”字作为吉化作风的基本准则,坚持做到说实话、做实事、讲实绩、求实效。始终以务实的态度锤炼队伍、夯实基础、抓实工作,在基础管理上,坚持抓“四室两箱规格化”“设备创标准化”“设备创完好”等工作;要求操作人员具备“四懂三会”基本功,做到“六个严肃认真”;要求文明施工做到“三不见天、三不落地、三个排列整齐”,“当班作业当班清、工完料净场地清”。2014年,根据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安全环保、质量效益、改革发展、队伍建设、和谐稳定”的“五位一体”,做到“抓安全不松劲、抓效益不蛮干、抓发展不动摇、抓队伍不折腾、抓和谐不偏离”,实事求是地确定效益目标,脚踏实地地制定和落实增效措施,取得了质量和效益攻关实效。

标准化MIBK装置

坚持效率原则。吉林石化公司将“快”字作为吉化执行力的标准,坚持各项工作令行禁止、执行有力,始终把“快”字体现在安全生产的责任感、改变面貌的紧迫感、提高效益的荣誉感、办好企业的使命感上。2010年,在千万吨炼油项目建设中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充分认识科学组织、规范管理、文明施工对项目建设实现“又好又快”目标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参战人员家庭和生活的关心,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抓进度,保质量,只用15个月就完成了6套主装置和18个配套项目建设,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创造了同类装置中建设速度最快,开车时间最短,工程质量最好,项目投资最省,做到了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员工总量、土地使用“四个不增”,实现了绿色发展、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吉林精神建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吉林卷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拿出精神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