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CT成像在痛风诊断中应用效果分析

2015-01-13 00:48吴宝金姜洪刘志鹏汤连志李延皎
中外医疗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双源痛风尿酸

吴宝金,姜洪,刘志鹏,汤连志,李延皎

黑龙江省医院CT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双能CT成像在痛风诊断中应用效果分析

吴宝金,姜洪,刘志鹏,汤连志,李延皎

黑龙江省医院CT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目的观察双能量CT在痛风石成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在黑龙江省医院CT室进行检查的47例有关节痛并怀疑痛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痛风“金标准”检查,均具有双能量CT检查资料,记录诊断准确性。结果47例具有痛风金标准检查资料的患者经过双能CT检查经过图像后处理及痛风分析后,有43例存在绿色痛风结石,诊断符合率为91.5%,与金标准资料比较(χ2=2.261,P=0.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能量CT检测痛风石在临床痛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新型影像检查技术,在临床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及发展潜力。

痛风石;双能量CT;尿酸盐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伴或不伴有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主要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以及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常常合并有慢性肾功能损害,情况严重者伴有尿酸性尿路结石。双源CT能量成像(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DECT)根据其双能成像原理,可用于对结石成像,即利用DECT能够鉴别尿酸结石以及其他成分结石,对痛风诊断具有应用价值[1],该研究整群选择2013年5月—2014年8月间在黑龙江省医院CT室进行检查的47例有关节痛并怀疑痛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DECT双能量CT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0月间在黑龙江省医院CT室进行诊断的47例有关节痛并怀疑痛风患者资料作为观察组,患者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23~77岁,平均(50.39±27.73)岁,血尿酸,男性212~420μmol/L,女性为152~358μmol/L,患者病程为3~16年。所有患者均具有金标准检查资料,即在关节液中发现关节结晶,确诊为痛风。采用偏振光显微镜法确诊痛风作为组1,采用双源CT检查方法者作为组2,所有患者在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入组观察。

1.2 仪器与方法

扫描设备使用该院西门子128层炫速双源CT(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参数设置:A球管管电压140 kV,有效电流为70mAs,B球管管电压设置为80 kV,有效电流为300mAs,扫描开启实时动态曝光剂量调节模式,准直器设定为64×0.6mm,螺距调整为0.7,球管旋转时间为0.5 s/360°,患者体位:仰卧位,观察组扫描范围为双膝关节、双踝关节以及双足,之后取俯卧位,扫查双肘关节、双腕关节以及双手。

1.3 图像后处理方法

将患者数据传输至图像处理工作站Syngom mvvp VE23A,将双能80 kV与140 kV数据调入到Dual-Energy软件中,同时启动痛风分析软件处理,该软件通过调节尿酸、软组织和骨骼的CT值来进行图像,参数设置:软组织在高低千伏的CT值均为50 HU,比率1.25,图像计算范围130~500 HU,比率为5,调整与碘对比剂的融合比率,获得痛风石、虚拟平扫以及二者融合后的图像,并最终重建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以及容积图像。

1.4 图像诊断及诊断标准

选择科室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独立诊断,经过图像后处理出现的绿色图像为尿酸盐结石,对于意见不统一者,请科主任会诊,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痛风诊断金标准[2]:在关节滑液中或痛风石,通过偏振光显微镜找到单水尿酸钠结晶,即可诊断。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7例患者中,所有患者经过痛风结石识别软件分析以后,有43例患者存在绿色痛风结石,其中发生在韧带附着处31例、关节周围31例(其中25例发生于跖趾关节,占总数的80.65%),周围软组织12例,其中24例患者为两处及以上出现痛风结石。通过与金标准检查资料分析比较(χ2=2.261,P=0.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种检查法在诊断痛风结果比较[n(%)]

3 讨论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以高尿酸血症及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痛风在临床上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间歇期和慢性关节炎期,疾病晚期可以出现关节破坏、尿路结石等疾病,能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痛风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以及绝经期后的妇女中,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患者在痛风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年龄逐渐年轻化,由于足踝部是尿酸盐最容易沉积的地方,第1跖趾关节的痛风的发生率约为75%左右[3],该研究中发生率为80.65%,原因与当地居民喜欢海鲜食物有关。同时本病也可累及手指、腕、肘、踝、膝等关节,典型表现为受累关节突发烧灼性疼痛,以及出现红肿热感并僵硬,在目前临床诊治的痛风仅局限于急性关节炎期之后的患者,对无症状的早期患者很难诊断,该研究目的在于为早期痛风患者提供诊断依据。

双源CT最近在临床中的实践应用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可,可以完成心肌灌注成像、肺灌注成像、虚拟平扫、颅骨和硬斑块去除、化学成分分析以及泌尿系结石等检测成像。双源CT利用相互垂直的2个球管同时发出的两种能量不同的射线进行同步扫描,探测器接收数据以后,对不同能量状态下所采集的各种不同密度物质的衰减信息进行分析的一种成像方法,双源CT有报道最常见的管电压条件是80 kV和140 kV[4],当两种不同的能量的X线对同一组织进行扫描时,X线的衰减不同,同时不同组织的X线衰减也不同,因此对于两种能量下的图像进行图像相减,可以得到其差值部分,利用不同能量的X线对组织的CT值变化,来最终形成组织特性图像。双源CT通过探测器对接收不同能量状态下所采集的不同密度物质的X线衰减信息,经过后处理软件,进行物质成分分析,从而特异性识别尿酸盐结晶,并以特殊颜色进行标记,即为双源CT的识别痛风技术[5]。

该研究中痛风的诊断符合率为91.5%,具备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余下4例由于没有临床诊断金标准,因此不能诊断为痛风石,可能由于无/少关节积液所致。在痛风石CT诊断方面,本研究与金标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DECT检测痛风石在痛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卢道延[1]的报道相符,是一种新型影像检查技术,可以作为新型检查方法作为痛风的检查方法,临床具有较大的应用空间及发展潜力。

双源CT能量成像DECT,通过对两种能量的X线信息通过彩色编码技术,来显示痛风结石的有无、大小、分布部位,在痛风石患者的诊断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尿酸盐结石的X射线衰减系数与骨的X射线衰减值比较,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所以在图像处理工作站中,充分利用这一特性能够区分尿酸盐结石与其他组织,经过双能量CT图像后处理后,蓝色区域显示的是骨结构,粉色为松质骨,绿色为尿酸盐结石[6]。双能量痛风检测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够显示关节中可能存在尿酸盐结晶的技术,传统X线片对早期痛风无典型征象,因此影像表现远远晚于临床症状的出现,与之相比,DECT能够清晰显示细小痛风石的存在;DECT与磁共振MRI比较,能够进行多关节的同时快速成像[7],并且能够定量分析痛风石的大小,并且能够鉴别非尿酸与尿酸结石。同时在痛风无症状期,DECT就能够探测到尿酸盐沉积,从而能够实现对痛风额预防,避免关节和骨质破坏,所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最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痛风的诊断金标准为有创穿刺检查,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的风险,同时滑液结晶数量少,在穿刺者经验不足或穿刺部位较难时,会提高结果的假阴性[8]。

[1]卢道延,黄伟,郑纪永,等.双能量CT痛风石成像初步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0):3355-3357.

[2]张波,钱晓惠,田为中,等.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价值[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21):6993-6994.

[3]靳国庆,王东林,王振杰,等.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痛风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4):555-558.

[4]郑玲,周长圣,张龙江,等.双源双能量CT检测痛风石的初步经验[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2):105-107.

[5]关舒元,郭濴,梅昂.双源CT对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4,35(10):156-158.

[6]林黛英,林志畑,张鑫佳,等.双源CT在痛风结石检测中的临床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3):98-100.

[7]张斌,王东林,靳国庆,等.双源CT双能量成像对痛风结晶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3):300-302.

[8]张榜,吴建萍,王永志,等.双源CT对尿酸盐结晶成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1):391-392.

The Effect to the Diagnosis of Tophiw ith Dual-energy CT Imaging

WU Bao-jin,JIANG Hong,LIU Zhi-peng,TANG Lian-zhi,LIYan-jiao
CTRoom,Heilongjiang Province Hospital,Harbin,Heilongjiang Province,150036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of the tophi diagnosis with dual-energy CT imaging.MethodsSelected 47 patientswith pain and suspected gout patient data as a study from May 2013 to August 2014 in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CT rooms for all patients underwent gout"gold standard"inspection,all with dual-energy CT check the information o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records.Results47 patients had gout gold standard examination data through dual-energy CT examination after image post-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gout,there were 43 cases of gout presence of green stones,diagnosis rate was 91.5%,with the gold standard data were compared (χ2=2.261,P=0.152),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Dual-energy CT tophi detection with high clinical value,is a new imaging techniqu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space and has a larg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Tophi;Dual-energy CT;Urate

R589.7

A

1674-0742(2015)07(b)-0187-02

2015-04-10)

吴宝金(1980-),男,黑龙江大庆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影像诊断工作。

猜你喜欢
双源痛风尿酸
喝茶能降尿酸吗?
痛风的治疗
痛风了,怎么办?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尿酸真的能杀死泰国足疗小鱼吗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双源采购跳跃-扩散库存控制模型
双源信号深组合导航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中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