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下我国冷轧行业液压润滑装备国际化的优势与差距

2015-01-13 09:55毛召芝
冶金设备 2015年2期
关键词:元件液压一带一路

毛召芝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100176)

为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并有效熨平传统出口市场的波动,中国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2013 年,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1]。“一带一路”涉及中亚、东盟、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等65 个国家,范围极广,初步估算沿线总人口约44 亿,经济总量约21 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一条国际经济大走廊。

“一带一路”战略能给中国本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开展合作、拓展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是很好的机遇。作为冶金行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同时又肩负着引领中国冶金向外拓展、打造国际一流冶金建设运营服务的“国家队队长”的中冶集团借助“一带一路”实施“走出去战略”,带动整个行业向海外发展,缓解国内产能过剩压力,转移优质过剩产能,以应新兴国家强大的基建需求,关乎整个行业的风向走势。本文作者经常深入液压润滑行业的国内外的典型制造企业和用户的生产使用一线调研,结合近十年的国内及海外项目的工作心得,就冷轧行业液压润滑装备制造的现状、走出去的优势和差距进行分析。

1 冷轧行业液压润滑装备的现状

1.1 液压润滑元件

目前液压润滑行业的现状,正如我国液压界的专家所言:“中国的液压是大而不是强”。

具体到近十年来我国冷轧行业来说,不论是引进国外的成套设备还是国产机组,轧机或平整机等主机设备的液压AGC 压上系统的油源用高压大流量柱塞泵还需要依靠进口,高性能高频响伺服阀和比例阀的国产货还不能完全满足高效生产和高精尖的控制需求,要求高精度高稳定性低故障率的检测元件(温度、压力、液位)仍需进口。由于在2009 年金融危机前,冷轧行业有丰厚的产品利润作支撑,所以行业粗放型的投资主要追求是工期短和生产效率高,几乎不计成本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元器件,国产元件只能在一些辅助非关键系统上得到应用;2009 年至今,随着钢铁行业由微利进入亏损状态,开始紧缩银根,但是由于国产元件错过了“研发—试用—改进—推广”的黄金时期,产品稳定性在关键的主机设备和场合仍然没有得到行业的一致认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到2010 年国内对各种液压元件、润滑设备需求总额将增至约330 亿元(其中进口约15 亿美元,出口约5 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下,液压润滑装备制造企业仍然没有孕育出使国内大中型钢企放心广泛使用的高精尖产品,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产元件的主体结构和尴尬地位,在市场层面上也没有体现出其经济效果和市场占有量,几乎是在进口元件主导的夹缝中生存,低端和低价以国产元件为主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以首钢京唐引进的酸轧联合机组轧机AGC 液压系统为例,其机组液压元件的情况如表1。

表1 引进的AGC 液压系统组件情况

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国产化典型的山东冠州30 万t/年连续退火机组平整机湿平整润滑系统元件如表2。

表2国产润滑系统组件情况

上述两表清晰地表明液压润滑元件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元件依靠引进,而这些引进元件的主要生产国是德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工业国家。引进费用是优化投资的关注点和难点,随着国内液压润滑制造企业加大了研发力度以及应用业绩的增多,冶金类液压产品种类几乎齐全,同类产品与国外同行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特别是类似于螺杆泵、齿轮泵、蓄能器、板式冷却器、过滤器、高压胶管总成、高压球阀等液压润滑辅助产品已经可以和国外品牌相媲美。但是根据最近五年与“一带一路”上的某些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特国、俄罗斯等)进行技术交流的情况看,其对欧美日产品的认知度还是要远远高于对国产元件,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国产元件制造企业依靠持久良好的质量和快速周到的技术服务在用户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并且不断地强化品牌意识。

1.2 液压润滑系统

1)液压润滑系统制造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既生产主要元件又集成系统的企业,一种是不生产主要元件只集成系统的企业。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其业务以办事处或者投资建立基地的模式进入国内和“一带一路”上的大部分国家,充分利用本土化创造高价值,先入为主,降低成本。而据目前查询的资料和调研,国内大型元件或系统集成商的情况,在国外设立办事处或者投资建立基地还很少。

2)按照近年来的液压润滑系统市场占有率的情况分析发现,市场占有率高的系统集成商主要是有如下三个原因:

(1)即是元件制造商又是系统集成商,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和保证交货周期;

(2)与钢铁企业、工程技术公司以及重型机械加工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系统集成商;

(3)拥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快速及时的服务体系、良好的资金周转能力。

3)以尼日利亚项目某集团电镀和彩涂项目为例,该机组为中方EP 项目,该集团在早期已经投产项目中的液压系统中有使用经验,见表3。

表3某公司电镀和彩涂板生产分成液压系统组件情况

从表3 中可以看出,尽管国内的系统制造厂作为集成商,合同总价较高,但是利润高的关键元件还是引进,属于典型的国内系统集成商给国外元件制造商“打工”的项目案例。并且元件制造商还可以进行后续备件的供货,保持利润的连续性。主机的利润被进口液压元件吞噬,正如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理事长沙宝森说“我们出口的是血汗,进口的是眼泪[2]。”

2 液压润滑装备国际化的优势

我国的液压行业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大好机遇。一是有振奋人心的国家政策与导向。二是有硕大空间的市场,三是行业5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 年来行业人才、经验、资本的积累,使我国的液压行业处于起飞的跑道上[3]。四是目前国内还处于人工和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的时期,制造成本优势较明显。

2.1 振奋人心的国家政策与导向

早在2009 年国家出台了装备业振兴规划中,将基础件工业归入在内,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重装备轻基础的格局,使基础件作为装备业发展必要的前提条件之一。经过长期的实践与行业协会的努力,高度认可了液气密工业的产品对国家装备发展的重要性或不可忽视性[4]。为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国务院成立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作为未来10 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未来30 年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之路。近期已经正式启动的河北钢铁集团和中非基金与南非工业发展公司合资建设年产500 万t 钢铁及轧材项目,正是符合国家的上述重大政策导向,同时将带动国内一批先进的重型机械制造企业和配套的液压润滑制造企业通过进一步国际化真正实现由大变强。

2.2 硕大空间的市场

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固定投资拉动的工业建设项目较多,而液压润滑元件作为基础元件,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表4 为截止到2005 ~2009 年液压行业历年的销售额。

表4 历年液压润滑之器件销售额

以冷轧行业为例,不论是全国产化酸轧联合机组还是单机架可逆轧机亦或连续处理机组,液压润滑系统占总投资额度的6% ~10%左右,见表5。据不完全统计,2014 年我国境内冷轧行业的投资额度达到将近500 亿人民币。相应地冷轧行业带动液压润滑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0 ~50 亿元人民币。

表5 冷轧业中液压润滑系统占总投资百分比

以全国产化的1450 酸轧联合机组的高压液压系统为例说明各个种类液压元件占系统的投资见表6。

随着以高档冷轧产品为主的“宝钢湛江精品钢铁基地、武钢防城港钢铁基地、山钢日照精品刚材基地”陆续进入建设高峰期,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很难再出现如此大规模的建设。特别是在收缩固定投资的宏观环境下,冷轧行业自主集成的标杆机组宝钢湛江1550 冷轧工程更大范围地采用了自主集成与设备国产化,大幅度降低了建设投资。所以这对于国内液压润滑元件制造企业和系统集成商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抢占有利时机,借助大项目大平台,利用国产化的大背景,加大研发,攻坚难点,树立品牌,强化服务意识。是即将投入“一带一路”冷轧装备国际化竞技场的国内液压润滑制造企业最后一次大型“阅兵彩排”。

表6 1450 酸洗联合中心组高压液压系统元件占总投资比例

2.3 人才与经验和资本的积累

据2009 年的统计,我国液压工业主要企业有600 余个,液压技术科研院所20 余个,从业人员达30 余万人,年生产液压元件超过1000 万件,液压工业总值为269 亿元。通过项目的交付,工程公司和液压润滑制造企业也积累了比较丰厚的利润,并且逐年加大了研发投入。同时,也有一些国家骨干行业的企业和一些有志于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企业家也开始涉足液压润滑行业,并且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其研发制造的全国产的高压大流量柱塞泵在某些项目冷轧和平整机组液压AGC 系统已经得到了应用。

2.4 液压润滑系统和元件的制造成本优势明显

目前,我国还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附加到液压润滑元件上的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还占有一定的优势。国内成熟中低档液压润滑元件的价格约为同类国外品牌的一半,高档液压润滑和检测元件的价格约为同类国外品牌的20%。加之我国液压润滑元件制造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企业,受到科技部门的支持和税费方面的优待。

3 液压润滑装备国际化的差距

1)基础科学技术落后,材料、热处理工艺作为液压润滑元件制造的基础工序还需加强。液压元件属于机械基础零部件,而我国的机械基础零部件行业缺乏对材料、热处理工艺等技术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对于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和实验等投入少且分散,基础技术薄弱,导致液压产品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可靠性差,跟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2]。具体到冷轧行业的液压润滑系统和元件设计研发制造,由于专业的复杂多样性,是多学科(机械、流控、水力学、仪表、电气、自动化、金属加工等)交叉的综合性专业,设计研发单位从事好此项工作需要很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而制造类企业则需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平台深入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实现关键制造工艺的新突破。同时也呼吁行业协会做好上传下达的沟通桥梁,向上建言献策,协助国家其它行业消除诸如材料及热处理等阻碍液压润滑装备制造国际化的瓶颈。例如江浙某民营开发的一款轴向柱塞泵,本来计划在轧钢行业替换国外进口产品,价格是同类进口产品的一半左右,但是由于受限于材料和热处理,导致前期出厂的产品故障率高,稳定性差,导致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差强人意。

2)研发水平差,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仿制痕迹严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标准意识淡薄。我国液压工业的历程是一个大部分时间在模仿的过程,先后经历过仿制“前苏联—日本—欧美”的阶段,没有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消化—吸收—创新”工艺与技术,导致到现在为止产品的特色性和国际化较差。以冷轧行业为例,国内元件的制造以被授权制造和仿制欧美产品居多,但是关键的元器件还需引进。并且国内元件的制造主要还是以ISO 标准或者转化的DIN 标准为主,在工程项目或者主机配套供货时,可替代性强。又如日本三菱重工开发出应用在酸轧联合机组液压AGC 压上系统的强力马达阀是其公司的专利和专有核心技术,稳定性好,抗污染能力强,并且价格较高。同时近些年,工程公司通过“市场换技术”的国家引进项目(例如首钢搬迁等)得到的技术资料,经过消化吸收创新后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没有及时申报得到机制体制的保护,流失严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化竞争的企业如何避免在跨出国门后保护自己合法的知识产权利益以及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是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3)科研院所和工程公司机构编制和组织架构不太科学合理,重视程度不够。以钢铁行业工程公司为例,机构编制突出了铁钢轧的工艺专业的主体地位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与金属加工、机械、水力学、仪表、电气、自动化、能源环保等专业密切相关的液压润滑专业的重视程度较为淡化,甚至遭到忽视。其实在轧钢行业可以将液压润滑专业作为机组设备串联的线索,将各个设备紧密连接。其次淡化以工序为导向的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以专业化分工为主体进行人员重组,使得从事液压润滑系统和元件设计研发的人员“坐在一起”开展联合设计,强化专业理论知识。

4)液压润滑制造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不强。相比其它类型的企业集团化,由于液压润滑行业专业化强,加之历史原因形成的制造企业点多面广,所以液压润滑行业集团化相对较少,规模效应没有得到体现。比如在最近的冷轧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液压润滑系统集成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行业利润急剧下降,加之国外品牌的元件交货条件较苛刻,并且吞噬了整个系统的大部分利润,所以系统集成商流动资金压力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而对于元件制造商,还处于价格战的漩涡之中难以抽出资金和人力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旧产品的改进,形成了恶性循环。

5)绿色环保设计意识较差。随着新的大气环保法的实施,处于舆论压力之中的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便是首当其冲。作为轧钢生产线的液压设备,根据粗略统计,装机容量和固定投资基本上都占机组的10%左右,但是直到近两年才在设计制造和生产维护的过程中关注其节能减排[5]。“一带一路”所涉及到的国家,既有环保法律法规极为完善的国家,也有当地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国家,所以我们在承接所在地的项目时,一定要在吃透当地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在研发设计制造甚至安装调试过程中都要贯彻节能减排的原则和要求。

4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是机遇,但对于中国冷轧行业的液压润滑装备制造业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挑战。因为海外项目的竞争对手、技术创新、文化融合、法律规章等,都将成为比国内项目更难以预料和控制。本文主要是从技术经济角度上对行业制造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进行了浅析,希望行业内的企业真正实现“成熟一个,走出一个,双赢一个”。

[1]安树伟.“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J].经济问题,2015(4):1-4.

[2]朱小明.我国液压行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分析[J].流体传动与控制,2011(5):7-11.

[3]许仰曾.中国液压行业发展战略的新机遇、新格局及新思维[J].流体传动与控制,2011(4):1-6.

[4]许仰曾.“十二五”规划中液压行业发展的调整意见[J].流体传动与控制,2010(3):1-6.

[5]王磊,毛召芝.“浅谈轧钢厂液压系统的节能减排[J].机床与液压,2014(22):182-185.

猜你喜欢
元件液压一带一路
承压类特种设备受压元件壁厚测定问题的探讨
上支承辊平衡缸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改进
液压扭矩扳手的不确定度评定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露天液压钻车
带扰流孔波纹板蓄热元件的分析
宝马i3高电压元件介绍(上)
一种新型压力反馈式液压破碎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