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讨

2015-01-13 10:27肖俊华马思蕴黄如安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年13期
关键词:报告期闲置军队

肖俊华 马思蕴 黄如安

(成都军区联勤部财务部 四川 成都;军事经济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 湖北 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军队财务系 湖北 武汉)

一、军队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理

军队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各部队单位资产管理实际,尤其是以其资产统计报表为依据,根据科学的评价衡量标准或尺度确定各分类考评指标,并根据各分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影响程度确定其权重,再进行加权平均与综合评价。对于各单位综合评价的结果,不仅要求能够准确地反映和解释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还要能够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分析与预测。由此,应该先系统地归纳评价要素,根据需要评价的要素建立一个科学的数学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各指标的函数式关系,并确定不同纲领考核指标的评价标准;然后通过考核指标体系中计算出的数值,分别对军队资产管理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最后,对整个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得出该单位资产管理的具体绩效情况。

二、军队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遵循军队资产管理的基本规律,参照军内外绩效评价研究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现将各单位军队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按资产管理环节划分为投入与形成管理绩效、存量资产管理绩效和资产处置管理绩效三个大类,并分别设置若干二级评价指标。

1.军队资产投入与形成绩效的评价

它主要包括:预算执行率、预算节约率、资产经费分配率、资产形成率、资产净增加率、人均资产占有额、闲置积压资产增减率等7 项指标。

(1)预算执行率=报告期资产预算项目实际执行数/报告期资产预算项目计划数 100%。该指标的高低反映了军队资产预算全过程的执行情况和监督力度,也一定程度地反映军队资产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预算节约率=(报告期资产预算分配额-报告期实际资产预算使用额)/报告期资产预算分配额100%。该评价指标要求在保质保量地完成军事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预算经费。

(3)资产经费分配率=报告期各单位(部门)除生活费外的各项预算经费分配额/报告期除生活费外的各项经费分配总额 100%。它反映了军队资产在各级单位或部门投入结构比例关系,用实际结构与目标结构相比较,可以反映军队资产投入绩效,投入绩效大小与比率值成正比。

(4)资产形成率=报告期新增各类资产总额/报告期用于资产投入的各项经费支出总额 100%。它反映军队资产由货币形态向实物形态的转化效率,综合反映军用物资采购、军事工程建设和军事装备订货的管理绩效,管理绩效大小与比率值成正比。

(5)资产净增加率=报告期资产净增加额/报告期末资产总额 100%。它反映军队资产的增长绩效,是反映军队资产投入与形成绩效的最基本的指标。

(6)人均资产占有额=报告期末资产价值总额/报告期末人员供应实力(万元/人)。它表示各单位或部门占有实物资产总量与人员匹配的关系,进而影响部队战斗力形成,可以通过人均资产占有额,反映军事资产的实际保障绩效或保障能力。

(7)闲置积压资产增减率=报告期期末与期初闲置积压资产价值增减数/报告期期初闲置积压资产价值总量 100%。它反映实物资产结构比例,以及是否有所调整及调整力度,同时也反映出资产管理工作的绩效,绩效高低与比率成反比。

2.军队存量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具体包括:资产完好率、资产利用率、资产账实相符率、资产维修管理费使用率、资产修理率等5 项指标。

(1)资产完好率=报告期末质量和性能完好的各类资产数额/报告期末实际占有使用的各类资产总额 100%。它的高低对各单位或部门军队资产占有使用保养管理工作绩效进行分析,比率值越高则管理者的管理工作绩效越高,反之越低。

(2)资产利用率=报告期实际使用的各类资产数额(或能力)/报告期实际占有的各类资产数额(或能力)100%。这一比率值反映各单位各类资产的使用管理工作的绩效并且可以反映军队资产闲置利用的情况。

(3)资产账实相符率=报告期实有各类资产数量(或价值额)/报告期账面各类资产数量(或价值额)100%。这一指标,揭示是否存在军队资产流失的现象,即比率值越低则可认为资产流失现象越严重。

(4)资产维修管理费使用率=报告期实际用于资产维修管理的费用总额/报告期实际领报的资产维修费用总额 100%。它从资产维修管理费用使用绩效和维修管理工作的角度间接对军队资产维修保养情况进行分析。

3.军队资产处置管理绩效评价

它包括:处置手续完备率、闲置资产调剂率、无效资产处置率、资产置换率、资产盈利转化率等5 项指标。

(1)资产处置手续完备率=报告期手续完备的资产处置额/报告期实际处置资产总额 100%。它反映军队资产处置程序管理绩效,对处置手续评价,说明资产处置的规范化程度。

(2)闲置资产调剂率= 报告期调剂的闲置资产额/报告期占有的闲置资产总额 100%。指在军队内部进行调剂,闲置资产调剂率按资产类别计算,反映军队资产调剂管理工作绩效。

(3)无效资产处置率=报告期实际处置的报损、报废资产数额/报告期实际占有的报损、报废资产数额 100%。该指标反映各单位对报损、报废资产处置管理工作绩效。

(4)资产置换率=报告期实际置换的各类资产额/报告期实际占有的各类资产总额 100%。它是指军队与地方为了实现一定的军事目的或经济目的对某种资产进行的产权交易与资产处置状况。

(5)资产盈利转化率=报告期实际对外有偿服务的各类资产数额/报告期实际占有的各类富余资产总额 100%。该指标揭示了有偿服务单位资产保值、增值的实现情况,并按政策规定进行评价。

三、军队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应用标准

1.单项指标评价

通过预算执行率、资产经费分配率、资产形成率、资产净增加率、资产维修管理费使用率、资产维修率等指标等来反映货币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评价效果。

(1)预算执行率、资产经费分配率、资产形成率、人均资产占有额、资产完好率、资产维修管理费使用率、资产维修率、资产账实相符率、资产处置手续完备率等指标按比率值分为四个评价等级:优90%以上,良[80%,90%),合格[70%,80%),不合格70%以下。

(2)预算节约率、资产置换率指标按比率值分为四个评价等级:优10%以上,良[5%,10%),合格[0%,5%),不合格0 以下。

(3)资产净增加率、资产盈利转化率指标按比率值分为四个评价等级:优30%以上,良[20%,30%),合格[10%,20%),不合格10%以下。

(4)闲置积压资产增减率、资产利用率、无效资产处置率、闲置资产调剂率指标按比率值分为四个评价等级:优80%以上,良[60%,80%),合格[40%,60%),不合格40%以下。

2.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运用整个评价体系产生的结果,对评价对象做出综合评价结论。考核实行百分制,指标权重我们采取专家意见法 特尔菲法确定。即军队资产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满分为100 分,假定资产投入与形成管理绩效的评议指标权重为30%,存量资产管理绩效评议指标权重为40%,资产处置管理绩效评议指标权重为30%。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直接赋予各定量指标权重。

投入与形成环节的绩效评价过程中,分别赋予预算执行率、资产经费分配率、资产形成率、资产净增加率、闲置积压资产增减率、人均资产占有额权重:8%,4%,8%,2%,4%,4%的权重,且以上指标得分按等距划分为四个等级。如预算完成率的四个等级为(6 分,4.5分,3 分,1.5 分)。

存量资产管理环节绩效评价过程中,分别赋予资产完好率、资产维修管理费使用率、资产修理率、资产利用率、资产账实相符率以12%,4%,4%,10%,10%的权重,且以上指标得分按等距划分为四个等级。

资产处置环节绩效评价过程中,分别赋予资产处置手续完备率、闲置资产调剂率、无效资产处置率、资产盈利转化率、资产置换率以10%,8%,4%,4%,4%的权重,且以上指标得分按等距划分为四个等级。

依据评价参考标准判定实际指标达到的等级,评议指标得分。首先通过i 指标的数值k 确定该指标归为的等级m,在得分权重中找到对应的分数si,以此类推,最后加总所有指标得分。

综合评价值S= si

军队资产管理绩效考评结果以评价得分和评价类型表示,并据此编制评价报告。评价类型是评价分数体现出来的资产管理绩效水平。用文字表示为优(结果值 90)、良(80 结果值<90)、合格(60 结果值<80)、不合格(结果值<60)四种类型。

四、军队资产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应用示例

假设有某部队甲、乙两个单位,我们根据其2013年的资产统计报告等数据资料,对以上设计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进行应用分析。通过对资产统计报告资料的整理,可列出考评所需要的一系列数据,参见表1、表2。

表1 某部队甲、乙单位2013 年资产统计数据表

表2 某部队甲、乙单位2013 年资产统计数据

表3 某部队甲、乙单位2013 年资产管理绩效考评结果情况表

根据以上数据资料利用上述方法和设计的指标体系,对甲、乙单位2013 年度资产管理绩效考评结果,如表3 所示。

通过计算甲、乙两单位的综合得分S甲=80 分,S乙=94 分;对照军队资产管理绩效等级划分表,得出甲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考评结果为良,说明在资产管理绩效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其预算节约率为0,资产净增加率和资产形成率仅为合格,这些都说明在资产投入与形成管理环节的效率不高,需要引起重视,需要相关部门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乙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考评为优秀,但是该单位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其闲置资产调剂率仅为80%,仍有提高的空间。最后,应根据军队资产管理相关激励约束制度,对考评为优秀的甲单位给予适当的奖励;对刚达到良好标准的乙单位要在肯定其成绩的基础上提出整改建议,鼓励其向优秀看齐。

1.吕志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绩效评价初探.财经界,2010(3).

2.黄如安.军队国有资产管理学.解放军出版社,2007.

3.黄如安,肖俊华.军事资产管理研究.解放军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报告期闲置军队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不做闲置主妇
上市公司三季报双重报告期的现象、成因与对策
——基于招商蛇口的案例研究
报告期内增加、减少子公司在合并报表中的处理
上市公司三季报报告期不一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近一周(2019年报告期)业绩预测上升幅度前10名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