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对策研究

2015-01-14 07:22魏明云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体制高等教育

【摘 要】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而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延伸和深化。在社会分层下,所受高等教育的优和劣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一个家庭成功与失败的硬性标准和谋求社会地位的硬性条件。实现河南高等教育的公平不但要构建平等的教育体系,而且需要不断完善一系列的法规和制度。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体制 机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16-02

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硬性标准。然而,由于不同家庭及个人的基础和条件千差万别,教育资源的拥有量和教育平台的不同,这些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努力的方向、职业的走向、价值的追求以及地位的不平等。因此,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河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影响河南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

高等教育的公平,是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辐射和延续,所涉及的内容较为深刻,主要体现在机会、权利、平台、资源等方面。河南高等教育在消除不公平上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影响公平的因素存在,如:二元制结构的存在、支撑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高招扩招后的服务体系不健全、高校资金的使用与投资制度有待完善等。

二、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对策

(一)构建面向广大农村的有河南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二元制的城乡体制也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会逐渐淡化或退去,如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撑,建立、健全面向广大农村的新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今后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在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的基础上拉长教育的链条,发展与区域农业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做到学以致用,有的放矢。其次,在城市发展较好的、和广大农村发展密切相关的院校或专业进行适当转移(建立分校、分院、接地气的特色专业),并依托这些院校的相关专业建立一系列对口的实验基地。对于学校而言,可以推动学校“工学结合”、加强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拓宽办学空间,增强办学特色、提高学校学生就业层次;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对职业文化、环境以及运作模式进行了解,实际参与相关工作的流程与操作,增强学生的创业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这既解决了学校学生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尴尬,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较高档次的实用型的服务真才。

(二)对现有高校发展进行重新目标定位

河南省的高等教育不但有学校定位不明的现象,而且存在高校数量不少而层次较低、学校规模不小而专业档次低、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造成的学生在在选择上的不公平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处理好规模扩张和层次提高的关系,必须坚持质量与规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优化高等学校层次结构。首先,科学定位、适度扩张规模。其次,在可能的条件下努力实现我省一批高校办学层次的优化升级。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培植有条件的专科学校升本,增加我省本科院校的数量;另一方面重点支持并竭力打造几个名校、强校跻身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多层次的综合型的、研究型大学,依靠它们来吸引、留住人才;同时,依托某些院校重点建设几个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尤其是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基地,不但可以使我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或主要学科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而且可以实现真正的优势资源的本土化,更好地为我们自己的发展服务。

(三)整合全省高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求得整体效应

一方面,在制度保证的前提下,开展校际之间“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不断完善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和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大型仪器设备等科技创新资源信息库;另一方面,把全省高校进行分类,大体为学术类、专业应用类和职业类,以此来引导、规范不同类型的高校根据其特长和优势各安其位、各谋发展,避免学校之间各类问题相互撞车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当然,对不同类型高校及学科、专业资金投入的比例,也必须结合我省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慎重考察学校和学科的特点,切实改变目前三类资金投入比例不当的局面。

(四)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投资机制

除了正常的资金投入,政府还应指导监督各级各类高校按照创新平台功能确定不同的投入和运行方式,探索多元化、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引导并鼓励财政、金融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业重点支持普及性强、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明显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尤其是科技基础创新平台等等项目的建设。另外,政府和学校也应积极对待合作,主动吸引外资、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及各种形式的经费资助、办学模式,改变目前我省高等教育资金紧张的现状,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

(五)延长高教的链条,力争进出一条龙

我省高校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不同的平台造就了新的不平等的就业机会,改变或正在影响着千万个家庭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公平。为了确保高等教育的公平,最便捷和有效的方法就是延长高等教育的教育服务链条,也就是在严把“进门”的同时,对每位学生的“出”负责、服务到底,实现“产品”来料加工、生产、出售、售后服务一条龙。

1.政府层面

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从大学生毕业时起,延长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的服务。

(1)制定适合各个学校、学科、专业的专门实习内容和计划(不是实践课),纳入整个大学教育之中,并严格监督实施。

(2)建立一大批的适合大学生的实验园区,这种实验园区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是为大学生进一步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的中转站和实验平台,让来此的每一位毕业生通过这个平台有时间、有心情去感受职业、发现职业,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努力的方向。

(3)在各个城市的不同位置兴建几个专供大学生住宿的廉租房、免费房,真正解决大学毕业生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家庭、社会感到高等教育公平的魅力。

(4)利用行政的力量充分搭建供需平台,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把人力资源市场分类、分阶段转移到一个个的大学校园内。

(5)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跟踪服务力度,尽可能详尽的了解毕业生求职进展、入职情况等,及时掌握各个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动向,每年有计划有针对地挑选延长学生服务的院、校为代表进行表彰发言,介绍开展毕业生服务的先进经验,进行大会讨论交流,进而推广,实现大学毕业生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

2.学校层面

(1)职业心理提前化。在学生完成专业理论学习后,专门开设学习理解国家政策、省情、校情的课程内容,尤其是对有关我省高等人才的培养、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进行分析、解读,掌握开展工作的政策依据和行动准则,让学生提前做好入职的心理准备,并为接下来的指导学生实习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

(2)职业调研常态化。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天起,学校就开展分专业的行业调研工作,为下一步确定各培训专业的主要内容和岗位需求做好铺垫和准备。并能在调研基础上,结合高校课程和职业标准,选定行业的某个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训计划,双方同意后执行。

(3)职业培训进校园。在培训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培训进度和内容,并对学生的培训效果及时检测、反馈;另一方面,深入职业内部进行岗位体验,并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以提高学生对一线工作的理解和认识,懂得什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在此培训的基础上进安排培训学生到行业进行顶岗实践,以期获得岗位经验,并接受相关训练,完成学校和行业单位的最终考核、毕业。

(4)积极配合省、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帮助毕业生实现岗位选择的校园化、最佳化。

3.家庭和社会层面

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每个家庭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了解省情,理解政府和学校,不要过分地要求政府、学校,要理解和关心自己的孩子,允许他成长、成才。另外,社会也应积极行动,首先,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它洁身自好,让它特立独行,让它的精神和智力魅力成为这个社会发展的支撑;其次,宽容地对待我省高等教育现状,协助它发展、允许它改变的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诸多要求。我想,只要我们河南一亿人民共同努力,改变高等教育的公平现状和实现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是指日可待的。

总之,实现我省高等教育的完全公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只要我们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会逐步解决,中原经济区发展所需要的智力支撑也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王日新,蒋笃运.河南教育通史(下)7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1。

[2]王东红.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探讨与对策分析.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

【作者简介】魏明云(1972-),女,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文化史。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体制高等教育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经典来信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