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模式探析

2015-01-14 00:32胡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胡霞

【摘 要】当前许多历史教师仍然只是以陈述相关的知识为目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还未能摆脱因循守旧、相因沿袭形成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我们应当在新课标的前提下,努力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学历史 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70-01

教学模式是一种从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直至教学评价的整体、系统的理论化的模型。一种教学模式,总有一定的理论主张、理论倾向和理论依据。同时,课堂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教学过程的诸要素在时空上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构成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的合理组合。这种组合方式是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

一、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从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发展还不平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教学仍然只是以陈述相关的知识为目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还未能摆脱因循守旧、相因沿袭形成的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忽视主动探究式学习的引导;教学过程缺乏学法指导,忽视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落实。如此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出现高投入、低产出、负担重、效果差的现象,制约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影响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教学突出以“教”为中心,忽视最为根本的育人价值。传统教学模式中较多地强调以“教材”、“教参”和“教师”为中心;备课过程中“备”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备”教参的要求和建议,以教师活动为主线编制教学程序;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给、学生收,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变成教师的“单边”灌输,教代替了学。这种教学设计强调以知识传递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教学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根本的育人价值,最终导致历史教师的思维惯性,学习者的思想僵化。

二、新课标对历史教学模式的启示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历史课不是为了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通过历史教学,要实现学生“养成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最要紧的就是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并为未来提供明智选择的基础”。总之,新世纪历史教育不是批发死知识的货站,不是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单纯的学科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也就是说,学史不仅要使人明智,还要“以立信仰、以助生活、愉悦人生”。而这一课改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中,尤其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历史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历史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新课标下历史教学模式的认识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应当在新课标的前提下,努力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标中,已经明确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我们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创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在课堂中采取对话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既可以做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可以达到建设有活力的历史课程,彻底改变了从一而终的老师讲、学生记的落后的教学模式。

历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历史教学目的。相对于教学目的,教学模式改革是手段和途径。笔者以为历史教学模式应该是多种多样,不能只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墨守成规。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是改革旧的历史教学模式,以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为突破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现代教学观念,以学设教,科学处理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拥有学习自主权。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分析、筛选信息,在真实的任务情景中进行学习实践活动,解决问题。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的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总之,在新课程下,历史教师只有以崭新的教学理念,创设适合学生的历史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也只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应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也才能焕发历史课堂教学的活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普通高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