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为中心的实用型艺术设计模式浅析

2015-01-15 12:15苏智
艺海 2014年11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学院艺术

苏智

〔摘要〕为了适应当代创意产业化时代的发展,当前各类艺术学校都开展了以设计工作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加强了符合社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积极探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新方案和新途径。本文从设计工作室的建设与意义角度,分析研究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性。

〔关键词〕实用型设计工作室建设

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急需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解决未来设计产业所面临的现实矛盾。

一、设计工作室的兴起与发展

国外艺术类工作室的开端,是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其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院长格罗佩斯号召从事纯艺术的艺术家们打破“为艺术而艺术”的束缚,将对传统绘画艺术的追求转移到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道路上来,设计出符合大众需要的日常用品,培养出集艺术、设计和技术三者为一身的新型人才。在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梁思成先生,1948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授课时,就采用从美国带回的“包豪斯”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料,同时聘请木工大师在木工房教学生木工手艺,使“包豪斯”在中国开始传播。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到90年代末期以来,在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背景下,艺术学院作为出现了众多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差距越来越大,而社会与设计产业对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各类艺术设计院校教学工作室教学已成为艺术设计类院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按照不同功用,现代设计划分为三大领域,即以人的视觉为媒介的视觉传达设计,为人造物的工业产品设计,以及以优化人类生活空间为目的的环境设计,现代设计三大领域均体现出美术的实用性价值[1]。

对于艺术设计本科教学培养,理应是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随着当前创意产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要求艺术设计工艺技术进行合理分工。比如:流媒体技术、3D全息打印技术、数码三维动画制作、数字编排技术等。随着市场发展更新换代越来越快,这些专业方向需要大量的时间实践与学习,因为是新技术,理论的支持都是跨学科和专业技术类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主要是用来产生社会服务效益,本科阶段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全面学习。所以,应该把学术型研究的重点放在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主要是主要解决艺术生的就业问题。因此,工作室制度就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主要教学模式。

二、艺术学院建立设计工作室类型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走市场的路线,才能做好特色工作室模式。我们以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为例,该校立足于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校区的环境优势和专业优势,有目的地建设了一批特色型工作室,并以此为中心开展各学科教学,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兴趣自由工作室制。按照学生兴趣自发、自愿、自觉的工作室制度,大多依托于学院艺术类的公共科目或者是兴趣社团,包括专业基础教学课程。例如,素描教学工作室、色彩教学工作室等。由一些爱好者发起,自行组织成立的小团体,是陶冶情操的一种兴趣爱好。这一类型有利于加强学校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外校的交流和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专业基础部的书法工作室。主要是在公共课后想要继续学习的书法爱好者,他们会自行推选出负责人,并组织讲座或者展出,是一种当前大学常见的素质培养综合工作室形式。

2、专业定向工作室制。学院教学系统建制以专业类型分类,在四年学制的前半段内,由各系部统一安排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从后两年自愿进入工作室,由学院老师进行分组组织专业设计教学直至毕业。各专业分别设立专业方向的工作室,向学生提供具有不同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学生进入工作室时,实行了自愿选择与学院调剂相结合的力一法,以保证各工作室基本的教学工作量。在老师的带领下,主要是针对省内外,或者国内外的专业竞赛,有利于学生的团队协作培养。

比如: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的“段张取艺工作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图画书策划以及创作。通过与省内外出版社、全国知名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完成了大批量的各类型儿童图画书作品近百本,多次组织同学参加各类比赛,并荣获教育部以及文化部优秀漫画奖,与各类省级设计艺术大奖优秀奖,带出了众多优秀毕业生走向出版界各个岗位。并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口碑。

3、综合实习工作室制。这种工作室必须是在学生进两年基础学习阶段完成以后,基本上打破原来教室的格局,或者单独设立独立场所,工作室(教室)里模仿公司工作的场景,使专业教学气氛更活跃,更接近社会工作状态。实现了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接轨。将课堂模拟成为设计工作室,大量使用模拟项目教学法,课堂上的教师不再只是讲授理论,还与学生进行讨论式的教学和研究。

从长远来看淡化“专业”的概念随着设计产业化生产的日益发展,个人设计师的作用将被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需求。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关于产品设计本身的知识,还要结合市场分析定位、机械工程结构、材料、企业产品品牌策划、市场推广策略、生产流程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产品设计的结果是庞大的设计产业化系统链中的环节之一。它的形成要受到多方面条件和因素的制约,设计师要学会如何协调各部分的合作,学会组织项目进展中不同阶段的管理设计,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形式。同时把导师的社会资源引入工作室,解决一些教学经费支出。这样,学生与导师共为一体,达到教学相长。

比如像长沙理工大学环境与公共艺术系工作室;灵活地把建筑材料陈列室,改为装修公司的形式,来模拟社会工作的场所,让学生在实践创作时更加有带入感,并通过一些小的实践项目,来拉动学习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用实践来检验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一方面老师在实践环节当中以及课题研究当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受益;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课程比例,对其评价也要考虑实践的成果,逐步淘汰死板的仅以一张期末考试试卷作为标准的考试模式[2]。以实践带动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在实践学习中来感受将来的工作压力,让学生真正从作业到作品的思想意识上进行转变!。

可见,它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与行业岗位无缝接轨的实践教学环境。工作室制教学鼓励实现教与学两个因素更多的主动精神,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形成集实践、设计、市场开发为一体的综合设计人才培养的科学系统,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是受益者。

三、艺术学院工作室在创意产业中的定位

如果说工作室作为艺术学院的一种发展模式,是比较灵活的与小范围的教学辅助模式,那么,随着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工业化与网络化逐步深入,创意产业化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前的发展中,创意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将是一种新兴的发展趋势,所以,需要更多的艺术高校把设计工作室整合起来,投入到创意产业化的浪潮中去。因此,做大做强“产、学、研”型的设计工作室,需要三个方面的共同配合。

1、学校的发展规划。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的节奏,学校应该要有长远的教学培养方针与计划,要能灵活地调整学院各专业学科的发展步伐,吸引政府、教育部门、或者民间的投资或者关注,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创造一个经济与社会基础。要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注意合理调整设计专业与培养模式的发展,整合艺术设计工作室,有导向地让工作室形成规模化,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从而适应市场设计趋势。

2、教师的责任义务。学院的教师,要有“走出去,引进来、拿得住”的能力,通过“双师型”教师带入式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工作室的基础上,可以开展校企合作,或者是对企业的人才对口培养,依托各自的环境优势引进实践项目,并在自己保证教学的前提下,为学生创造一个实用型的学习窗口,来减少学生就业的磨合期。

3、市场的实用衔接。艺术学院在创意产业中的作用,不应一味地要求于研究型教育,重点应该是服务与应用,主要产生实用行人才,设计工作室的建设能够更加延伸学校与市场的衔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渠道与岗位,只有充分严格培养出“特色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合市场的高要求和高标准。

四、对于工作室模式的不足与展望

美国创意经济学家理查德·弗罗里达(Richard Florida)认为,创意经济发展的3T原则是: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宽容(Tolerance)。其中,技术和人才是流动的资本,其汇集方向与城市的宽容度成正比。随着市场经济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创意产业正是处于价值链高端的产业,因此,下一轮经济竞争的焦点将是创意产业的竞争,人才与技术的竞争。另外,我们也要客观地来看待当前工作室体制与创意产业的不足,工作室的发展在一些学校得不到重视,很多艺术学院受经济条件和环境制约,没有场地与经费开展工作室的教学,特别是很多工作室技术性不强,往往没有太多的市场竞争力,有些系部和专业之间过于孤立,学院没有帮助整合,照成相互之间的分散性,不利于学生对于综合素质的培养等。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市场转型与深化改革。而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的艺术设计院校的工作室制度,应该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依据本院艺术设计的专业性及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缓解当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也是对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实践性理论添加。(责任编辑:翁婷皓)

注释:

[1]顾平.《美术教育学导论》.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7:8

[2]廖祥忠.王荔.新媒体艺术与创新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6.:83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学院艺术
初等教育学院
《星.云.海》
《花月夜》
纸的艺术
学院掠影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爆笑街头艺术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