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设计的简洁美及其研究

2015-01-15 12:16何小娟潘文芳
艺海 2014年11期
关键词:直人鞋底打印机

何小娟+潘文芳

〔摘要〕“无意识设计”通过把消费者的无意识行为物化,使设计超越了产品本身,不再纠结于产品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而是以人———机———环境这样一个大环境为依托进行研究。好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使设计让生活更美好。

〔关键词〕无意识设计人机工程学深泽直人设计

意识,在心理学中定义为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也是我们俗称的直觉,第六感。“无意识设计”(Without Thought)又称为“直觉设计”,是深泽直人首次提出的一种设计理念,即:“将无意识的行动转化为可见之物”。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一种生活需求,而非改变;设计是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复杂。因此,好的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使设计让生活更美好。特别是在工业设计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设计师力图否定约定俗成的设计,用自己的思想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样就无形中加重了人们的“适应负担”,“无意识设计”并不是一种全新的设计,而是关注一些别人没有意识到的细节,把这些细节放大,注入到原有的产品中,这种改变有时比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更伟大。

“无意识”并不是真的没有意识去参与,而是人们知道自己需要某些东西,但还没意识到到底想要什么而已。深泽关注的,正是人们极易忽略的有关“无意识”的种种生活细节。众所周知,东方文化以人文精神的生成为研究对象,擅长直觉思维,所以近代的精神观产生了以“意”为研究对象的文化艺术观念。[1]无意识设计正是这看似虚幻和飘渺的思维方式的有力印证。无意识设计的两大特征:

一、关注产品细节、关注使用者情感

如何评价一件产品的好坏,是有一定标准的。在工业设计中,产品设计的好坏评价是多维的。好的设计不一定非要有亮丽的外观、复杂的结构、先进的功能等,反而是那些在细节之处能带给使用者意想不到使用体验的产品,更能打动使用者的心。德国著名的工业设计师Dieter Rams曾为评价产品设计总结了10项标准,其中一项就是“好的设计在细枝末节处也维持一致”。对于一件好的产品来说,细节有可能是一个倒角一道分模线,一种材料的运用,一种使用方式的改变。这些细节是产品经得起推敲的关键所在,是设计创新的基础,也是实现产品外在价值的重要部分。

产品的细节正是产品优良品质的绝佳体现。深泽直人就是一个相当关注细节的人,他的设计都来自于对生活的细腻体验。生活中时常碰到下雨天打伞的情况,一手拿伞一手拎物,走累了,伞就充当起拐杖的角色。而深泽直人的设计让我们看到他对这一场景更深入的观察,他在伞柄的弯钩处设计了一个凹槽,在等车或停下来时,人们自然就可以把手上的塑料袋挂在上面,以减轻手的负担。

深泽直人关注的是人们在使用雨伞时的状况,而无印良品的关注点却不同,他们关注的是雨伞放置的状态:下雨天,我们去图书馆或者其他地方,你会发现有很多和你一样的雨伞,为了不让人们搞混,他们在伞柄的末端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圈,可以绑上一些东西作标记,这样可以避免大家拿错雨伞。从表面看,无印良品关注的是伞,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方便雨伞的使用者。

深泽直人还设计了一款带托盘的台灯,这个产品非常巧妙地抓住人们开门后放下钥匙顺手开灯这一自然而又连贯的动作。他把台灯的底座设计成盘子的形状,当你把钥匙放进去时,因感受到重力台灯自然就亮了;而当你要出门的时候,在取走钥匙的同时,台灯也自动关闭了。台灯设计分别将人们进门出门时的两个动作简化为一个动作,让灯亮起和熄灭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何关注产品的细节,并不是直接将你的视角投射在产品上。好的设计从生活入手,从关注用户关注使用过程入手,通过细节体现使用过程的愉悦,而这一切依赖于细节。这与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本原则不谋而合的。上述案例计对原有产品的改良非常微小,保留了原产品的外观和功能。但我们发现,通过这样小小的改变,产品增加了附加使用功能,产品的使用过程变得更舒适,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性更强了,同时折射出的是设计师对生活的关注与投入。

二、象以圆生、简约细腻

如果说,对于细节、情感的关注,是深泽“无意识设计”的缘起,那么真正使得其“无意识设计”取得巨大成功的便是设计与环境的结合。[2]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等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3]有此可见,对于细节和情感的关注是基于人机关系的研究,而“象以圆生”则是对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正如深泽直人所说:“在日本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比物体本身更重要,物体是构成和谐的一部分,我开始停止仅是有趣的外形构想而开始考虑物体之间的关系。设计应该从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各种要素中,抽出一些和环境所匹配的元素。”相比较而言,人体工程学是以理性及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这三者的关系,而无意识设计则是从感性的人性的角度通过设计来和谐这三者的关系。

人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环境的刺激和相应的人体效应上。当人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时,人体的感官受到刺激就要作出相应的反应。[4]下意识也就是潜意识,是人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即人的不自觉的行为趋向。比如夏天气温高,人体会通过出汗以降低体温;当我们的手碰到很烫或很凉的物体时会自动缩回;渴了要喝水,这些都是人体受到刺激后作出的反应。而无意识设计通过对下意识的研究诞生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打印机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深泽直人在设计打印机时,没有太多地考虑打印机的结构与功能,而是观察打印机的使用环境:在打印东西的时候,较多人包括我们从事设计工作的人,往往不止打印一张,而是打印出几张来,并从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张,然后把其它剩下的扔掉。所以他设计的打印机形态凝练,功能单纯,而带有垃圾篓的造型则是设计的精髓。一般打印机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将打印出来的作品挑选出好的,扔掉差的。而现在我们只需要挑出好的就可以了。

深泽的作品都有一种高度理性的次序感,但却能做到有次序而不呆板,原因是他往往会关注一些一般人不会注意的细微之处,尤其擅长在下意识领域里展开他的设计工作。[5]

带有鞋底的购物袋,最初是为日本的学生设计的,他们可以在里面放鞋。可正是这个设计,很好地解决了人们的犹豫与懊恼。鞋底天生就是来与地面接触的,无论是脏的干净的细腻的还是粗糙的地面,它都愿意与之亲密接触,鞋底袋实现了让人们随时随地随意放下袋子而不需要丝毫犹豫,就象我们抬脚放下般自如。而平整的鞋底同时可以保证袋子直立在地面而不倾倒。因为不必再担心是否会弄脏它,它本来就该是放在地上的东西,这让鞋底袋成为了下意识设计中的成功之作。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产品形态是传达设计思想与实现产品功能的语言和媒介,而影响产品形态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功能、结构、材料、人的审美、环境等等,其中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6]一般的垃圾桶都是圆的,当圆的垃圾桶置于墙角时,垃圾筒与墙角之间无法契合,始终留有空隙。角落垃圾桶天生就是为这个环境诞生,它有一面被设计成和墙角正好一样,这使得垃圾筒与墙角之间可以完美契合,所以角落垃圾桶可以说是“象以圆生”的典型之作。

在设计中,围绕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构成中心事物的环境。以打印机为中心,与垃圾桶组成的打印环境;以购物袋为中心,结合鞋底形成可以随意放置的环境;让垃圾桶带有角,从而可以很好适应墙角而形成的环境。由此可见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产品来自于环境,受环境影响,但也是环境的主角,形成了以产品为中心的特有的环境。

“无意识设计”通过把消费者的无意识行为物化,为了在人们累了时不自觉就想把塑料袋挂在伞柄而出现的凹槽,为了回家放下钥匙就想开灯的人们而自动亮起的台灯,为了可以随心所欲放而不用担心弄脏的鞋底包,为了打错了要扔掉而出现的垃圾筒打印机……这些设计以大众需求为出发点,给大众一种“老朋友”似的贴心感,使得产品不再是冰冷的功能性物件。

无意识设计的产品看似简洁实际复杂,表现了禁欲般的美,也可以理解为禁欲般的简洁,这也许就是禅的一部分,本意的,自然的,看似深思熟虑的结果,实际早已存在其中。[7]《道德经》,是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而无意识设计对于环境和人的研究超越了产品本身,不再纠结于产品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而是以人-机-环境这样一个大环境为依托进行研究。

(责任编辑:晓芳)

参考文献:

[1]方海.北欧设计多维透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138

[2]丁锋,吴卫.深泽直人与他的“无意识设计”. [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04[3]张志颖,吴丹.人体工程学[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01

[4]张志颖,吴丹.人体工程学[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33

[5]段胜峰,彭科星,岑华.家居产品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8:103

[6]夏进军.产品形态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30

[7]段胜峰,彭科星,岑华.家居产品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8:104

猜你喜欢
直人鞋底打印机
航天员的鞋底竟然藏着小秘密?
画与理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另类3D打印机
打印机基板大型注塑模具设计
FDM型混色3D打印机的设计
复制粘贴打印机
关于一种鞋底清洁装置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