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2015-01-16 15:44谭晓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7期
关键词:双联质子泵心脑血管

谭晓蓉

(云南省永胜县人民医院,云南丽江674200)

✿论著/冠心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

谭晓蓉

(云南省永胜县人民医院,云南丽江674200)

目的 通过跟踪随访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以及预防上消化道初学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取接受长期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00例,女性100例,对其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出血发生时间)和治疗情况。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1年的随访时间,共有1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同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麦滋林+PPI、单纯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对照组)治疗的患者人数分别为70、80、50例,三组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人数分别为4、1、9例。结论 接受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在1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7%,若联合应用麦滋林等胃粘膜保护剂与PPI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抗血小板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应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生活饮食习惯的转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冠心病。因此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也逐渐成熟,尤其是支架技术。随着药物涂层支架在冠心病治疗上的成熟和广泛应用[1-3],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主要是指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比格雷联合应用,常见适应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脉支架术后。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降低心梗再发率、心源性猝死率及需再血管化的比率[4]。但同时,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最严重的就是增加消化道初学的发生率。据相关文献报道,单用阿司匹林出血发生率为0.7%,联合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长为1.3%,此处所指的消化道出血为严重的出血,其他各家报道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也各不相同。而关于此类病人预防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也说法不一,有的学者主张单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即可,有的主张应用胃黏膜保护剂与PPI联合服用,为了明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探讨预防此类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最佳药物预防方案,本研究对符合条件的200例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收集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00例,女性患者100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6.5±6.1)岁。200例患者中有6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后,70例为PCI术后,40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为稳定型心绞痛。根据患者服药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质子泵抑制剂(PPI)、麦滋林+PPI、单纯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对照组)。

排除标准:①年龄<60岁;②既往有胃溃疡等消化性溃疡者;③既往有肝硬化等疾病病史;④既往有消化道出血史;⑤同时联合使用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类固醇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者;⑥重要脏器衰竭者,如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肺部疾病及肿瘤患者。

1.2 观察方法

对该类患者在心血管内科门诊进行随访观察,确保患者发生消化道不适症状时能够及时就诊,记录第一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应用药物的种类。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比较式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随访跟踪1年后,200例患者中共有15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7.5%。PPI组共有4名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前6个月发生2例,后6个月发生2例,总发生率为5.70%;麦滋林加PPI组共有1例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为后6个月发生的,总发生率为1.43%;对照组共有9例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前6个月发生5例,后6个月发生4例,总发生率为15.0%。3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相比,麦滋林+PPI组明显低于PPI组(P=0.02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明显高于PPI组(P=0.01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表1 3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等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这些疾病不仅可以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更为患者家庭增加经济负担。为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目前临床上主要对高危人群采取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随着相关研究报道的增多,广大临床医师越来越认可此疗法。循证医学证明双联抗血小板疗法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于是更多的患者也开始接受此疗法,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以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但是,在看到此疗法的种种优点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据临床统计,目前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出血,以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尤其对于那些本来就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更要注意此种情况的发生。一旦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时,要立即来医院就诊。

本研究显示,PPI组共有4名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前6个月发生2例,后6个月发生2例,总发生率为5.70%;麦滋林加PPI组共有1例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为后6个月发生的,总发生率为1.43%;对照组共有9例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前6个月发生5例,后6个月发生4例,总发生率为15.0%。从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单纯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是最高的,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组,可见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出血风险性还是很高的,临床医师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对于出院患者,多数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消化道出血易于被临床医师发现并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一旦出院,由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抑或是对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不够熟悉和敏感,即使出现黑便也不能及时就诊,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后酿成严重后果。因此,临床医师在患者出院时一定要仔细交待服药的注意事项,按时复查,出现呕血黑便及时来院就诊。本研究还显示,在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同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麦滋林类胃粘膜保护剂等药物可以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质子泵抑制剂属于高效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对消化道出血也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麦滋林是一种胃粘膜保护剂,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抑制多种炎性物质引起的炎症,并可有效抑制炎症细胞释放组胺,从而增加胃黏膜内前列腺素E3合成;促进肉芽形成和上皮细胞新生;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有利于溃疡组织的修复、再生,并形成保护因子,该药优点在于主要在局部发挥作用。本研究中质子泵抑制剂加麦滋林组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质子泵抑制剂和(或)胃粘膜保护剂,可以有效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本研究还显示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服药后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最高,因此,出院患者在1年内要注意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1] 元化.西罗莫司洗脱支架与金属支架植入的临床效果及血管再狭窄比较[J].中围基层医药.2011,18(9):1254.

[2] 谢阳,除名伟,吴强,等.药物洗脱支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047-2049.

[3] 徐琪,单黎丽,宁彬,等.应用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J]. 中国基层药物.2010,17(12):1621-1622.

[4] Lewczuk J,Kaczmarzyk-Radka A,Lenartowska L.Patient afte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on antiplatelet therapy.Inhibition of coagulation processes may de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major cardiovascular events.Kardiol Pol,2010,68(6):698-701.

猜你喜欢
双联质子泵心脑血管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双联牵手内蒙农场 多元化版图再扩张
口服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分析
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