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治疗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5-01-16 15:44孙丽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7期
关键词:卡托普利难治性小儿

孙丽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泰来镇卫生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2400)

✿论著/心力衰竭✿

卡托普利治疗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孙丽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泰来镇卫生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2400)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治疗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以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6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患儿在入院之后都进行吸氧、强心利尿、抗感染以及电解质平衡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式的基础上使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31(93.94%)],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25(75.76%)],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托普利对于治疗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防止和逆转心肌肥厚,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卡托普利;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小儿心力衰竭(CHF)是临床中导致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发展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1]。近年来临床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明显的疗效,但是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同其治疗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院使用卡托普利治疗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之间来我院就诊的6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儿均符合诊断标准,心功能NYHA分级在3级以上,接受过地高辛以及利尿剂的治疗但是效果不明显,胸透显示新颖扩大,心胸的比例上升。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患儿中男患儿有19例、女患儿14例,年龄在1-18个月之间,平均7.3个月,基础心脏病室间隔缺损18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左室-右房通道4例,其他先天性心脏病3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患儿有18例、女患儿15例,年龄在1-16个月之间,平均6.9个月,基础心脏病室间隔缺损19例,动脉导管未闭7例,左室-右房通道3例,其他先天性心脏病4例.根据分析,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 法

患儿在入院之后都进行吸氧、强心利尿、抗感染以及电解质平衡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式的基础上使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用药剂量为0.4-0.5mg/kg每天,分三次让患儿口服,在病情稳定下来之后停止用药。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

1.3 疗效的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为显效、有效和无效[2-3],其中显效指患儿在用药后48h后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改善,肝脏回缩、心率正常;有效为用药72h之后患儿的心力衰竭症状得到缓解,一般体征好转;无效则是指在用药72h之后各项指标都没有发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31(93.94%)],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25(75.76%)],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均为出现不良反应现象,详见表1。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临床中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的方法与药物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实施成为继血管扩张剂之后的一个重要进步,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于心力衰竭的控制可从以下几个机制进行分析:第一,CEI本身具有降低血管阻力的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减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肾血流量,降低室壁肌张力从而使心脏的舒张功能得到改善。所以用药后的心衰症状能够得到缓解,运动耐力明显增加;第二是因为药物具有抑制交感神经性的作用。血管紧张素II能够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以及交感神经节两者的神经传递功能。使用ACEI制剂能够通过抗交感的作用进一步让患儿的心功能得到改善;第三,可以有效的抑制体循环和局部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Ang II,让血液以及组织中的Ang II含量降低,减弱Ang II对血管的收缩和对于抗平滑肌增生等作用。ACEI制剂同时还可以抑制缓激肽发生降解,让患儿血液中的缓激肽含量上升,发挥出扩张血管、降低负荷的作用;最后ACE I制剂还能够抑制心肌和血管的重构[5],使用不对血压产生影响的小量ACE I制剂就能够起到减少Ang II和醛固酮形成的作用,通过上述机制ACE I制剂实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于改善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应用效果,通过使用卡托普利对患儿进行治疗,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31(93.94%)]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25 (75.76%)],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说明卡托普利对改善小儿难治性心力衰竭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表1 观察组与对照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

[1] 廖春梅.卡托普利治疗小儿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12):146-147.

[2] 孙秀英,付聪,张丽娜等.卡托普利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09,16(11):16.

[3] 严军平.卡托普利治疗小儿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医药前沿,2014,(5):239-239.

[4] 骆盈莹.卡托普利治疗小儿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4):4532-4533.

[5] 董颖,贾存文.倍他乐克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2):34-35.

猜你喜欢
卡托普利难治性小儿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夜盗小儿(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有效性分析
卡托普利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临床分析
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