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分析

2015-01-16 15:44张映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7期
关键词:后叶素凝血酶垂体

张映帆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700)

✿其他论著交流✿

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分析

张映帆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67770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急诊的救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的急诊救治,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垂体后叶素并口服凝血酶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0.0%,两组的治疗效果都比较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垂体后叶素并口服凝血酶治疗以及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肝硬化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出现呕血以及黑便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胃底静脉曲张出现破裂、患者食管破裂以及胃溃疡等出血,对于大出血的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是治疗方法不当,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1]。为了探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急诊的救治效果,本文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2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2.9)岁;由于肝炎后肝硬化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32例,由于乙醇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8例,出现呕血以及柏油样便,而且伴有严重血压下降以及面色苍白等低血容量的患者有31例,出现单纯性便血的患者有9例。属于自发性出血的患者有21例,属于有饮食不当史的患者为19例。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2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0±3.5)岁;由于肝炎后肝硬化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31例,由于乙醇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有9例,出现呕血以及柏油样便,而且伴有严重血压下降以及面色苍白等低血容量的患者有30例,出现单纯性便血的患者有10例。属于自发性出血的患者有22例,属于有饮食不当史的患者为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以及致病原因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

(1)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现呕血、黑便、血压下降、手足湿冷以及低血容量等症状。(2)患者出现轻度出血的诊断标准为出血量小于500ml/24h,出现中度出血的诊断标准为出血量在500-1000ml/24h,出现重度出血的诊断标准为出血量大于1000ml/24h。

1.3 急诊救治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垂体后叶素并口服凝血酶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3.1 一般的常规急诊抢救治疗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情况,主要包括患者有无食管、十二指肠与胃疾病以及有无慢性的饮酒史等,详细了解患者的全身性疾病史。对患者进行急诊查体,重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患者循环状况的详细观察,及时观察患者有没有出现发热、黄疸、贫血、出血点以及出血斑等情况。在短时间内按照患者的主要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而做出准确的检查诊断,最终制定治疗方案。给予患者迅速建立两条到三条静脉通道,及时给予患者补充血容量,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械以及药品。首先要稳定住患者的情绪,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脉搏情况、呼吸情况、神志改变情况以及患者皮肤颜色等进行密切观察,确保患者能够保持呼吸畅通,特殊情况下给予吸氧治疗。患者在呕血时要将其头部偏到一侧,防止吸入到气管。

1.3.2 针对性治疗 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配合凝血酶药物治疗,在进行垂体后叶素药物灌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在一条血管中进行长期的灌注,需要在二十四小时更换患者的穿刺位置,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患者的严重性不良反应有心肌梗死以及心室颤动等。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90-100/60-80mmHg。配合凝血酶药物,口服或者是外用治疗,在稀释过程中,需要使用牛奶或者氯化钠进行稀释。观察组给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重视对患者食管囊以及胃囊压力的适时检测,将患者的食管囊控制在3-4kPa,患者的胃囊控制在5-6kPa,在治疗前,要确保患者的食管囊以及胃囊没有存在漏气现象。每隔八到十二个小时将患者的食管囊进行放气与牵引一次,然后将三腔二囊管深入,确保患者胃囊可以与胃底粘膜有效分离,避免出现糜烂现象,三十分钟之后将气囊进行充气加压,三腔二囊管放置时间控制在四十八小时之内,并且知道患者做好口腔护理。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临床效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72小时观察,疗效判定标准[2]如下:显效为患者的收缩压大于等于90mmHg,患者的心率控制在60-90次/min,患者每天大便的次数小于等于两次,没有出现呕血现象。有效为患者的收缩压大于等于90mmHg,患者的心率控制在60-90次/min,基本没有出现呕血现象,但患者每天大便的次数大于两次。无效为患者的收缩压以及心率都没有达到标准,患者每天大便的次数大于两次,仍然存在呕血现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n(%)]

3 讨论

肝硬化属于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的肝病,主要是由于一种或者是多种病因在长期以及反复作用的条件下造成的患者肝脏细胞出现纤维化,从而使患者的肝脏变形以及变硬,最终形成肝硬化[2]。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对复杂,能够引发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以及黄疸等。肝硬化并发症之一的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门静脉压力持续增高造成患者食管以及胃底静脉曲张出现破裂而引发的[3]。若患者治疗不及时,则会出现短时间的失血性休克现象,病情严重者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患者由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时,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行详细观察记录,了解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结合患者的病史等资料,对患者进行快速以及准确的诊断,制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有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并口服凝血酶治疗以及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都比较显著。垂体后叶素具有收缩患者内脏血管的功能,可以使患者的门脉血流量有效减少,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门脉压力,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现象。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呕血症状,对患者收缩压以及心率的控制有着非常显著的控制效果。本研究中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实施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并口服凝血酶治疗以及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后,效果显著。

本研究中,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0.0%,两组的治疗效果都比较显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垂体后叶素并口服凝血酶治疗以及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赵寒冰,张永宏,韦波.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7(3): 4143-4145.

[2] 刘明伟.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细菌感染的关系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35(3):28-29.

[3] 李夏昀.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1,11(5):105.

张映帆,1974年生,女,白族,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急诊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后叶素凝血酶垂体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