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二级预防效果比较

2015-01-17 02:36杨国旗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22403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2期
关键词:短暂性辛伐他汀脑缺血

杨国旗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224031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二级预防效果比较

杨国旗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22403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TIA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20mg,观察组应用辛伐他汀片40mg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89.83%VS 91.53%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TIA复发次数为(0.89±0.39)次、进展为脑梗死5.08%均低于对照组的(1.43±0.56)次、16.95%(P<0.05)。观察组2例出现恶心、腹痛经对症处理缓解,能坚持完成治疗,1例ALT升高治疗恢复正常,无肌痛和有意义的肌酶升高,无因不良反应退出者。结论:TIA治疗与预防中,较大剂量辛伐他汀调脂外的益处及总体获益大于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辛伐他汀 不同剂量 TIA 二级预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指的是由于多种因素所导致

的一过性脑血管功能障碍,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从而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TIA是导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迅速控制TIA次数及预防复发,对防止脑梗死的发生十分重要[1]。近年来他汀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其剂量及安全性也为临床重视[2],本文通过比较两种剂量辛伐他汀在TIA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探讨较为适合的剂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TIA患者118例,包括男58例,女60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58.87±11.0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TIA诊断标准[3],经脑CT、MRI检查均无阳性发现或与症状相符的病灶。颈动脉系统TIA者5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者68例。首次发作者80例,再发者38例。排除年龄>75岁、全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肾疾病、感染、肿瘤及对他汀类药物过敏者。将11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类型、病情程度、血脂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根据病情给予降血压、降血糖等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20mg,口服1次/晚;观察组应用辛伐他汀片40mg,口服1次/晚;长期服用。

1.3 观察指标 (1)近期疗效[4]:基本治愈、有效、无效、恶化。总有效=基本治愈+有效。(2)远期疗效: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TIA再发次数及进展为脑梗死发生率;(3)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近期疗效及脑梗死发生率应用χ2检验,TIA再发次数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89.83%VS 91.53%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TIA复发次数、进展为脑梗死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出现恶心、腹痛经对症处理缓解,能坚持完成治疗,1例ALT升高为113U/L,加用护肝药后1周后复查为73U/L,继续用药1个月后复查恢复正常,6个月及12个月后复查正常,无1例出现肌痛和有意义的肌酶升高,无因不良反应退出者。

表1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应用TIA的效果比较

3 讨论

TIA是指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几分钟至几小时的局灶性部位功能缺血,多在24h内完全恢复,TIA大部分患者就诊时症状已经消失,但TIA不予治疗或预防治,约1/3发展为脑梗死,1/3继续发作,及时治疗、合理预防意义尤为重要[5]。研究表明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液的高凝状态在TIA反复发作以至进展在脑梗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TIA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病因,减少及预防复发,采取有效措施,传统方法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近年来研究认为动脉粥样斑块病灶处形成附壁血栓,血栓及胆固醇结晶脱落或心脏病、房颤患者心房内附壁血栓脱落形成的微栓子造成远端小动脉一过性堵塞也是TIA反复发作主要病因之一[6],因此使动脉硬化斑块稳定而不脱落、延缓斑块形成的速度或使已脱落的栓子不聚集也是治疗及预防TIA复发的关键[7]。

辛伐他汀是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除有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治疗多效性[8],能降低脑缺血时氧化应激、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血管重建、免疫调节、抑制各种炎症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的表达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从而起脑保护作用[8];可减少血管内膜表面的巨噬细胞数量及分泌金属基质蛋白酶,稳定斑块纤维帽,减少血栓栓塞的危险,他汀类药物在目前已经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重要的基础治疗,辛伐他汀对HMG-CoA还原酶竞争性抑制作用存在量效关系,伴随着更多的临床试验强化降脂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的公布,强化治疗已成为了心脑血管领域类治疗的一个热门话题,不过应用何种剂量以取得最大效益且确保安全性,目前尚无定论,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个月观察组TIA复发次数、进展为脑梗死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40mg/d辛伐他汀对TIA二级预防作用较20mg/d更加有效。但目前临床对使用较大剂量辛伐他汀存在顾虑,担心患者年龄偏大服药后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及横纹肌溶解症等并发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2例出现恶心、腹痛经对症处理缓解,能坚持完成治疗,1例ALT升高加用护肝药后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肌痛和有意义的肌酶升高,无因不良反应退出者,提示40mg辛伐他汀具有安全性,因此在TIA治疗与预防中,较大剂量辛伐他汀调脂外的益处及总体获益大于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1]洪锡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3,20(18):11-12.

[2]刘梅林,陈夏欢.他汀类药物与脑血管疾病预防〔J〕.中国医刊,2010,45(6):94-95.

[3]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4]刘忠华.辛伐他汀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0,22(11):190-191.

[5]时晶,张燕,刘金华.他汀类降脂药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7):73-74.

[6]苏静.阿托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的临床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2,33(6):457-458.

[7]许丽娜,贾龙斌,庞书先,等.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6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21):98-99.

[8]王遂山.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8):1-3.

(编辑杨阳)

R743.31

B

1001-7585(2015)22-3066-02

2015-03-22

猜你喜欢
短暂性辛伐他汀脑缺血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基于miR-181/NF-κB通路的辛伐他汀对结直肠癌小鼠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研究Δ
辛伐他汀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意向性运动干预影响局部脑缺血大鼠GLUA2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解放还是奴役
辛伐他汀与血脂康一样吗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颅外血管事件及脑卒中复发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