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对基层医院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2015-01-17 02:36霍立顺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402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2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危险冠心病

霍立顺 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402

健康管理对基层医院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霍立顺 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00402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基层医院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99例冠心病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给出临床用药,改变生活方式的科学指导,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患者服药情况、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生活方式改善情况、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及自我管理意识和近期心脏改善情况。结果:99例患者在2年管理期前、后以上各种情况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能改善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更加正确合理地服用药物,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健康管理 基层医院 冠心病 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 心理辅导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冠心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常见病、“富贵病”,越来越多地威胁人们的生存质量。无论个人的饮食、运动、心理都与冠心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它不仅仅是一个多因素(如体重超重、吸烟等)导致的疾病,很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也会导致并发冠心病。冠心病的发生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不仅造成个人生活质量的下降,同时也给个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压力,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还会给社会上的医疗资源带来沉重负担。冠心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是将冠心病危险因素特点与健康管理理念相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冠心病综合防治途径,以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疾病负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冠心病患者99例,均经体检、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测定等检查确诊,符合WHO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电子病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治疗情况、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以及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及自我管理意识和近期心脏改善情况。管理2年时间,进行健康管理前、后的比较。冠心病健康管理疗效调查表设计内容如表1。其中,血压、血脂、血糖达标标准严格按照最新慢病防治指南。健康管理包括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给出临床用药,改变生活方式的科学指导,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辅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管理前、后患者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改变情况比较 通过为期2年的健康管理,99例患者对冠心病机理及其危险因素的了解得到提高,认识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冠心病的影响,并有意识地通过戒烟戒酒、加强运动、健康饮食、调整心理状态等积极防治冠心病,见表2。

2.2 健康管理前、后患者“三高”控制达标情况 通过健康管理教育,本医院99例冠心病患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达标情况明显改善,较健康管理教育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2.3 健康管理前、后患者服药情况 经过健康管理教育,患者可规范服药人数明显增多(30.3%VS 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近半数患者仅通过1~2片降压药或降糖药的联合应用,即可控制到目标值。

2.4 健康管理前、后患者心脏情况 经过健康管理教育,2年内患者的心脏状态明显改善,出现心绞痛及因心绞痛不能缓解而入院的次数,因肺感染引起心衰而住院的次数以及出现心肌梗死的次数均较前明显减少,见表4。

3 讨论

健康管理可以理解为对个体和群体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监测、评估和干预以及对卫生资源的有效组织、协调和控制利用。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就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需求、疾病、灾难性病伤、残疾、综合的群体管理,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2]。其中生活方式管理对于慢性病的防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健康促进手段(如行为纠正和健康教育)来保护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疾病,改善健康[3]。

表1 冠心病健康管理疗效调查表

表2 健康管理前、后患者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改变情况比较(n)

表3 健康管理前、后患者“三高”控制达标情况比较

表4 健康管理前、后患者心脏情况对比(发生次数)

本文纳入99例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教育工作。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介绍冠心病的病因、诱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体征、治疗方法、效果、急症发作预防、康复功能锻炼方法与注意事项,使其了解疾病和有关的康复知识;给予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指导等并通过发放宣传教育手册和医患互动交流等形式加深患者对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来积极防治冠心病的认识。经过健康管理之后,这些患者较管理前戒烟戒酒人数明显增多,达到运动标准的人数增加,摄入适量蔬菜的人也明显增加,大量食油食盐的患者明显减少(见表1),这些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使更多患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控制达标(见表2),冠心病住院率降低,心梗发生率降低。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三高”易于控制达标,患者服药数量就会减少,这样一方面会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另一方面,也会减少患者的医药开支,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告知患者紧张、焦虑、激动、恐慌、抑郁等不良心理可诱发冠心病,给予患者关心、帮助,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培养积极、主动防治疾病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比健康管理前后,99例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所改善,但仍继续给予指导,使其以正确的姿态应对疾病。

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而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引起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会出现心绞痛,往往具有明显的突发性、紧迫性。患者缺乏相关知识,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和护理措施,而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程度,减少或防止心绞痛发作,降低心肌梗死发病率与病死率[4],从而减少由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

总之,全面的系统的健康管理是一项投资少、获益大的保健措施,为患者实施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减轻痛苦、促进康复”的目的[5]。使患者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接受治疗,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增加医院经济效益和减轻社会负担。

目前,我国多进行了健康档案录入的工作,并没有持续监测。本研究提示如果能将干预和反馈的结果持续循环地监测评估,将会给慢性病健康管理指明方向。

[1]李星.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冠心病健康管理模式〔D〕.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10.

[2]谢友红,王永红.健康管理的价值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10-111.

[3]黄建始.美国的健康管理:源自无法遏制的医疗费用增长〔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5):1011-1013.

[4]杜小红.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56-2957.

[5]张玉英.系统健康教育对基层医院冠心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46-47.

(编辑羽飞)

R541.4

B

1001-7585(2015)22-3151-03

2015-03-29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危险冠心病
基层医院医疗器械维护和安全管理方法探讨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基层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控制方法探讨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喝水也会有危险
拥挤的危险(三)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