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关清代古船的埋藏环境与初步认识

2015-01-17 10:08易西兵
广东造船 2015年1期
关键词:古船船舱木船

易西兵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51000)

广州南关清代古船的埋藏环境与初步认识

易西兵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51000)

2014年在广州南关北京路南段工地考古发现木船三艘。从出土遗物及地层关系判断,这三艘木船废弃于清代晚期嘉庆、道光年间。1号船为航行于珠江内河道的小艇,2、3号船为快船。这是广州历史城区首次发现古船,为广东船的研究及广州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材料。

广州;清代;木船;考古;珠江

1 引言

2014年3~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州南关的北京路45-65号工地进行考古勘探发掘,清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木船3艘,其中两艘保存较好,这是广州历史城区首次考古发现古船,意义重大。目前对古船的后续保护、资料整理和考古报告编写正在进行中,本文简单介绍古船的发现过程,并对古船的埋藏环境、清代广州城格局和珠江岸线变迁,以及对古船的结构等谈一些初步认识。

2 古船的发现与年代推定

工地所在区域位于广州市政府公布的广州古城至珠江北岸地下文物埋藏区。此次考古为配合工程建设进行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根据考古调查情况,我们采用布探沟试掘的方式进行,发现文化遗存后,再正式按考古探方进行发掘。试掘面积200平方米,实际考古清理面积约300平方米。

在发掘过程中,为全面获取考古资料,我们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利用文字、图纸、摄影摄像、测绘等手段进行记录,并委托专业机构对古船进行三维扫描和数字化采集保护。

发掘区的地层堆积比较简单,自上至下分别为:

第1层,现代建筑废弃堆积层,距地表深0~1.6米、厚1.5~1.6米;

第2层,民国文化层,深1.55~2米、厚0.35~0.4米;

第3层,清代晚期文化层,深1.9~2.6米、厚0.5~0.7米;

第4层,清代文化层,深2.6~3.25米、厚0.7~0.75米;

古船出露于第4层堆积面上,被第3层堆积叠压。三艘木船分别编1、2、3号,出土时1号船压在2号船中部上方,2、3号船大致南北向,船首向北,船尾向南,最深处距现地表3.5米(图1)。

图1 古船全景

1号船最小,船尾已残破,残长2.5~3.75米、宽1~1.65米,平首;

2号船残长19.2米、中间宽约3米,船后部两侧船板向两侧裂开,两端略有残缺,尖首;

3号船残长15.2米、中部宽2.6米,尖首,尾部残缺,结构不明。

根据考古发掘的层位关系,确认三艘木船埋藏的年代晚于第4层堆积,而早于第3层堆积的形成年代。从出土遗物来看,第4层堆积多出土清代中期康熙、乾隆时期的铜钱和青花瓷器,少量嘉庆时期的遗物。第3层堆积出土的遗物则多属清嘉庆及晚期道光以后的铜钱和釉陶器、青花瓷器。同时,2、3号船舱内堆积出土的遗物也以清嘉庆、道光时期的遗物居多。据此推断,三艘木船埋藏于此的年代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属清代中晚期,距今约200年。

3 对古船结构特点的初步观察

(1)三艘木船中,1号船保存状况最差,规模也最小。船后半部残,船首平直,船舱有隔板,两侧船板斜直,船底略弧,船面结构不明。

(2)2号船规模最大,船体呈狭长型,船的长、宽比超过6∶1。船首稍残,尖而上翘,船中部形制基本完整,船尾破损较严重。船底中部有纵向龙骨板,龙骨板内侧稍向上凸起。船中部内底稍平,外底略弧,船舱分隔密集,共32条横向构件,以肋骨板为主,舱壁板为辅。肋骨板和舱壁板底部在龙骨板两侧有方形排水小孔。龙骨板两侧船板原可能有6~7块,其中有一块加强板,船板一般厚5~6厘米,加强板厚约8厘米。上下船板之间、船板与肋骨板或舱壁板之间均以密集方形铁钉连接。前后船板间则以“舌”形榫口勾连相接(图2),多数接口位置均有横向肋骨板或舱壁板,以起到加固作用。

船中部有一条横向长方形板,两端的船板上均有长方形榫孔,推测这块板原为横向铺在船面,形成甲板,顶面距船内底约50厘米。船中部和前部各有类似底座的结构,可能是主桅和前桅座位置。没有发现舵的痕迹。部分船板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图3)。此外,在船尾部有纵长方形孔,以长方形板填塞(图4),其性质不明。

图2 2号船船板接口

图3 2号船中部船底板

图4 2号船船尾

(3)3号船比2号船稍小,也属狭长型,长、宽比接近6:1。船首也是尖而上翘(图5),船尾残,略弧。船舱内分隔也十分密集,现存24条横向木构件,以舱壁板为主,肋骨板为辅。船首存几条横铺木板,可能原为船甲板。船舱较2号船深(图6),船底略弧。上下船板、船板与舱壁板或肋骨板之间也是以大量方形铁钉连接(图7),前后船板以“舌”形榫口勾连相接,在接口位也多以舱壁板或肋骨板连接加固。

图5 3号船船首

图6 3号船中部舱壁板

图7 3号船船板与舱壁以铁钉连接

初步考察,这三艘船的木料均以杉木为主,船舱壁板、隔板等少量构件为其它杂木。2、3号船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船舱内间隔很密,以舱壁板和肋骨板相结合的形式,其中2号船以肋骨板居多,3号船以舱壁板多见。以肋骨板为主和以舱壁板为主代表了中国造船技术的两种类型,一般而言,以舱壁板为主的船舶稍早,因此3号船的建造时间可能稍早于2号船。

此外,2、3号船船舱密集的肋骨板或舱壁板结构通常是为了加强承重力,而非为了装载货物的方便,据此也可以推断2、3号船并非货船。

就2、3号船的形制来看,属长狭型船,为快速船。对比历史资料,这两艘船与清代晚期的广州“快蟹船”有类同之处(图8)。“快蟹船”,因船两侧有成排的桨橹,外形活似螃蟹而得名。清代珠江口附近的水道上,常有海盗驾驶“快蟹船”抢掠过往船只财物,或用来走私、为鸦片船护航等活动。大型“快蟹船”每侧船桨有20多具,无风举桨,起风扬帆,必要时桨帆并用,速度十分快。后来清政府仿制出快蟹船,用来剿捕海盗及走私分子,效果不错。于是清政府加大快蟹的建造,以供水师使用,因此2、3号船很可能就是“快蟹船”。

图8 清代快蟹船(引自《羊城晚报》)

1号船的形制和规模与2、3号船明显不同,推测属于航行于珠江内河道的小艇,即小“舢板”。

4 古船的埋藏环境及珠江北岸线变迁

此次发现古船的工地所在区域属于广州古城区以南、珠江以北,俗称“南关”。根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70),永嘉侯朱亮祖合宋代广州东、中、西三城为一,并向北扩至越秀山。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在广州城以南扩建新城,新城南城墙大致在今一德路、泰康路、万福路一线[2]。工地北距泰康路约200米,按古地图所载,古船埋藏位置在清广州城新城永清门外的珠江边(图9),自永清门向北穿过正南门进入广州老城,这条路线即今北京路。2002年在北京路中段考古发现自唐至民国时期的11期路面[3],证实今北京路在历史上一直是广州城的南北向中轴线。

天字码头往北正对广州城中心,属官府码头。1886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珠江北岸新修大马路[5],即今天的沿江中路,天字码头向南移至今天的位置。

广州城自秦统一岭南建蕃禺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广州城北倚白云、越秀二山,南临珠江,2200余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珠江岸线的变迁,广州城也在不断南拓。根据考古资料[6],秦汉时期珠江北岸远在今惠福路一线,距这次发现的木船所在差不多700米。秦汉以来,珠江北岸不断向南迁移[4],今北京路地势从中山四路路口至珠江北岸倾斜,也反映了珠江岸线的变化和广州城的变迁。

图9 工地在清代广州城区位置(地图为1860年富文绘制)

古船出露的第4层为河相淤积堆积,叠压其上的堆积则属于人工堆填而成,这表明工地所在至迟在清代晚期仍然是珠江岸边,属江边滩涂地带。1860年美国传教士富文所绘《广州城和郊区全图》也证实工地所在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仍未完全成陆,该地图现藏于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从发掘情况推测,2、3号船很可能为官府用船,在长时间使用后废弃于此,并非沉船。1号船属于在珠江河道上行驶的小舢板,其保存状况比2、3号船相差很远。初步推测,1号船的废弃时间比2、3号船为早,原来应当废弃在其它地方,后来因珠江水涨飘移至此,潮退后压在2号船之上。

5 结语

此次在广州南关发现的清代木船,是广州历史城区首次考古发现古船,为广东船的制造工艺技术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从出土物及地层关系判断,这三艘木船废弃年代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属清代晚期,其制造和使用的时间则可能早至清代中期。

三艘木船并非沉船,应当是使用后废弃在此。2、3号船的结构特殊,船头尖细,舱壁肋骨混合使用,具有清代船舶的特点,对比历史文献资料,这两艘船应属于官府用船,其形制则类似于清代的“快蟹船”,属快船类型。

华南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加上酸性土壤,使木质文物十分难保存。此次发现的三艘清代木船,结构保存比较完整,实属难得。这三艘木船的发现也为研究珠江岸线的变化及广州古城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附记:本文对三艘清代古船的观察和初步认识承蒙何国卫、金行德两位先生在现场的指导,在此深表谢忱!

[1]朱江.清代的海盗船“快蟹”, 羊城晚报,2009-08-16;黄国声.也说快蟹船, 羊城晚报,2009-08-23.

[2](清)黄佛颐编纂,仇江、郑力民、迟以武点注. 广州城坊志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3]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广州市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的发掘,羊城考古发现与研究(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5:182-201.

[4](清)黄佛颐编纂,仇江、郑力民、迟以武点注. 广州城坊志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448.

[5]广州近代史博物馆编撰. 近代广州 .[M].北京:中华书局,2003:83.

[6]李平日,郑建生,方国祥. 广州地区第四纪地质 .[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52-156;曾昭璇.广州历史地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Boats of Qing Dynasty Unearthed at Nanguan, Gangzhou

YI Xibing
(Guangzhou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Guangzhou510000)

In 2014, three wooden boats were excavated on the south Beijing Road of Guangzhou. Judging from the unearthed relics and stratigraphic relations, the three wooden boats were abandoned between Jiaqing and Daoguang years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1th boat is a light boat sailing in the Pearl River, the 2th and 3th boat belonged to the clippers. This discovery of ancient boats is for the frst time in the historical city proper of Guangzhou, it will provide important material for the study of the Guangdong ship and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research of Guangzhou.

Guangzhou Qing dynasty Wooden boat Archaeology the Pearl River

U674.931

A

何卫国(1940-),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船舶规范研究与制定工作,2000年退休。

2014-11-17

猜你喜欢
古船船舱木船
大型集装箱船舱底座结构加强与改进
沉睡的船
古船和木墩
船舶有毒有害气体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
I Spy超级侦探
重构白板舟:3D建模在疍民古船复原中的应用(英文)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水塘里的木船
蓬莱古船考古记
江苏太仓元代古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