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实词推断和句子翻译

2015-01-17 15:34刘艳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实词词义谓语

刘艳红

在各类测试中,文言文实词推断及句子翻译常常成为学生的短板,以下的方法可以使实词推断和句子翻译成为学生的增分点。

一、实词推断

1.从语境推断词义。

试题中实词考查的是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所以把握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所在的语境。仔细分析上下文的内容或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就可以推断实词的意义。如,“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南府事务”,推断“权”的意义:这一句话里“高祖张迪”是人名,“元帅右监军”是官职,“济南府事务”是名词性偏正短语,“以”是凭借什么身份。整个句子说的是张启岩的祖父张迪以元帅右监军的身份“如何”济南府的事务,由句子的语境来看,“权”应是“管理”之意。

2.从词性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基本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和语法功能,为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句子的基本结构通常为:【句首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等。推断实词意义的时候,可以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们的词性,进而推知它们的意义。如,“张奉璋恃功,以缙是儒者易之,不如律令” ,推断“易”的意义:“易”字前有主语,后带宾语,它应是作谓语,是动词“轻视”。

3.从句法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利用文言句法的这个特点,借助类似结构中的对应语义相关的词语,就可推断所考查词的词义。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推断“亡”的意义: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

4.从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学生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如,“擒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推断“济”的意义:可从成语“同舟共济”,推知“济”是“渡江”的意思。

5.从迁移推断词义。

联想课文有关语词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如,“岊乘陴大呼搏贼”, 推断“乘”的意义:可从《诗经·氓》中“乘坯垝垣,以望复关”,推知“乘”是“登上”的意思。

二、句子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通顺畅达;雅,译文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现原文写作的风格。翻译有两种,直译和意译:直译要求在翻译时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一致;而意译则不必拘泥于字句,可根据原文的句子特点灵活处理。

翻译方法,可归纳为六个字:留、删、替、移、补、贯。

1.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2.删:把实际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陪衬词、虚词、语气词删去。

3.替:用现代词替换古词,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古今异义词换成现代词语,把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把通假字换成本字,把典故、部分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换。

4.移——把文言句中的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及其他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

5.补——句中省略的主语、宾语、谓语、介词、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成分等,翻译时要补充完整。

6.贯——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内容的大意来翻译,不局限于原文的每一个字句,可采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意译发生的前提,是直译不通达、让人费解时,或原文含有借代、借喻等修辞格时,翻译时应注意采用意译的方式,使文意贯通,即谓“贯”。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词词义谓语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短句—副词+谓语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大少不同
非谓语动词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
非谓语动词用法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