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

2015-01-18 05:55
太空探索 2015年4期
关键词:射流频段复合材料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一号发射成功

9月12日23时4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一号送入太空。此次发射的卫星是我国通信技术试验系列卫星的首颗星,主要用于开展Ka频段宽带通信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8次飞行。

卫星通信使用到的频段涵盖L、S、C、Ku、Ka等频段。目前地球赤道上空有限的地球同步卫星轨位几乎已被各国占满,C和Ku频段的卫星轨位十分紧张,这两个频段内的频率也被大量使用,且C和Ku频段的频率工作范围相对有限,而Ka频段的频率工作范围要大数倍,在现代军事和民用通信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航讯)

遥感卫星二十七号发射成功

8月27日10点31分,随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起,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托举着遥感卫星二十七号顺利升空,卫星随后进入预定轨道。遥感卫星二十七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发射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和遥感卫星二十七号均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7次飞行。(杭文)

我国陆地卫星数据分发量超1000万景

随着我国陆地观测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应用的不断扩展,卫星数据分发量持续增长。截至2015年7月,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向国内外用户提供数据产品总量突破1000万景,其中分辨率优于2.5米的数据分发量达460万景。这是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应用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截至目前,资源卫星中心已存储国产陆地观测卫星0级数据约600万景、产品数据约400万景,总存储数据量超过5PB。这些数据是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极为宝贵的数据源,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航讯)

“长五”重大地面热试验全部完成

8月17日16点35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101所完成了芯二级动力系统的第二次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至此,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重大地面热试验已全部完成,9月底开始在海南发射场进行合练,2016年择机进行首次飞行试验,2017年前后发射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探测器。

长征五号火箭芯二级动力系统试车是火箭二级发动机、结构、增压输送、控制、测量和地面六大系统的综合大型试验,今年7月24日已圆满完成了首次试车。第二次试车主要是模拟长征五号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发射任务,针对性更强。(航讯)

彩虹-5无人机首飞成功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一院研制的彩虹-5无人机在甘肃圆满完成首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最大的活塞动力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研制成功,为彩虹无人机向大型高端无人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彩虹-5无人机系统是一种多用途无人机作战平台,属于大型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主要执行长时间侦察和监视、电子战、侦察打击一体化等任务,具有载荷能力强、航时长、可靠性高、扩展能力强等突出特点,属于国内无人机系统中的高端无人机产品。(航讯)

空间核推进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成立

8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设计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在京联合成立空间核推进技术联合实验室,这是我国首个致力于空间核推进技术研究的联合实验室。该联合实验室以我国航天发展战略为牵引,瞄准深空探测任务需求,将在空间核推进技术领域开展工程应用研究。(航讯)

快舟一号试验卫星完成使命

“快舟一号”试验卫星由于燃料耗尽,已于近日陨落,坠入南极洲上空大气层,结束使命。该试验卫星设计寿命6个月,目前已在轨稳定运行23个月。“快舟一号”试验卫星于2013年9月25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研制的固体小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用户单位是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该试验卫星首次采用一车一箭车载机动发射,是世界上首个星箭一体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轨、栅格翼舵面等创新特点。

图为“快舟一号”试验卫星测试现场(杭文)

中华航天博物馆入选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近日,中华航天博物馆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中华航天博物馆位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内,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航天科技专业展馆。博物馆以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翔实珍贵的历史资料和丰富的实物与模型,生动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广大航天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关注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的平台,已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十分重要的航天科普和国防教育场所。(航讯)

嫦娥五号预定采样区成像任务完成

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继续为嫦娥五号任务开展在轨验证,于9月2日完成对嫦娥五号预定采样区遥感成像飞行任务,获取了该区域地形地貌信息,为嫦娥五号任务月面软着陆和采样区域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图像分辨率1米左右,已处理的图像效果良好。(航讯)

十一院将建世界最大电弧加热自由射流平台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一院某电弧加热自由射流平台建设项目正式获得国家立项批复,该院将启动建设一套世界最大的电弧加热自由射流平台。

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三座电弧加热自由射流平台和配套的测试控制系统、水电气系统以及试验厂房和整流站等。该电弧加热自由射流平台的加热功率目前在国际上属最大,建成后可满足飞行器较大部件的地面防热考核试验需要。(杭文)

多颗卫星为天津爆炸事故提供观测数据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在8月14日—17日共安排高分二号卫星、资源三号卫星和实践九号A星等卫星进行4次应急观测,获取重要观测数据。同时,中低分辨率卫星环境一号A星、资源一号04星和高分一号卫星也分别于8月12日—15日获取了事发区域的卫星数据,提供给环保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用于灾情评估和救援指挥。(杭文)

空间站用控制力矩陀螺转入研制新阶段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研制的空间站用大型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CMG)产品正式转入研制新阶段,正在进行紧张调试。这是我国目前输出力矩最大、结构最复杂的新一代CMG产品。该产品研制成功投入应用后,可满足我国未来空间站等大型航天器的姿态控制需求。图为控制力矩陀螺线路调试人员正在认真进行单板性能测试。(航讯)

中国专家获得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世界学者奖

日前,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20届国际复合材料大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杜善义,获得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世界学者奖(WORLD FELLOWS),成为首位获得该荣誉的中国科学家。杜善义自1982年回国后,积极推进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装备、海洋工程与舰船、基础设施及现代交通方面的应用,是中国复合材料学术带头人之一。(杭文)

猜你喜欢
射流频段复合材料
深海逃逸舱射流注水均压过程仿真分析
低压天然气泄漏射流扩散特性研究
浅谈现代建筑中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
药型罩侵彻性能仿真与优化
金属复合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5G高新视频的双频段协同传输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国产复合材料预浸料过程控制的认识与实践
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及过程控制技术
雷声公司交付首套中频段下一代干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