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不点”的出院护理

2015-01-19 02:47曹爱华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4年7期
关键词:早产月龄早产儿

曹爱华

怀着各种美好的憧憬,孕妈妈总是盼着快些和宝宝见面,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当宝宝真的没有按照计划,而提前来到了这个世上,妈妈一定会感到措手不及,看着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宝宝,妈妈不禁有些发愁:对于这个“小不点”我们该如何护理呢?

医学上把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据统计,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5%~10%。由于提前出生,早产儿的体重大多在2500克以下,身长不到47厘米,许多脏器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而且胎龄越小,危险越大。因此,早产宝宝出生后将面临诸多挑战。

“小不点”的生理危象

1.由于肺发育不成熟,出生后会表现为呼吸表浅而不规则,经常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2.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发生肺透明膜病,需住院治疗。

3.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4.早产儿的心率较快,血压较低,部分宝宝可伴有动脉导管未闭。

5.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所以容易因呛奶而发生乳汁吸入。

6.由于胃容量小等原因,容易发生溢乳。

7.由于消化酶不足,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差,还容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

8.由于肠蠕动乏力,易发生胎粪排出延迟。

9.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一种黄疸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

10.易出现低血糖、低蛋白血症和出血症。

11.由于早产儿体内铁、维生素D储存少,还容易患贫血和佝偻病。

12.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以至遗留智力落后。

13.由于早产儿皮肤娇嫩、屏障功能弱、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各种感染,且不易控制。

14.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差,早产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容易因寒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

出院后的home care

大部分早产儿出生后会在医院暖箱里观察几天或接受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且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后才能回家,那么回到家后,我们该怎样护理他呢?

小衣衣,不多不少

因早产儿皮下脂肪薄,散热快,而且因寒冷容易导致硬肿症,因此,对早产儿要特别注意保暖问题,穿着要暖和、舒适,使宝宝体温保持在36℃~37℃。衣服或尿布应选择浅色、柔软的纯棉织物,宽松且少接缝者为宜,以避免摩擦皮肤。建议选择连身衣裤或背带裤,便于穿着,并有利于胸廓发育。给宝宝保暖的同时,避免穿得过多、过厚以及包裹得太严,否则不仅会捂出痱子,而且还会影响四肢循环和妨碍宝宝的自由活动。

洗刷刷,快快快

给早产宝宝换尿布时,动作要迅速,防止宝宝着凉。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洗臀部,以免发生红臀。有些妈妈认为给宝宝洗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是当早产宝宝体重低于2500千克时,建议最好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当体重到3000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冬天洗澡时室内温度还是高一点好,洗澡前应做好充足保温措施,然后用最短的时间尽快地为宝宝洗澡。

母乳长磅,足足足

早产儿仍然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最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母乳营养价值高,易被婴儿利用,且初乳含有多种抗体,这些对早产儿尤为重要。无法母乳喂养者,则用早产儿配方奶为宜,因早产配方奶粉比标准配方奶的热量高。宝宝的体重达到2000克时,就可以更换普通婴儿配方奶粉,但需采用渐进式添加奶粉的方法进行换奶。

喂养量应根据早产儿耐受能力而定,以喂奶后安静、无腹胀、无呕吐和理想的体重增长(每天增长10~15克/千克)为原则,可采用少量多餐的喂养方法。一般体重1500~2000克的早产儿可以每2小时喂1次;体重2000~2500克的宝宝每3小时喂1次。不同的宝宝每日的喂奶量差别较大,新生儿期每次可喂奶10~60毫升不等。

TIPS:奶量计算法

最初10天内:每日喂奶量(毫升)=(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千克)/100。

出生后10天以上:每日喂养量(毫升)=1/5~1/4体重(千克)。

哺喂宝宝,慢慢慢

对于吸吮能力差、还不会吸吮的早产儿,可用滴管将奶液滴入早产儿口中。吸吮力正常或稍差的宝宝,需注意喂养速度要慢,必要时可适当暂停片刻,以免宝宝呛奶或发生窒息。每次哺乳结束后,应抱起宝宝轻轻拍背,使胃内气体排除;平躺时要将宝宝的头偏向一侧,使溢出的乳汁外流,避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生长发育,追追追

由于早产儿体内的维生素、铁及钙缺乏以及出生后会有“追赶性生长”,因此,要充分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一般而言,出生后要立即给予注射维生素K,连用3天;生后4天加维生素C,每日50~100毫克;出生后10~15天,预防性使用维生素D,每日400~800国际单位;出生4周后加铁剂,每日2~4毫克/千克,同时加维生素E25单位和叶酸2.5毫克,每周2次。另外,早产儿体内一般都缺乏DHA,因此喂养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补充DHA,DHA是神经系统和视网膜发育的重要物质。

居家环境,暖暖暖

为了保证宝宝体温的稳定,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4℃~28℃(夏季温室不要超过30℃),相对湿度为55%~65%。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用暖水袋放在宝宝周围进行保温,但千万注意温度不要过高,暖水袋不能直接接触宝宝,以免烫伤。早产儿的免疫力比足月儿更低下,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打开窗户置换新鲜空气。宝宝睡的摇篮或小床四周应用布做成幔帐,以挡风保暖。

抵抗病菌,no no no

在宝宝出生之后的1~3个月内,最好要严格限制访客数量,避免患感冒、气管炎、腹泻的人来看望宝宝,更应避免让宝宝吸二手烟。照看宝宝的人,应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给宝宝喂奶或做其他事情前,应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洗净双手。换完尿布后,要妥善处理好尿布,并及时洗手。早产儿使用的用具,应严格消毒或在太阳下暴晒,如食具、衣物、尿布、玩具等。

外出事项,多多多

早产宝宝并不是一直要做温室里的花朵,在经过精心护理后,体重增长、发育良好的话,就可以适当外出了。但需注意以下几点:冬天要穿戴暖和,最好戴顶小帽,因为头部是宝宝散热最多的部位;晒太阳的时候可以露出面部和手,但不要暴露得太多;夏天晒太阳时应选在清晨和黄昏时候,以免正午的烈阳灼伤宝宝的皮肤;外出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科学评估发育水平

生长发育曲线图

为了评估宝宝的生长发育,父母可以通过早产儿生长发育曲线图来作出正确评估。定期把宝宝的身高和体重的数字记录在生长发育曲线图上(横坐标是实际孕周,纵坐标是宝宝的身高或体重),把描出的点连成一条曲线,以匀速增长为佳。

矫正月龄

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适用于24个月以内的早产宝宝。矫正月龄4个月时,宝宝头部可固定;矫正月龄6个月时,宝宝会翻身;矫正月龄9个月时,宝宝能站立。家长应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注意观察、了解宝宝的生长、智能发展情况,以便在问题出现时及时求医,将伤害减至最轻。

定期体查

家长要树立定期查体的观念,由于早产儿会有视网膜病变、慢性肺疾患和智力低下的危险,因此,出生4~6周的宝宝应检查眼底、进行听力筛查,检查呼吸功能。另外,宝宝的行为发育也是一项重点监测的内容。在早产儿1岁以内时,最好每个月都能及时去医院儿科保健门诊检查1次,2岁以后可以2~3个月去检查1次,以便能得到儿科医生的指导。家长最好和儿科医生建立长期联系,一旦宝宝出现异常状况,要及时沟通,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每天对宝宝进行3次婴儿抚触及做婴儿操,并坚持对宝宝进行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发育、认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早期干预,才可以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有利于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猜你喜欢
早产月龄早产儿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