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新中式家具产品设计分析

2015-01-19 00:59李伟栋
关键词:中式以人为本家具

李伟栋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

0 引言

我国的明清家具曾是世界家具大舞台的辉煌,曾是浓郁东方文化的代言。今天传统古典家具的美和价值,让我们心生敬畏,然而我们不应该仅仅是欣赏和追捧,更不是简单地继承,而应将其文化与设计的精粹为我所用,应该是一种深度的传承,在延续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与我们现代的思想形态、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生产相结合,穿越古今,引领未来。唯此,我们的家具才能再次走向世界,走向国际。

1 新中式家具概念

新中式家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所有对中式古典家具进行革新或改良的家具都属于新中式家具;而狭义上讲,新中式家具是指区别于中国古典家具造型式样,对材料、工艺、结构和造型做出革新,在延承中国传统文化内蕴和民族气质的同时彰显时代气息和现代生活时尚的家具[1]。不是完全“破旧立新”,而是一种“新”和“旧”之间的一种平衡[2]。民族性和时代性是其存在的“灵魂”。上海家具研究所所长徐美琪先生认为:“中国现代家具若没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现代风格,在国际家具市场上将没有位置,中国现代风格的家具必须具备优秀传统和不断创新这两个特点才能生存发展。”[3]

2 新中式家具产品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式元素”受到国际设计界的关注,国内消费者、设计师、大专院校及企业对新中式家具产品给予了更多的青睐,开始了对新产品的不断探索,同时也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设计师和优秀作品,如浙江澳珀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设计师朱小杰及其代表性作品。以下将从新中式家具产品的形态、色彩、材料和结构四个方面对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2.1 形态

新中式家具产品设计,我们一直在探索。产品多来自专业设计师、高等院校师生、家具大赛及专门从事传统家具生产的企业等。对现有产品而言,“形态”是设计师关注的焦点,其多表现为传统家具形态的简化、传统经典图案和纹样的表面装饰以及对传统圈椅等家具经典造型或结构的取舍。产品亦多集中于椅类、柜架类和条案类。椅类设计中,一般较多采用直曲线相结合的形式,靠背和椅腿则是形态表现的突出部位,决定了整个椅子的造型语言,一般是设计师把握和强调的重点。圈椅搭脑和扶手连为一体的“椅圈”造型是设计者的钟爱,被广泛地参考和利用,只是设计表达上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怀旧又具备现代的舒适。另外,传统椅子的圆柱腿型被广泛利用,突出了形态的挺拔、流畅和自然,如朱小杰设计的清水椅,在靠背和椅腿的设计上就充分吸取了圈椅的“神韵”,如图1 所示。柜架类产品,多用直线为主,表达一种沉稳和庄重,局部有时会采用一些小型装饰纹样;同时合页、包角和把手等金属饰件的恰当运用,也增生了产品的风采,如图2 所示。柜架类产品板件的穿插在设计中表现最为突出,通过板件与板件之间的错落搭配,突出其“古韵”。条案类产品,与传统条案相比,形态更加简化,线条运用更加流畅,除展示和支撑功能外,储藏功能逐渐被注重,局部的装饰性减少,不再拘泥于一些雕刻工艺。总之,在新中式家具产品的设计中,设计师们正在不断地探索,转变设计理念,让新中式家具产品焕发新的生机。但在形态设计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形似复古或仿古、文化强加、简化盲目和结构刻意等问题[4]。

2.2 色彩

新中式家具产品的色彩,可分自然色和人工色两种。自然色在这里主要是指实木。天然木材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木纹是天然生成的图案,给人以流畅、轻松、自然和温馨的感觉,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在新中式家具产品设计中,原木色乃主要的色彩体系。人工色主要采用一些漆饰,如黑色平面漆和红色平面漆等。黑色和红色也是新中式家具中常用的色彩,黑色突出了沉稳、神秘;红色乃是我国的传统色,代表着喜庆和吉祥,在产品设计中被广泛采用,但多以点缀色为主,不作为主色,通常是设计中的点睛之笔。另外,一些新材料的应用,也使新中式家具在色彩上异彩纷呈,如玻璃的亮色、金属的灰色以及皮革的深色等,与木材的色泽和天然纹理形成了良好的视觉对比,使产品在具有传统韵味的同时散发着现代感。但是要避免色彩的刻意夸张,现在市场上的一些产品,总是一味地追求新奇特,在色彩上过于浮夸或过于沉闷,这是我们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家具产品毕竟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应以我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其自身的功能性为前提。

2.3 材料

在我国传统家具中一些优质的红硬木曾是明清家具的主要用材,如我们所说的2 科(豆科、柿树科)5 属(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铁刀木属)8 类(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红酸枝木、乌木、条纹乌木、鸡翅木)33 个树种。新中式家具乃以木材为主要原料,但是木材的种类不再只是优质的红硬木,已经开始向普通木材普及。现在市场上的大量榆木的替代应用也能看到普通木材的取代趋势[5],有些次要部分甚至可采用人造饰面板。毕竟硬红木的价格是我们大部分人难以企及的,其可采伐资源也越来越少。一种家居产品和文化仅仅是收藏观赏,必将脱离人们的生活,最终走向歧途。我们应该学习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著名理念——为日常生活提供美的产品,倡导美应为一般公众所享有[6]。只有这样,传统家具文化才能有更好的传承。在材料的运用上,新中式家具除了实木以外,还擅长将木材与玻璃、金属、布艺和皮革等现代材料有机结合,注重节点和交界面的处理[7],如图3 所示。试图使传统家具的精粹融入现代化的设计中,使新中式家具的设计既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也带有显见的中国风,又具有现代化的“国际化”视野。对现在的新中式家具产品而言,木材品种的选用较窄,新材料的结合还较少,尤其在一些企业产品研发中,对新材料的应用研究和探索十分有限,过于保守,缺乏设计和市场开拓精神。

2.4 结构

采用某种结构形式与所选用的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市场上的新中式家具产品,在结构上,传统的榫卯结合依然是主流,这和我们多采用实木材料和“先入为主”的传统榫卯结合意识有很大关系,且多采用暗榫的形式,结构形式明显的明榫较少。随着新材料的加入,榫卯结构和五金件的结合被广泛采用,有的产品甚至直接采用金属五金结合的方式。结构形式决定了工艺方式,机械化生产是新中式家具走向普通大众的必备条件,只有生产成本降低,价格为普通大众所接受,才能真正地做到“普及化”。对新中式家具而言,应该打破传统固有的和唯一的结合形式,与现代的生产工艺及五金发展紧密结合。五金结构件,造型简洁,质感现代,安装和使用方便,且耐用便于维修,应是新中式家具结构研究的一个方向。另外,在榫卯结合中,可巧妙地运用明榫的结合方式,亦可将传统的卯榫结合作为造型元素,其裸露的结构美有时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图4 所示。对现在的中式家具产品而言,结构的研发往往被忽视,而过度地关注了造型。结构是整个产品的“关节”,起到连接的作用,巧妙地运用亦可具有现代的结构美,这一点是我们设计师应该注意的。

3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新中式家具产品设计分析

“以人为本”是工业产品的核心理念,更是家具产品设计的首要原则。新中式家具在造型设计、功能设计和材料选择上都应该遵循此原则,符合人们的使用及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3.1 “以人为本”的造型设计

造型是家具产品的直观表现,是产品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特征之一。针对现在新中式家具产品造型设计,应该更加注重“人性化”。产品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所以,应更加强调人们在使用时的方便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确保人们在使用时心理和生理的愉悦感,而不应该过度地强调“造型”的新、奇、特,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现在一些产品的设计为了迎合造型的需要,太过于浮夸和生硬,非常不适合使用。我们在进行研发时,应多领悟其文化性,强调造型的“神”,而不能仅仅去表现某种符号。这一点,北欧丹麦家具设计大师威格纳(Hans Wegner)就运用得非常好,他的Y 型椅(如图5 所示),毫无疑问具有浓郁的东方韵味,但是它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东方符号,没有任何传统图案的堆砌,非常轻便和舒适。可任何一个有设计常识的人都体会到它的“神”,它的靠背及座面的设计灵感均来自中国的圈椅,但是他能为我所用,有效地吸取精华并利用,设计出世界经典作品,这是国内设计师应该学习的。文化的传承不是符号的简单堆砌,更不是仿造或者复古,文化提取后,如何“用”,如何“和谐”地融入到现在的设计中则是我们设计师应该思考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3.2 “以人为本”的功能设计

“功能性”是产品的灵魂。在以往新中式家具的研发中,功能性的研究和开发较少,更多地集中于家具的外观形态。现在的生活与古代的生活在思想意识和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引起设计理念的更迭。在古代,家具的精神功能大于使用功能,往往是主人身份的象征,这就造成了“功能性”的下沉,过多地表现为一种道具。而现在人们更关注的是使用的方便、合理和舒适,以科学的人体工学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新中式家具的设计应该极大地关注“功能设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另外,随着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出现了很多新的家具形式,如电脑桌、电视柜和小型移动家具等,新的生活方式必然要有相应的使用功能,赋予新功能和时尚艺术的结合更能使产品融入当下生活。在功能性开拓方面,专注于小空间、小户型的家具已引起了相关专家的注意,提出可作为新中式家具的研发方向[8]。最近两年的红古轩杯新中式家具设计大赛的主题均强调“功能创新”,可以看出,功能设计已广泛地引起业界的高度注意。

3.3 “以人为本”的材料选用

材料是设计的载体,设计需要通过材料进行表达。新中式家具产品的设计应摆脱对传统木材的依赖,加大对现代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木材资源日益枯竭,尤其是优质的硬木材料更是越来越少,价格不菲,是大部分人所不能企及的,这样必将阻碍其发展。挖掘普通木材和复合木材的应用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另外,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新材料的发展,也使设计表现比以往更加的丰富,更加“以人为本”。新中式家具产品中,一些座具的座面采用布艺和皮革软垫的形式,更加具有舒适性。还有与现代金属和皮革的结合,在柔软与坚硬、冷峻和温暖两方面都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让人产生了视觉上的震撼。暖色温润的木材与冷色金属玻璃的结合,也能够使产品的表现更加丰富。“材质美”在《考工记》中被认为是艺术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9]。总之,在新中式家具产品材料的选择上,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摆脱传统家具“等级”和“地位”的观念束缚,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诉求。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做到真正的设计传承。

4 结语

新中式家具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生活在延续,生活方式在改变,新中式家具产品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在造型设计、功能设计和材料选用上不断适应人们新生活、新审美情趣的需要。应积极面对社会的变革,正视新的加工手段、生产方式、新材料以及人因工程学的应用[10]。虽然现在的新中式家具产品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和设计框架,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但可喜的是我们一直都在“前进”。如今新中式家具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业内人士的认同,涌现出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和设计师。另外,系列化产品、陈设艺术的发展以及空间处理方法的多样性也为新中式家具产品与室内环境的融合提供了有效的章法。

[1]何修传,许继峰,孙岚. 论新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6) :28.

[2]郭琼,涂登云,黄晓山.“温莎椅”对新中式家具设计创新的启示[J].包装工程,2009,30(10) :144.

[3]刘莹.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4]张寒凝,许继峰.论类型学方法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09,30(8) :106—107.

[5]钟畅.新中式家具的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6]易晓.北欧设计的风格与历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孙文涛,魏雅莉.基于中国元素的现代座椅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0,31(20) :13.

[8]王周.评审手记与思考——红古轩新中式家具设计大赛2013 如是说[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5) :111—112.

[9]朱小杰. 朱小杰家具设计[M]. 长春: 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

[10]王月磊,张荣强.传统家具的创新模式探究[J].包装工程,2010,31(20) :16.

猜你喜欢
中式以人为本家具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中式烹饪营养与健康
美籍华人修辞的形成——解读中式签语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