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沙:国学大师与现代年轻人竞“风流”

2015-01-20 10:44范学凤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风流老年人

范学凤

说起文怀沙老人,在知识界、教育界、文艺界都赫赫有名。解放后曾在北大、清华任教,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现任中国诗书画研究院、上海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文怀沙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更是一位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并带着传奇色彩的人。文怀沙因为研究“楚辞”而出名,人们习惯地称他为“楚辞专家”。他精通中医中药,早年曾在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授,授业解惑;他研究《红楼梦》几十年,在“红学”领域独树一帜;他的书法堪称一绝,古朴苍劲,方正端直。他的墨宝曾拍出一个字1万元的高价。

2014年6月,文怀沙座客广西卫视《老赵会客厅》,与著名主持人赵忠祥相谈甚欢,他向人们讲述了自己许多有趣的故事。

文怀沙,1910年出生在北京。少年时聪慧过人,12岁便能背诵《离骚》。青年时代曾与鲁迅同受业于章太炎先生门下。文怀沙的道德文章与年龄一样与日俱长,经史百家,诗词歌赋,学业以至延伸到红学、医学、音律、戏剧、书法、金石、书画鉴赏等领域。

2006年6月23日,在黑龙江电视台大演播厅里,文怀沙红光满面、鹤发童颜、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他以年轻的心态、“前卫”的谈吐和手持拐杖、脸架墨镜的“超酷”造型,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他要主持人介绍他为“青年诗人”。

节目里,老人一开口,便是足足1个小时的演讲,四书五经、文坛掌故,老人思按千载,心骛八极,时有妙语,令人解颐。真是“君诗如美色,未嫁已倾城”。

文怀沙虽然年世已高,但依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行动矫健。那双闪铄着慈祥和睿智的眼睛,足够焕发人们对生命的信念。他不愿意与同代的老人为伍,案头放着他喜爱读的青年类书刊。

面对如此仙风道骨的“奇”人,记者问道:“您老是怎样永葆青春的?”老人一听哈哈大笑,声若洪钟:“这话说起来可长了,保持健康的方法数不胜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的心态。中医这个“医”字,其实就是意。比如我看你顺眼,回答你的问题,你就是我的意中人,我喜欢的人;如果我讨厌你,就是眼中钉,老看着让我讨厌的人,我心里就发堵,这就对身体不利,对健康有害。所以我专门看好的,我喜欢的,对不好的我会躲开。”

对于老年人来说,有一些健康经验是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比如说老年人尽量不要过多地出远门儿,尤其忌讳旅途奔波;多结交一些同龄的老朋友,不要将自己封闭起来。但是这些经验到了文怀沙老先生这儿都反了。他最喜欢四处旅行,直到现在,一年坐十几次、二十几次飞机是家常便饭;他极少有同龄的朋友,但是在全国各地却结交了不少年轻的朋友;虽然他平时不喝酒,可兴致上来,和忘年知己喝上两盅也不在话下。文怀沙说:“和年轻人交朋友让我感到舒服,活到这把年纪,舒服是我最重视的人生体验。烦躁、愤怒、忧伤都是催人老的,人生下来总有一天会死,让生命的过程过得更自在一点儿,更舒展一点儿,那么,你最后走的时候,就像参加完宴会回家一样,吃饱了很舒服地回去。”

文怀沙说:“旅行就像交朋友,能让人保持适度的兴奋、对人生有新鲜感,这样的人不会老。”

爱憎分明、心地宽广的性格,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是文怀沙老人第一条养生“秘诀”。文怀沙说:“养生之道,自然有许多方法,但拘泥于这些方法,整日嘀嘀咕咕,反而无效。海很阔,比海阔的是蓝天,而比蓝天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不亏心,这是精神上的丰满;其次是修身,锻炼身体。身心健康加起来是两个字:自爱。”昔人有联云:“宽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宽厚’与‘和平’都是指人的主观世界,有宽广的心胸、平和的气度。这是道德的境界,也是获得健康的秘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尊重他人、尊重客观世界。

文怀沙还说:“万变不离其宗,锻炼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青年时的文怀沙身体强壮,肌肉发达,而且协调性非常好。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参加过旧中国第五届运动会,并且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跳高比赛第5名,成绩是1.74米,正好跳过了自己的身高。按现在的标准,至少是国家级健将。

而今年事已高,文怀沙除了散步,很少参加体育锻炼了。他认为老年人锻炼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过火、过量。要根据地点、环境、自身体能状况等条件进行锻炼。否则,不但达不到长寿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真正成了“垂死挣扎”。

人老心态不能老,文怀沙说:“老年人最大的痛苦是老想昨天,总觉得现在不如过去。现在我身体不像从前那么硬朗了,我年轻的时候如何如何,这个没劲。我觉得所有的老年人,不要把“老年”这两个字当成自己的包袱,而应该想明天,明天我计划做什么,这个是其味无穷的。”说到保持年轻心态的秘方,文怀沙脱口吟出两句诗:“生平只有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文怀沙特意为“美人”一词做了注解:“美人者,涵盖了人间的美女,但比美女含意更为广泛。”

1986年7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一档文学鉴赏节目,引起学界大哗。原来,编辑在整理录音带的时候,看文怀沙的资料,1910年出生,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于是想当然地认为这位老先生肯定已经不在人间了,所以在播出这个录音带的时候,就说是已故的文怀沙先生。提起那段陈年往事,文怀沙哈哈大笑起来:“我记得,节目播出以后,我就收到人家的挽联、慰问的信,叫我家里人节哀,我当时没想到我死后,还有那么多人关心我。这个年轻的编辑很紧张,他们的领导也觉得很不好意思,就要处分那个编辑。我就给他们写了封信:说你千万不要处分这个人,他是我的知音,我活着他对我好,不新鲜;我死后你们这个编辑还在怀念我,为我流泪,这难得。现在你要处分他,就是处分我。”

文革时,医生诊断他为肝癌晚期。因为是“现行反革命”,看管幸灾乐祸,他说:文怀沙你不要狂妄,活不久了。你晓得不晓得,你是晚期的肝癌。文怀沙虽然疼得不得了,看管这么一讲,文怀沙突然笑了起来,能感受到痛苦,就说明我活着。不能看书、看报,但脑子没有死,曾经读过的书还记得,很多美丽的诗篇浮现在他的脑子里。然后他就像放电影,每天闭着眼睛,背背屈原的《离骚》……

如今,回顾那段终身难忘的时光,文怀沙老先生仍充满自豪之情。“那可能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候,别人都以为我躺在床上无奈地等死了,实际上我在背诵诗书。闭上眼睛把书中的内容构思成一幅幅活动的画面,配上我的画外音,妙不可言。我发现我是一个天才的编剧家,我还会把历史颠倒过来,会背很多诗,这些诗和文章都是我的药”。文怀沙老先生回忆说。正是由诗和文章组成的“精神良方”,两个月后,被医生认为时日不多的文怀沙,肝腹水居然逐渐消失了。身体能动弹后,他就每天奋力扫院子,沉醉在忘我意境中,直到大汗淋漓。又过了一个月,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文怀沙说:“我用的是心疗法,外面疾风暴雨,我心里一片祥和。”

文怀沙还写了一篇最短的文,即《文子三十三字箴言》,全文原文仅3个字:“正清和”,随后注解30字:“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正清和”也是他晚年主张的哲学。“从精神上说,‘正清和’3个字代表了儒、道、释三家精髓。从养生学来说,这3个字也很奇妙。我每晚要念诵着这3个字入眠,晨起第一件事,也必诵‘正清和’。起初9遍,后来就是18遍,现在是81遍,基本数不到81遍我就睡着了,而且晚上做梦很少,还治好了我的失眠症。”文怀沙说,自己已研究出了颂读这3个字的“句子功法”,每天颂读可延年益寿。

文化圈里很多人都知道,文怀沙除了爱美文之外,从不讳言自己也爱美人。在他的思想里,这些都归于“爱美”的范畴。他的观点是,只要是热爱生命的人,都是爱美的。文怀沙不仅容貌不像老人,穿着打扮也是紧跟时髦,谈话内容时尚、诙谐幽默,和80后也不会有代沟。

文怀沙不但心态年轻,身体也不像一个垂垂老者。文怀沙说:“老年人要以平和的心境来帮助自己调整血液循环,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太急了,容易有结石,要慢慢地流淌,血液循环好了,就不会有血沉。生命就像一支交响乐,我用心来指挥它。”

对于文怀沙来说,美的文章,美的人,就是他健康的动力。对于美女化妆,老先生还有一套理论:美女自知很美,还是要淡扫蛾眉,来表示自己还不够美,化妆是谦虚的表现,素面朝天的女人才是骄傲的。他吟咏唐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作证。

文怀沙的美女标准最重要的一条,必须是健康美女。对此,文怀沙也从不讳言:“我不止爱过一次,不止爱过一个女人,那是真的。我不是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从一而终的。但我每次都爱得很真诚,我觉得我没有用一个唱版跟两个女人唱过。”老祖宗不是早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在诗经的首篇吗,那是多么美好的爱情,现在的流行歌曲怎么能比。

对于文怀沙来说,美的文章、美的人都是他生命的动力。花甲之年,文怀沙在北京肿瘤医院做手术时,还做了一回爱美的英雄。两个二十几岁的女医生跟他说,要打麻醉针,文怀沙说:“能不能不打针?”医生说不打麻药受不了,文怀沙说:“我就有这么一个要求,我觉得我受得了。古人都可以刮骨疗毒,我看着你们,你们的美丽就是麻药。”手术做完后,女医生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你这样的病人。”文怀沙说:“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像你们这么美丽的医生。”

文怀沙说:“男人一定要坚强、刚毅、豁达,要充满智慧,还应肝胆相照,刚直不阿。敢爱,能爱,去爱,这样的男人可以依靠可以信赖。”耿直仗义的文怀沙在文化界是出了名的。早在半个世纪前,他就冒着生命危险,救助过当时的进步人士,后来成为大明星的赵丹、黄宗英夫妇,一时成为美谈。

对于现在丧偶老年人的情感难题,文怀沙态度非常明确:“老年人是万万不能孤单的,有些失去老伴儿的人找配偶,被儿女所嘲笑、反对,我觉得这很不公平,对儿女来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野蛮的,老人应该尊重儿女的自由;反过来,当儿女的也应该理解老人怕孤独的心情,懂事的儿女,应该赞成,应该推波助澜。”

文怀沙是一个快乐的租房族,他说,买房干什么,人到最后都只能住在一个小盒子里。以宾馆为家,的确是件稀奇事。文怀沙说:“人生就是住宾馆。你以为那个房子是属于你的。‘长恨此生非我有’,这个身体也不是我的,我能住旅馆就很好了。”

文怀沙说:“与其被疾病和烦恼困扰,不如把眼光投向未来,哪怕只有一个明天,只有一次日出,也是新鲜的。” 【编辑:修远】

猜你喜欢
风流老年人
老年人行动辅助车
轮上风流载春秋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老年人常练10个动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鸡冠花
芳华不再亦风流
寒山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