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党建:区域化党建共建新模式

2015-01-20 19:19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社区党工委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5年1期
关键词:嘉定区域化运作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社区(街道)党工委

[摘 要]

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党积极应对执政新挑战的需要。近年来,嘉定区嘉定镇街道探索以区域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成立全市首家从事党建服务工作并实体化运作的社会组织即嘉定镇街道睦邻党建服务中心,以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推动的方式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创新,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睦邻党建;社会管理;党建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1-0045-02

近年来,嘉定区嘉定镇街道探索以区域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以“睦邻党建”为切入点,成立上海首家从事党建服务工作并实体化运作的社会组织——嘉定镇街道睦邻党建服务中心,动员辖区内各类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以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推动的方式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建创新,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上的重要作用。

一、背景与起因

嘉定镇街道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地处嘉定中心,在“立足文化名城,联动嘉定新城,共建魅力古城”的转型发展、爬坡过坎过程中突出面临着几个困局:

一是历史欠账多、民生压力大。老城区历史欠债过多,老旧小区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城市基础建设滞后,资源瓶颈愈益尖锐,难以满足民生增长的刚性需求。

二是辖区单位多、社会治理难。街道辖区内3000多家单位,各类机关事业单位、金融行业、社会组织集中,城市管理难度大,老城区内乱设摊、乱搭建、停车难等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党建开展难,有效载体少。多元利益格局下,城市社区日益成为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基层党建必须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和凝聚社会,但是传统的区域化党建面临体制瓶颈,街道各级党组织所掌握的资源有限、分布不均,党建工作有效服务群众的载体不多,与满足党员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要破解这些问题,仅靠街道党工委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辖区内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共同破解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领域的难点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精细、高效的服务。基于此,在街道社区睦邻点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放大品牌效应,明确提出了“睦邻党建”概念,这是一种以“睦邻和谐、幸福练祁”(嘉定古镇因练祁河得名,称练祁市)为辖区共同价值理念,以区域化党建各个主体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为基础,通过社会化运作、项目化推动的方法,来实现“组织共建、服务共助、党员共管、发展共促”的党建共建新模式。

二、做法与成效

睦邻党建是街道区域化党建的创新探索,在运作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都是先行先试,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经验,街道党工委边学习边摸索,将睦邻党建作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形成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一是价值引领,让“睦邻和谐,幸福练祁”的主题理念更深入人心。我们明确提出了以“睦邻和谐,幸福练祁”为共同价值追求,精心设计睦邻党建徽标,开办《睦邻党建》专刊,提升在主流媒体和重要版面上的见报率,这使得辖区内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睦邻党建”的旗帜下有了更加清晰的互动目标,使共谋科学发展、共办为民实事、共建魅力古城成为大家共同的奋斗目标。

二是科学设计,让“弹性灵活、去体制化”的组织体系更具生命力。睦邻党建突破了以往党工委“单线联系”各辖区单位的局限性,成立全市首家从事党建服务工作并实体化运作的社会组织——嘉定镇街道睦邻党建服务中心,下设“一站七部”,17个社区统一设立社区睦邻党建服务站,80家有基层党组织的单位被划分为机关团体国企、联勤单位、金融行业、非公企业、驻地学校、民生服务、社会组织等七个服务部。“一站七部”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和特点,开展了联谊互动和项目合作,如,校地板块悉尼工商学院、科技学院等高校开展了大学生暑期挂职社会实践,7家中小学校、高校将田径场地向社区开放,每月持健身卡进入学校拉卡锻炼平均达到3000余人次;金融板块成立了街道商会金融服务业分会;民生板块各物业公司在街道迎接市、区文明指数测评中建立起快速处置的联动体系,这些具体的合作、互相的融合、快速的对接都体现出睦邻党建强大的生命力。

三是整合资源,让“问需于民、量身打造”的项目运作更为接地气。睦邻党建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自主承接项目、成员单位合作项目、社区公益招投标项目等多途径、多渠道联动发展,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零距离服务工程”、“组团式服务”等工作,整合政府、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和力量,设计推出了一系列惠民实事项目。中心为成员单位绿洲控股集团党委设计了资助生活困难老党员家庭的“红色关爱”项目,还有嘉定百联东方商厦党支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寒暑假回家路费的“爱牵远乡情”、区财政局机关党支部与汇龙潭社区空巢老人签订帮困协议书、中国银行嘉定支行党支部捐助帮扶社区癌症患者、嘉宝公益基金三年行动等40个项目,努力做到党建工作务实惠民。

四是专业提升,让“实体运转、科学发展”的自身建设更加过得硬。作为上海首家从事党建服务工作的社会组织,中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选举产生了理事会,设置了秘书处,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并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担任名誉顾问或顾问,先后对接市委研究室、市委党校教授来街道现场指导中心工作,不断提升中心专业化发展水平。

三、工作启示

睦邻党建,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既是区域化党建的深化发展,也是街道党工委不断追求“居民自治、辖区共治、社会协治”的生动实践。

一是社会化运作,这是破解区域化党建“资源整合壁垒、沟通协调障碍、动力不足瓶颈”的一次大胆尝试。区域化党建工作,从推进动力上看,长期依赖于党组织自上而下的推动。社会化运作正是街道睦邻党建的创新突破之举,一方面大力吸引社会组织、民间组织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党建共建;另一方面通过把睦邻党建服务中心注册登记为社会组织,把一部分党建项目的具体服务操作部分,打包给由政府出资、街道具体管理的社会组织来运作,实现党的服务工作更加日常化、专业化,更加贴近实际,这既是社会发展“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方向,也解决了以往区域化党建持久动力不足、临时活动多、体系建构少的困扰。

二是项目化推动,这是推动区域化党建更加聚焦“社会建设、城市管理、民生问题”的一次深化发展。项目化运作是睦邻党建的立身之本,这些项目既不是传统的党建活动项目,也区别于政府的救济帮扶项目,而更为强调辖区各类党组织和党员的社会参与,在社会资源、社会诉求和社会效应上体现出了更为强大的整合力。围绕居民社区服务、创业就业、城市管理、联勤联动等内容设立由社会组织来运作的公益性党建项目,提供给辖区单位公益认领,为体系内外、有志于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的辖区单位提供了参与舞台,促使基层党建覆盖从“体内循环”走向“开放包容”,党建资源整合从“分割占有”走向“开放共享”。

三是文化力支撑,这是促使区域化党建逐步迈向“辖区共治、睦邻合作、双向共赢”的一次有益探索。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最好的动员机制和最有效的党建方式。传统的区域化党建,强调的是地域概念、空间概念,但是“睦邻党建”则具备了邻里文化的深厚支撑,更强调对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精神引领,以此来实现党建资源的整合和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动员。随着睦邻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渗透,“街道党工委统揽引领、辖区党组织积极响应、睦邻党建服务中心具体运作”的运作模式也渐入佳境,得到了辖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普遍认可。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嘉定区域化运作
孙致弥早期诗作的情感意蕴分析
嘉定:未检“七色花”微官网正式上线
重要引擎
云南省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化研究
人民币区域化背景下的人民币可兑换策略研究
公共组织运作如何防止机会主义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研究
电子商务中市场营销策略与运作的更新
走进博物馆,感受嘉定800年
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