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特别报道

2015-01-21 07:28编辑部
中国核电 2015年1期
关键词:核工业中核核能

国内特别报道

中核集团地浸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核集团的“CO2和O2原地浸出采铀工艺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摘编自中核网2015年1月10日报道)

方家山核电工程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

1月12日17时25分,方家山核电工程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至此秦山核电基地现有的9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成为国内最大的核电基地。(摘编自中核网2015年1月12日报道)

习近平: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

在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摘编自新华网2015年1月16日报道)

核电项目逐步成为中国外交新名片

李克强在2015年冬季达沃斯论坛致辞中明确表示:“将创新对外投资的合作方式,中国的高铁、核电、航空、电信等优势产业走出去,对接当地的市场需求”,核电“走出去”已逐步成为中国外交的新名片。(摘编自中国核电信息网2015年1月26日报道)

“世界核能聚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由世界核协会、中国核学会联合主办的“世界核能聚焦”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旨在加强世界对中国核产业的了解,推动世界与中国在核领域的合作。(摘编自中国核电信息网2015年1月28日报道)

我国AP1000核级锆材生产线通过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鉴定

1月28日,我国AP1000核级锆材生产线通过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产品质量鉴定,获得其颁发的合格性鉴定证书,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向AP1000依托项目提供核级锆材的能力和条件。

(摘编自中国核电信息网2015年1月30日报道)

我国核电站乏燃料池水位温度一体化测量装置实现国产化

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乏燃料池水位温度一体化测量装置,日前通过中核集团公司验收,该设备可在无外电源条件下长期运行,实现了我国核电仪器仪表国产化的一个突破。(摘编自新华网2015年2月2日报道)

国家能源局简政放权,取消新建机组商业运营审批手续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取消新建机组进入商业运营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以简政放权,取消新建机组商业运营审批手续。(摘编自中国电力新闻网2015年2月3日报道)

“华龙一号”成功出口拉丁美洲,将落地阿根廷

2月4日,中、阿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这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功出口拉丁美洲,将落地阿根廷。(摘编自中核网2015年2月6日报道)

2014年全国核电机组累计发电1305.80亿千瓦时

2月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22台商业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1305.8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39%,核电发电相当于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0982.04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5.63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31.02万吨。(摘编自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2015年2月11日报道)

我国首次实现国内核燃料组件跨海运输

2月10日,由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生产的海南昌江核电站1号机组首炉组件,历时90分钟跨过琼州海峡抵达海口港口,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国内核燃料组件跨海运输取得圆满成功。(摘编自中核网2015年2月17日报道)

中核阿海珐安全级DCS合资公司挂牌

2月13日,中核阿海珐安全仪控工程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公司主要业务是商业核电站安全级数字化控制系统的产品开发、设计、工程、制造、系统集成、销售、安装、调试和维护。(摘编自中核网2015年2月16日报道)

注:核电资讯由编辑部摘编整理,请原作者或相关负责人与本刊联系,本刊将按规定支付稿酬。

猜你喜欢
核工业中核核能
心系“国之大者”,谋创新、铸重器——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中核公铁
中核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中核科技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第十四章 地狱之城——核能
例谈计算核能的五种方法
来自广西的中国核工业“ 开业之石”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剑指核强国构建先进核工业体系
—— 专访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王毅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