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研究进展*

2015-01-21 15:41金凤仙程灶火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养子女犯罪

金凤仙 程灶火

①中国.皖南医学院人文管理系(安徽芜湖) 241002 ②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214151 △通讯作者 E-mail:zaohuocheng@sina.com

·综 述·

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研究进展*

金凤仙①程灶火②△

①中国.皖南医学院人文管理系(安徽芜湖) 241002 ②江苏省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214151 △通讯作者 E-mail:zaohuocheng@sina.com

本文对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进行综述,大量研究证明,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能够有效预测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性别、年龄在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关系中的差异研究并不一致,大多数研究证明,父亲和母亲不同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影响具有不同的作用;随着青少年年龄发展,父母的教养方式具有稳定性,而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会有所改变。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中介变量主要是个体的认知过程。

家庭教养方式;青少年犯罪;综述;研究进展

如何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近10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控制在2%左右,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2013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发展趋势,犯罪年龄以14~16岁居多,其中14岁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明显上升,犯罪类型也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未成年犯罪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乡村(48.8%)、城乡接合部(18.2%)、商业居民区(12.8%),三者的总和数达到79.8%。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价值多元化的新阶段,信息全球化给青少年成长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犯罪心理专家和社会学家从社会控制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问题行为理论等理论视角解释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提出了诸多如家庭、社会、学校、同伴、媒体等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素,其中家庭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早场所,父母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第一任导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行为规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近年来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相关研究,希望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干预和矫正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1 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特点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儿童,养育儿童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教养行为的概括[1]。对于青少年而言,适当的原则、明确的监督以及情感上的温暖和理解是良好亲子关系中的3个重要方面,而松散的、不稳定的以及严厉的教养方式在反社会儿童和犯罪青少年的报告中经常见到。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与普通青少年相比,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存在更多的拒绝和更少的关爱,两者在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肖玉珠研究发现女性青年罪犯和女大学生在父母的严厉惩罚、拒绝否定上存在差异显著[2],赵山等也发现暴力罪犯组在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得分高于对照组犯罪[3]。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具有极端化倾向,表现为溺爱、放任和矛盾[4]。

其次,犯罪青少年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更多的不一致,父亲比母亲有着更多的严厉和惩罚,而母亲则表现出更多的干涉和保护[5-6]。Anderlee研究发现,违法少年从双亲(特别是父亲)那里得不到爱,与父母亲(特别是父亲)没有心理上的适当交流[7]。尽管母亲与子女的相处时间更长,有着更多情感上的关怀,但犯罪青少年的母亲在教养方式上表现出更负性的情感诸如溺爱和专制,从而对青少年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父亲则更倾向于给孩子们实际的帮助,犯罪青少年的父亲在教育子女上更多的忽视子女的情感需求,在生活中表现出不恰当的严厉以及更多的惩罚,难以保持良好的父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的不一致在某一程度上破坏了父母的权威性,加上不良的家庭环境,子女很容易将这些消极的因素吸收逐渐外化表现在行为中。

此外,不同性别的犯罪青少年对于家庭教养方式的感知也存在差异,男性犯罪青少年报告的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得分显著低于女性,而拒绝和否认显著高于女性[4]。男生和女生在对待父母教养方式的态度上也是不同的,男生感受到母亲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以及规则冲突,感受到父亲给予更多的指导,并表示在业余时间更愿意与父亲相处。女生则报告与母亲有着亲近的关系,认为父亲是权威的代表,与父亲的相处时间则比男生少。

2 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

2.1 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显著相关,并且是预测子女犯罪行为的有效变量。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和反应与青少年的犯罪显著相关,忽视易纵容子女产生不良行为,放纵、不稳定和严厉的教养方式易培养出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青少年,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8-9]。Palmer和Hollin报告青少年主观感知到的父母拒绝与违法行为呈正相关,情感温暖与违法行为呈负相关[5,10-11]。Mak的研究同样显示感知到父母温暖、理解的青少年有着更低的违法行为[12],父母拒绝与青少年自我报告出的违法行为呈正相关[5,10,13]。Loeber对于高中青少年的研究证明较强的亲子依恋与青少年自我报告的违法行为呈负相关[14]。父母的过度干涉和保护与青少年的攻击性情绪显著相关,这可能导致了青少年从情绪到行为的转变。Langner等人发现,父母冷漠和母亲拒绝能有效预测儿童的攻击行为。在少年时期采用惩罚性教养方式可导致青少年犯罪,并造成他们成人后的工作适应困难以及犯罪活动[7,15]。邵海英研究发现,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的缺乏是影响子女问题行为的首要因素,而母亲的负向教养方式对子女问题行为的形成有着更消极的影响[15]。严厉和冷漠等教养方式是引起子女行为不端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过度控制、拒绝、言行不一以及不一致的教养方式等对青少年行为均存在负面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感到更多的忽视,更易产生吸毒、反社会、攻击性以及违法等不良行为[16-17]。

2.2 家庭家养方式与犯罪年龄、类型

儿童问题行为会影响父母的监管策略,可能导致更严厉、惩罚性以及不一致的教养方式,从而影响儿童对于社会化信息的处理,这种消极循环的亲子处理方式增加了青少年时期犯罪的风险,这种影响甚至可以持续到成年[12]。然而关于教养方式在子女不同成长阶段的影响研究并不一致,Sampson和Laub认为,亲子依恋等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Loeber的一项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危险因子的长期追踪发现,诸如惩罚(减少趋势)和监督(增加趋势)等家庭教养方式在个体成长中会有所改变[18]。Hoeve的meta分析结果也显示,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并不是终生一致的[19]。然而,也有学者在3个年龄段的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是相似的。Hirschi就认为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在童年晚期、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早期是相似的,通过对一个时期的研究可以预测个体之后的行为表现,即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不存在年龄差异。Hoeve将青少年犯罪从轻到重分为5类,发现忽视的教养方式在犯罪较为严重的3类中更常见[20]。Moffitt和Patterson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研究了青少年犯罪的年龄趋势。Moffitt将攻击性的青少年分为两类,一类是惯犯,在12岁前初犯之后在不同成长期都会再犯;一类仅在青春期犯罪,成年后无违法现象。研究结果发现,惯犯与消极的教养方式相关,而青春期犯罪的群体不存在此种相关。根据类型说进一步纵向研究青少年的犯罪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也许可以解释上述研究的不一致。

2.3 父母性别与青少年犯罪

大量关于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父母或整体研究,较少考虑到性别对于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关联性的影响。少数关于性别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影响研究发现父亲拒绝带来的消极作用大于母亲,这一点在男生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12],父亲的攻击性行为能够预测儿子的犯罪行为。Johnson研究发现,父子(女)之间的关系更能预测青少年的违法行为。与其他亲属相比,父亲被拘捕更能预测男生的犯罪行为[21]。具有反社会性格的父亲在家时间越长,男生形成反社会行为的风险越高[22]。在不控制母亲教养方式和其他变量的条件下,父亲专制增加了青少年犯罪的风险[23]。双方消极的教养方式会导致青少年更高的犯罪率,一方权威的教养方式则保证了青少年较少的犯罪行为[24]。一种可能的解释则是子女会根据同性别的父母行为来调节自身的行为,也有可能是父亲将这种有问题的教养方式外化,从而导致了子女的模仿,另一方面,父亲的教养方式也可能阻碍或强化了母亲的教养方式。Hoevea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男生中忽视的教养方式与高犯罪率显著相关,女生中放纵的教养方式与高犯罪率显著相关,两者的相关性还取决于是父母报告还是子女报告,其中父母报告的相关程度显著高于子女报告的相关程度[12,19-20]。子女性别在父母关系与青少年犯罪中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母子依恋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显著高于父子依恋,其中,同性别的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更为显著。

3 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中介变量

纵观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可以分为3个大类:①家庭结构变量,包括家庭类型、社会经济地位;②家庭关系变量,包括家庭气氛、亲子依恋、亲子沟通等;③家庭行为变量,包括父母的监控和家庭教养方式[25]。近年来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家庭结构转向对于家庭关系和行为变量的研究,以及人格、认知等中介变量在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关系中的作用[1]。

3.1 认知过程

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的主要中介变量是认知过程[26]。Crittendon和Ainsworth研究表明,早期严厉、没有爱的环境可能导致儿童形成敌对的心理图式和社会脚本,并且形成敌意的内部加工模式,Main等认为这种模式和信念是稳定和自我渗透的,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会选择和建构支持原有图式的信息,从而形成敌意性行为,最后构成犯罪。Deater-Deckard和Dodge提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认为所有经验在被评估前都须经由认知和情感过滤,前者包括理解和问题解决,后者包括动机、情感和目的,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针对特殊事件和行为反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该理论解释了个体如何感知和处理外界信息以及这个过程如何影响他们过去经验的记忆[27],重点强调社会认知在教养方式和青少年犯罪关系中的中介作用。Dodge研究发现,儿童从父母那里学到的经验可能影响日后他们对他人和外界的感知。已有研究证明,儿童时期严厉的教养方式会影响个体长大后对于信息的处理和加工[28]。具有攻击性的青少年过分依赖内在的攻击模式(自上而下的加工模式),选择性注意和唤起攻击性或危险性的社会信息是普遍存在的。研究证明,攻击性的少年更倾向于做出敌意性的评估和消极的回应方式,并表现出更高的攻击行为和更低的亲社会行为,在表现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和语言上比同龄人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这种观念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Hart等发现,母亲惩罚的教养方式与儿童对于攻击性的社会策略的成功选择高度相关[11]。Weiss等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发现社会信息加工变量(敌对归因偏见)在早期的严厉教养和后期的攻击性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1]。

3.2 人格

Tomas、Chess等关于儿童气质的研究发现,儿童气质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往往存在交互作用,一定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的气质背景下发生作用。刘建榕研究表明,气质在家庭教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不同气质特点的人对父母某些教养方式的敏感性不同。情绪稳定、外向、对内外刺激感受性低、耐受性强的人容易适应父母的教养行为,更多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温暖,而情绪不稳定、较内向、对内外刺激感受性高、耐受性低、体验深刻的人,更多感受到父母尤其是父亲的消极教养方式[29]。Leeuwen等人对7~15岁的儿童进行了3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宜人性和谨慎性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预测父母报告的青少年犯罪上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低宜人性和低谨慎性的青少年处于消极控制的父母教养中会有更多的犯罪行为,高宜人性和高谨慎性的青少年同样处于消极控制的父母教养中却几乎没有犯罪行为;低宜人性的青少年缺少父母支持时也更可能犯罪。

4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以往研究得出一致性的结果,即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显著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能够有效预测青少年的违法行为,犯罪青少年的父母有着更多的拒绝和更少的关爱。其次,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研究存在争议。另外,多数的研究都集中于个体各个阶段的横断面研究,缺乏教养方式在个体行为形成作用中的纵向研究。国内关于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多集中在现状研究和相关研究,对于一些特色现状研究关注较少(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农村与城市),较少涉及更深层次的机制研究;对于各种因素在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中介作用的研究也不多见,也没有更多关于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交互作用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子女自我报告的方式,较少关注父母的报告结果,研究工具也多采用国外翻译量表,缺乏本土化的研究工具。因此,未来我们应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利用本土化的研究工具,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得更多的科学成果。

[1]蒋索,何姗姗,邹泓.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24(3):394-400

[2]肖玉珠,柴江霞,徐笑喆.女大学生和青年女犯的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评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8):1224-1227

[3]赵山,孔德志,崔中俭.青少年暴力罪犯父母养育方式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2):1868-1869

[4]邱鸿钟,杨凌运.未成年犯和正常未成年人家庭教养方式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0,24(4):339-343

[5]罗艳红,蔡太生,张玉宇.罪犯家庭教养方式特点[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5):708-710,712

[6]景璐石,辜慧,徐科,等.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及家庭关怀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51-1453

[7]赵利云,程灶火,刘新民.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4):502-505

[8]Patterson G R,DeBaryshe B D,Ramsey E.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antisocial behaviour[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9,44:329-335

[9]Rankin J H,Wells L E.The effect of parental attachments and direct controls on delinquency[J].Journal of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1990,27:140-165

[10]Palmer E J,Hollin C R.The influence of own parenting on socio-moral reasoning,attributionsfor criminal behaviour,and self-reported delinquenc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7,23:193-197

[11]Palmer E J,Hollin C R.The inter-relations of socio-moral reasoning,perceptions of own parenting,attributions of intent,and self-reported delinquency[J].Legaland Criminological Psychology,in press,2000,5(2):201-218

[12]Hoeve M,Dubas J S,Eichelsheim V I,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and delinquency: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9,37(6):749-775

[13]Simons R L,Robertson J F,Downs W R.The nature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arental rejection and delinquent behaviour[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89,18:297-310

[14]Rankin J H,Kern R.Parental attachments and delinquency[J].Criminology,1994,32(4):495-515

[15]邵海英.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3):439-441

[16]Cottle C C,Lee R J,Heilbrun K.Thepredictionof criminal recidivism in juveniles:ameta-analysis[J].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2001,28(3):367-394

[17]Koolaee A K,Lor H S,Soleimani A A,et al.Comparison Between Family Power Structure and the Quality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mong the Deliquent and Non-DeliquentAdolecents[J].High Risk Behav Addict,2014,3(2):e13188

[18]Loeber R,Drinkwater M,Yin Y,Anderson S J,et al.Stability of family interaction from ages 6 to 18[J].Journal of AbnormalChild Psychology,2000,28(4):353-369

[19]Hoeve M,Stams J M,VanderPut C E,Dubas J S,et al.A Meta-analysis of Attachment to Parents and Delinquency[J].J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12,40:771-785

[20]Hoeve M,Blokland A,DubasJ S,et al.Trajectories of Delinquency and Parenting Styles[J].Abnorm Child Psychol(2008) 36:223-235

[21]Farrington D P,Jolliffe D,Loeber R,Stouthamer-Loeber M,et al.The concentration of offenders in families,and family criminality in theprediction of boys' delinquency[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1,24(5):579-596

[22]Jaffee S R,Moffitt T E,Caspi A,et al.Life with(or without) father:the benefits of living with two biological parents depend on the father'santisocial behavior[J].Child Development,2003,74(1):109-126

[23]Bronte-Tinkew J,Moore K A,Carrano J.The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parenting styles,and adolescentrisk behaviors in intact families[J].Journal ofFamily Issues,2006,27(6):850-881

[24]SimonsL G,Conger R D.Linking mother-father differences in parenting to a typology of family parenting styles and adolescent out comes[J].Journal of Family Issues,2007,28:212-241

[25]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8(6):95-103,109

[26]Palmer E J.Perceptions of parenting,social cognition anddelinquency[J].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2000,7:303-309

[27]Deater-Deckard K,Dodge K A.Externalizingbehavior problems and discipline revisited:Nonlineareffects and variation by culture,context and gender[J].Psychological Inquiry,1997,8:161-175

[28]Dodge K A,Pettit GS,Bates J E,et al.Social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tterns partially mediate theeffect of early physical abuse on later conduct problems[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95,104:632-643

[29]刘建榕,刘金花.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37(6):659-663,760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arenting Style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

JinFengxian,ChengZaohuo

WuximentalHealthCenter,Wuxi214151,China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编号:13BSH062)

R395.9,B844.2

A

1005-1252(2015)03-0468-05

10.13342/j.cnki.cjhp.2015.03.042

2014-09-23)

猜你喜欢
教养子女犯罪
公园里的犯罪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Televisions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环境犯罪的崛起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