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策略

2015-01-22 16:42张雪霞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毛泽东语言语文

张雪霞

教学语言是课堂上教与学的中介,其本质是以言语说明解释知识、原理以及知识和原理的内在联系,传达价值理想、情感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应该具备优化范例和方法的作用,即教学语言的话语方式、行为形态、言辞风范等具有示范性,讲解的思维方法、解疑策略、逻辑过程等具有示例性。

可见,恰到好处的教学语言已经成为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呢?相信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有效策略,但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无论哪种优化策略都应或多或少的具备以下特性。

一、教学语言要体现人文性

教学语言要体现人文性,体现“文道合一”中“道”的人格教化,体现个性的张扬,体现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大语文、大文化的视野拓展;要挖掘课文知识点蕴含的人文因素,从审美理解、审美评价等角度予以诠释和阐发;再现作品的意境、情景,以艺术的言语形容描摹;释放教师对教材之“道”、之“美”、之“理”的价值态度、情感体验,组织起语文以外的新的言语信息系列,予以渲染、宣示、陶冶。

例如,《皇帝的新装》的结局是让一个小孩子揭穿事实的真相,在分析作者如此设计的用意时,我除了明确这样结尾增加了童话本身的神奇色彩外,还重点诠释了作品的人文情怀。我这样说:“经典之所以被广为传颂,不仅因为它的文学技巧高超,更在于它能带给我们正能量,引发我们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本文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说出事实的真相,不仅是为了告诉我们童言无忌或无知者无畏,而是要告诉我们孩子代表未来,代表希望。这样的结尾不仅为了嘲讽成人世界的虚伪世故,同时更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孩子纯净的双眼,是暗夜里最璀璨的星光,只要有心地纯真的孩子,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就有希望,就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二、教学语言要具备审美性

教学语言是一种刻印着人类审美的语言。就是说,这种语言文化充满着“语言风采”、“抑扬顿挫”、“韵律”、“隐喻”、“婉丽”、“富于变化的表现力”,等等。尤其是教师语言作为教育的手段,创造着心灵世界的碰撞。教师未必时时意识到,但其语言必须是以审美性为基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语言是教师学生观的表现,是教师人格的表现。总之,在教学的共同构成者中,教师语言的审美表现在创造心灵世界之碰撞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何其芳的现代诗歌《秋天》时,为了能展现如诗如画、宁静悠远的秋色秋韵,让学生沐浴在秋天独特的气息里,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语言。“秋天在哪里?范仲淹这样说:‘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陶渊明这样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牧这样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举目四望,秋色无处不在。它在盈盈秋水间,在累累硕果上,在层林尽染的山峦中,在翩然南飞的雁阵里,所以作者何其芳告诉我们:‘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下面请同学们模仿课文的句式,用诗歌般优美凝练的语言描述你眼中的秋天。”也许正好是秋天,也许是受了我的感染和启发,学生的仿句给了我无尽的惊喜。我选录了下面几句:“秋天绽放在火红的枫叶间”;“秋天摇曳在金黄的菊花上”;“秋天缠绵在冷冷的雨丝里”;“秋天飘零在枯黄的落叶中”……这样的诗句正是反映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

何谓启发?《学记》里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孔子也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王筠则总结说:“为弟子讲授,必时时请问之,令其善疑,诱以善问。”可见,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教与学互相结合,和谐共振,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例如,在赏析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一词时,学生对该词体现了作者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无法理解。我指导学生从词中的“犹”(“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字和“山花烂漫”(“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个词语入手体会,可学生还是不得要领。我只好进一步启发:“如果把‘犹字换成‘独字,两者在心态上会有什么差别?”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们大都领悟到:“犹”是“还”的意思,“独”是“只”的意思。在心态上前者乐观,后者悲观。更精彩的是,一个学生还讲了一个小故事来证明:“桌上有半杯水,乐观者说桌上还有半杯水,悲观者说桌上只剩半杯水。前者的心态是庆幸有水之存在,后者的心态是担忧水之将无。所以‘犹字体现乐观,‘独字体现悲观。”“犹”字的问题解决了,我又引导学生赏析“山花烂漫”之妙。我提出问题:“‘山花烂漫说明春天来了,我们都学过朱自清的《春》,在《春》的结尾作者怎样描绘春天的特点的?”学生很熟练的就背出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我又问:“这几句话描绘了春天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新、美、力。”这时候,许多学生开始恍然大悟:“朱自清笔下美丽的春天说明他对未来充满信心,而充满信心就是乐观。毛泽东的‘山花烂漫同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绚烂、明丽的新春世界,说明他也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不就是革命乐观主义的体现吗?”学生理解得如此透彻,我又何须多言?

四、教学语言应有生成性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每一堂课都有其特定的课堂情境。如果教师能依据课堂情境,包括学生的动作、口语表达、师生交流乃至学生表现出来的某种形象、气氛,及时与你要解决的教学问题联系起来,及时调整教学语言,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就可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让课堂境界飞升。

例如,在分析权延赤的《黄河化险》一文时,课文中有一个情节:在前有黄河后有追兵的危急关头,毛泽东“从容走上黄河岔的堤岸。不紧不慢,顺堤向西北方向走去”,将自己完全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随后,奇迹发生了:身后身侧那些山头,枪炮忽然停息;敌人的停了,我们的也停了。大地哑了一般静!”在探讨毛泽东此举的用意和奇迹产生的原因时,学生众说纷纭,但大都倾向于毛泽东此举过于冲动,这种说法显然流于表面,没有体察毛泽东的深意。我给学生分析道:“这是一种兵不厌诈、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智大勇。”看到学生一头雾水的眼神,我忽然灵机一动:许多学生不是爱看《三国演义》吗?我何不从中举一个战例讲讲?于是我讲道:“话说曹操率几十万军队尾追赵云至当阳桥时,只见一人一骑一矛威立桥头,身后不远处的树林中烟尘弥漫。正当曹兵惊疑不已,忽听得响雷般的声音暴喝:‘燕人张翼德在此!话音方落,曹操的一员部将哇的一声,苦胆吓破,落马而亡。这一吓,让本来就惊疑不已的曹操肝胆俱裂,下意识地拨转马头,向后狂奔,曹兵随之溃败。正是:张飞当阳桥头一声吼,喝退曹操百万兵。其实树林中的烟尘并非伏兵,只是几匹马,尾巴上绑着树枝在来回兜圈子,以做疑兵之计。这就是兵不厌诈的典型案例。试想:身处黄河险境的毛泽东的决定不但关乎眼前几百名干部战士的生死,更维系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他岂敢鲁莽行事,逞一时之快?当然,无论是当阳桥头横矛跃马的张飞,还是黄河岸边从容漫步的毛泽东,都是凭借超人的胆识镇住了对手,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这种死里求生,险中求胜的谋略,正是利用了对方的疑惧心理才得以成功实施。所以说毛泽东确是一位有大智大勇的军事家。”我的类比分析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文本的兴趣,他们也模仿我的做法,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文本,在探讨中也就准确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它的生成性,那么课堂也就失去了弹性和生命活力。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课堂上,教师教学语言的简约、微妙、精练不仅是言语的锤炼和造诣,而且是在作为教与学的中介时,发挥着陶冶涵泳,启发诱导,言传身教的作用。如果没有教师饱含感情的富含哲理的独到的诠释,学生不可能披文以入情,达到人书合一的境界。只有高水准的教学语言,才能使学生沉浸其里,陶醉其中,如品香茗,如饮佳酿,不觉时间之消逝,不知铃声之即响,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操、品格就会在教师春风化雨般的语言中潜滋暗长。

参考文献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毛泽东语言语文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我的语文书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