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三子养亲汤保留灌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2015-01-22 02:51洪丽君刘克新殷齐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养亲毛细灌肠

洪丽君, 刘克新, 殷齐辉

临床研究

加味三子养亲汤保留灌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洪丽君, 刘克新, 殷齐辉

目的 观察加味三子养亲汤中药保留灌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上佐予加味三子养亲汤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同时给予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加味三子养亲汤中药保留灌肠组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愈率明显优于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三子养亲汤中药保留灌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毛细支气管炎; 中药灌肠/治疗应用; 三子养亲汤/治疗应用; 儿童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多见于2岁以内的小婴儿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年龄为1~6个月,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喘促、喘息、三凹征及气促。通过临床观察很难发现完全未累及肺泡及肺泡间壁,所以国内认为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肺炎[1]。本病主要由病毒感染而引起,治疗包括氧疗、控制喘憋、病原治疗和免疫疗法。其中解除气道痉挛梗阻、改善通气功能、改善本病临床症状是治疗的关键。本病多在发病3~5 d后症状加重,主要临床表现为严重喘憋,病理改变为毛细支气管壁水肿、增厚、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分泌物排出困难,导致毛细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2]。治疗关键在于快速清除黏液,畅通气道,改善通气功能,氨溴特罗口服液对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阻塞有明显的临床疗效[3]。但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患儿不易接受口服药物,故对治疗产生一定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加味三子养亲汤中药保留灌肠与氨溴特罗口服液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功能相比较疗效优于后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01/2014-0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院儿科收治入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中女20例,男28例。对照组50例中女23例,男27例。两组年龄均2个月至1岁。患儿病情均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两组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关于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4]中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辨证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医肺炎喘嗽,证型痰热闭肺证诊断标准;(2)符合西医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3)年龄2个月至1岁;(4)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配合治疗。

1.4 排出标准 (1)合并先天性畸形的患儿;(2)合并心、肾、肝、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儿;(3)患儿依从性差,治疗不配合的患儿;(4)患儿喘憋明显伴有心力衰竭。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氨溴特罗口服液。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三子养亲汤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将中药加味三子养亲汤(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各12 g,半夏8 g,茯苓、陈皮、地龙、旋复花、代赭石、牛蒡子、射干各10 g)水煎取汁100 mL,将药汁25 mL抽取至注射器中,用注射器顶端接一次性灌肠软管,将药物温度控制在37~38 ℃,在患儿肛门周围涂擦适量石蜡油,将灌肠管缓慢插入肛门13~17 cm,徐徐推入药物,然后缓慢拔出灌肠管,每日2次。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症状及体征,包括咳嗽、喘促、痰液、大便,肺部听诊,舌苔,脉象,辅助检查及检验等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级评分标准[5]。(1)痊愈:咳嗽、喘促、饮食、大便症状明显缓解,肺部未闻及痰鸣音及喘鸣音,症状、体征积分减少大于90%;(2)显效:咳嗽、喘促、饮食、大便症状有所减少,症状、体征积分减少在67%~90%;(3)有效:咳嗽、喘促、饮食、大便症状略有减轻,肺部仍能闻及喘鸣音及痰鸣音,症状、体征积分减少在30%~67%;(4)无效:咳嗽、喘促、饮食、大便症状,肺部喘鸣音及痰鸣音无改善或好转,甚或加重,症状、体征积分减少小于30%。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Z=-2.15,P<0.05。

表1结果显示,中药加味三子养亲汤中药保留灌肠组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功能疗效优于氨溴特罗口服液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疾病,本病发病原因与婴幼儿的气管解剖特点密切相关。由于本病多发病迅速,病情转变较快,常因炎症的渗出物而刺激微小管腔使之发生痉挛从而引起梗阻,严重的患儿会因为通气障碍而引起心力衰竭等重症表现。故本病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目的在于清除炎症渗出物,缓解小气管痉挛。西医基础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通过临床实践观察,佐以加味三子养亲汤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清除患儿气道炎性分泌物,缓解气道痉挛情况,从而改善通气功能。三子养亲汤加味促进肺部痰液的排出和吸收,并有止咳平喘功效[6]。

毛细支气管炎多发生在较小儿,由于年龄因素,多数患儿口服药物依从性较差,为解决这一难题,本科通过改变给药途径,以中药保留灌肠优先。本病急性期发病机制为外感六淫之邪,侵犯肺卫,以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从而肺气郁闭,肺脏损伤失其通调水道功能造成痰湿内生,湿聚成痰,痰热瘀久化热闭阻于肺络,而出现咳嗽、喘促等症状。针对痰热闭肺病机治疗的重点在于祛痰,方中以三子养亲汤作为基础方,其中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白芥子化痰散结,莱菔子消食导滞,降气化痰,半夏、陈皮、茯苓三药辅助基础方以化痰止咳,地龙为引经药,祛风化痰止咳,并且为虫类药,可以缓解平滑肌痉挛,从而可以解除气道痉挛[7],牛蒡子发散风热、利咽散结,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二药合用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祛痰止咳。旋复花、代赭石二药合用重镇降逆,止咳平喘,以缓解患儿急性发作。方中虽有传统治疗痰热闭肺的药物麻黄、杏仁、石膏,但针对病机关键而重于祛痰,痰去肺脏自然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现代药理研究三子养亲汤的水提物、醇提物、醚提物对浓氨水刺激诱导的小鼠咳嗽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而三子养亲汤水提物的小剂量组有明显的祛痰作用。三子养亲汤醇提物大剂量组和醚提物小剂量组对,4%氯化乙酰胆碱诱发的豚鼠哮喘则有明显的预防作用[8]。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其络脉络肺,与肺相表里,而“肺朝百脉”,所以药物经直肠吸收后可通过经脉上输于肺,再由肺将药物运送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中药灌肠的机制为肠系膜血管组织丰富,药液通过渗透作用吸入体内,而发挥药效。理论与临床观察证实加味三子养亲汤中药保留灌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1201.

[2] 黄宁,胡晓红,徐世侠.关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理探讨[J].华西医学,2004,19(2):290.

[3] 余嘉璐,邓力,刘影.氨溴特罗口服液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功能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4):301-303.

[4] 苏树蓉.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54.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2.

[6] 肖健.三子养亲汤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4例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5(4):27.

[7] 刘文雅,王曙东.地龙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2):282-283.

[8] 梁文波,赵红,张学梅.三子养亲汤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2):11-12.

(本文编辑:张小冬)

157000 黑龙江 牡丹江,牡丹江市中医医院儿科

洪丽君(1955-),女,教授。研究方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殷齐辉,157000 黑龙江 牡丹江,牡丹江市中医医院儿科。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3.028

R562.2+1

B

1674-3865(2015)03-0266-02

2014-08-28)

猜你喜欢
养亲毛细灌肠
金属3D打印复合毛细芯孔径配比对环路热管特性影响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29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分析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麻杏石甘汤合三子养亲汤应用于小儿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饮食指导分析
宇航级平板式毛细泵环路热管研制成功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新型清洁灌肠器的研制*
古代存留养亲制度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