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期刊出版管理工作综述

2015-01-22 14:49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中国期刊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社科报刊

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鲍 义

辽宁省期刊出版管理工作综述

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鲍 义

一、2014年期刊出版总体状况及亮点

辽宁省2014年共登记出版期刊314种。其中:社科期刊90种、科技期刊150种、大学学报74种。

2014年更名、新创办期刊3种:创办《金融文坛》CN21-1597/F,主管单位为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单位为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青年科学》更名为《乐活老年》,原刊号CN21-1202/N作废,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1595/C;《布老虎青春文学》更名为《小布老虎》,原刊号CN21-1517/I作废,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21-1596/I。共出版增刊82期,变更刊期12家,其中:双月刊变更为月刊1家、月刊变更为半月刊6家、半月刊变更为月刊1家、季刊变更为双月刊2家、旬刊变更为周刊1家、月刊变更为旬刊1家。临时变更页码102家次。

《城市环境设计》杂志获得2014“中国最美期刊”称号;在全国优秀少儿报刊推荐活动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少年大世界》2种期刊列入2014年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报刊名单;《催化学报》等5种期刊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奖;《生态学杂志》等6种期刊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奖”。

二、2014年期刊管理工作概述

2014年辽宁期刊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贯彻落实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一一二三五”工程为主线,在确保导向安全、推进报刊改革和产业发展、实施科学监管、新闻队伍建设等方面创新思维、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确保期刊出版导向安全

1.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重点

对期刊出版导向安全工作职责进行细化分解,提出落实三项制度:期刊重大选题报备制度、期刊出版“三审制度”、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强化两个职责:属地化管理职责、主管主办单位管理职责。做好三方面工作:期刊审读和舆情预判、研判工作,协调、调度各期刊单位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壮大主流思想,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工作。

2.以审读工作为重要抓手,掌握舆论引导权

注重对期刊舆情的预判研判。充分发挥《报刊审读通报》平台作用,对列入重点审读范围的30余种期刊予以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和苗头,把握掌控舆情态势。编辑出版《报刊审读通报》6期,形成审读报告80余篇,刊发65篇。先后召开部分高校学报(社科版)审读座谈会和省直报刊审读员工作会议,分别从加强高校学报社科版专项审读及一个时期以来审读的重点、难点等方面进行研讨。

(二)推动期刊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

1.推进报刊结构调整,盘活资源。结合日常管理,对不具备出版条件或经营困难的期刊进行结构调整,实现资源有序流动。4家期刊变更宗旨、名称已获总局批复,新创办2家期刊正在总局审批受理中。

2.加快实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导省高校学报联合会,陆续开展了 “辽宁高校学术期刊数字化、集约化发展模式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推动全省报刊数字化转型工作不断深入。在全省报刊单位中开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问卷调查和项目评估工作,以报刊单位为切入点,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上报省委宣传部。

3.开展“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期刊产业项目前期调研、论证工作。经与辽宁北方期刊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论证,提出“十三五”时期分别以辽宁北方期刊集团有限公司、省内重点出版社为平台实施“青少年系列出版工程”, 对社会和经济效益、工作目标、工程投资与补贴数额等进行系统论证,申报省发改委,争取纳入辽宁省“十三五”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项目。

(三)以年检等常规管理工作为抓手,做好日常监管

1.严格开展行业年检。对2013年度期刊出版、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审核。针对年检中发现的违规现象和倾向性问题,内部讨论统一意见后,与主管主办单位、出版单位的领导进行诫勉谈话,讲明政策,限期整改。

2.开展学术期刊信息采集、资质审核工作。对全省241种涉及刊载学术论文、文献为主的期刊的出版信息进行采集、汇总、资质审核,经总局认定后,将向社会公布。

(四)服务基层建设,交流典型成果

1.召开第十五次省期刊编辑优秀作品评审会。经过初审、复审,经评委会集中讨论,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分别评出一、二等奖。

2.举办期刊知识竞赛,紧贴时政大势。在沈阳、大连两地同时举行第十八届期刊编辑知识竞赛,来自全省300多家期刊出版单位的500余名采编人员参加了竞赛。竞赛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论述和“10.15”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内容,并适当加大了语言文字编校内容比例,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编校技能考核。

3.举办期刊总编论坛,交流经验成果。以研讨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如何“转变发展模式 探索品牌创新”为主题,举行第37次期刊论坛。以“服务职业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组织辽宁涉农期刊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第38次期刊论坛。通过论坛平台,不定期对辽宁省期刊出版工作进行指导,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成果,服务期刊发展。

4.组织参加展会和学术活动,增进交流和学习。组织期刊参展第二届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参加第四届亚太数字期刊大会等活动。为期刊单位创造与国内外优秀期刊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辽宁省期刊形象,学习交流先进办刊理念。

三、2014年期刊产业发展概述

(一)总体情况

2014年全省期刊总印数1.25亿册,增长15%;总资产约14.9亿元,增长37%;经营总收入5.4亿元,增长1.8%,其中发行收入3.6亿元,增长2.8%;广告收入0.93亿元,下降8%;新媒体及其他收入0.87亿元,增长22.6%;利润总额0.98万元,增长18%;从业人员2444人,减少50人。

(二)广告收入

2014年,辽宁省期刊出版单位适应市场发展,在整体广告市场大幅萎缩的背景下,广告收入不可避免呈现下降态势,但明显低于报纸。期刊整体广告总量偏小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广告额突破100万元的20家,减少3家,其中社科期刊7家,科技期刊13家,广告收入继续呈现科技强于社科的格局。

(三)发行收入

发行收入较往年仍平稳增长,这反映出期刊单位在稳定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注重发行工作。据统计,全省期发行量超10万份的期刊有14种,以社科期刊为主。其中《共产党员》《党建文汇》《老同志之友》《新少年》4种期刊比较突出,期刊量超过30万份。《共产党员》《党建文汇》月发分别为136万册、92万册;《老同志之友》杂志期发行34万册,呈现大幅下降,总体上依然是工作指导类和行业专业类期刊的期发量占全省期刊的前列。但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同时较多的期刊较少(仅有3家),社科期刊重发行、科技期刊重广告的经营方式没有改变。

期刊的总印数、总收入继续呈现增长态势,与报纸相比出现分化。但由于原有期刊数据的基数较低,占全省报刊业收入总量较小,未改变2014年全省报刊出版、经营数据整体下滑的态势。

(四)从业人员

全省期刊出版单位从业人员2457人。岗位分布上,采编人员1570人,约占在职总人数的64 %;经营人员425人,约占在职总人数的17%;新媒体人员46人,约占在职总人数的2%;行政及其他人员416人,约占总人数的 17%。学历构成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069人,约占总人数的84%;具有中级上职称的1670人,约占总人数的68%。数据显示,我省期刊从业人员采编人员占主体,队伍稳定,比例分布较2013年度变化不大,高学历、高素质人员比例较为稳定,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例明显高于报纸出版单位。

(五)集约化发展

原辽宁北方报刊出版中心完成整体转制,组建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获得总局正式批准并挂牌。集团所属报刊主管主办单位、出版单位已全部完成项目变更审批,理顺出版关系,实现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社科报刊
社科成果展示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2020最美的书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百强报刊
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人文社科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