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67与E-cadherin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2015-01-22 18:06曹东辉刘春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7期
关键词:脑膜瘤危险性生存率

曹东辉 刘春梅 吴 晗

河南漯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漯河 462300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上皮的肿瘤。在颅内肿瘤中,脑膜瘤仅次于神经上皮肿瘤而居第2位,占13%~20%。脑膜瘤的生物学特性多种多样,目前认为其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1]。本文通过检测86例脑膜瘤组织中Ki-67与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分析Ki-67与Ecadherin的表达与脑膜瘤临床病理的相关性,从而阐明Ki-67与E-cadherin的表达与脑膜瘤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为后期脑膜瘤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本院2010-2013年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颅内和椎管内首次发病脑膜瘤患者86例,男27例,女59例;年龄17~70岁,发病高峰47~59岁。位于颅内及椎管内,额叶多见。临床常见头痛、头晕症状。

1.2 方法 切除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切片、脱蜡、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免疫组化采用SP法,对肿瘤组织进行Ki-67与E-cadherin免疫组化检测。所用抗体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操作步骤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按照WHO(2007)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脑膜瘤分类,将脑膜瘤分为低复发和低进展危险性脑膜瘤和高复发和高进展危险性脑膜瘤,前者有9种,均属WHOⅠ级,分别为脑膜内皮型、纤维型、过渡型、砂砾体型、血管瘤型、微囊型、分泌型、富于淋巴浆细胞型、化生型;后者有6种,非典型、透明细胞型、脊索样型属WHOⅡ级,横纹肌样型、乳头状型、间变型属WHOⅢ级。本组WHOⅠ级76例(91.5%),其中上皮细胞型27例,纤维型25例,过渡型12例,砂砾体型6例,微囊型2例,血管瘤型、富于淋巴浆细胞型、化生型和分泌型各1例;WHOⅡ级7例(12.0%),5例诊断为非典型脑膜瘤,1例为脊索样型,1例为透明细胞型;WHOⅢ级3例,2例为间变型,1例为乳头状型。

在各类脑膜瘤中,Ki-67阳性指数和E-cadherin的表达均与病人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与脑膜瘤组织的分级有关。

Ki-67表达情况,WHOⅠ级76例,KI-67阳性指数<1%者42例,2%者19例,3%者8例,4%者5例,5%者2例,无大于5%者。Ⅱ级7例,6%者1例,7%者2例,8%者1例,9%者2例,10%者1例,Ki-67阳性指数介于5%~11%。Ⅲ级脑膜瘤3例,12%者1例,15%者1例,19%者1例,Ki-67阳性指数>11%。Ki-67阳性指数随脑膜瘤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E-cadherin表达情况,WHOⅠ级76例,阴性6例,1+者26例,2+者21例,3+者23例,阳性合计70例,阳性率约90.2%。Ⅱ级7例,阴性者2例,1+者2例,2+者2例,3+者1例,阳性合计5例,阳性率71.4%。Ⅲ级脑膜瘤3例,全部为阴性,阳性率为0。E-cadherin随脑膜瘤分级的增加而表达渐缺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呈负相关。

3 讨论

脑膜瘤大多为良性肿瘤,好发于60~70岁的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2~2:3[2]。WHOⅠ级约占脑膜瘤的90%,WHOⅡ级占脑膜瘤的4.7%~7.2%,其性质介于良、恶性脑膜瘤之间[3]。WHOⅢ级脑膜瘤少见,与WHOⅡ级脑膜瘤一起归为高复发和高进展危险性脑膜瘤,其中以非典型性脑膜瘤为主。低复发和低进展危险性脑膜瘤的5a生存率为90%,高复发和高进展危险性脑膜瘤5a生存率为57%。本组病例随访至2014年末,1例Ⅱ级病人术后3a复发,1例Ⅲ级病人术后2a复发。

Ki-67是一种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核抗原,处于增殖周期的细胞核中,反映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的增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对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随着脑膜瘤恶性程度的增高,Ki-67阳性表达率升高,表达指数增加,良性脑膜瘤中的Ki-67与非典型性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相比有明显差别,证明Ki-67与脑膜瘤的组织学分级有关,是判断脑膜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E-钙黏附素是一种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是Cadherin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参与细胞间黏附,作为细胞表面重要跨膜信号转导分子,参与细胞内的Wnt、RTK、PI3K/PKB及ERK等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具有抑制肿瘤浸润作用。Ecadherin低表达、表达缺失和异常表达,将导致细胞正常黏附功能丧失和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病灶向其他部位转移[4]。故E-cadherin基因被认为是肿瘤浸润抑制基因[5]。本组随脑膜瘤分级的升高,E-cadherin表达缺失率增加,有侵袭性和复发的脑膜瘤组织中的E-cadherin的表达缺失率较高,与文献一致。

大多数脑膜瘤都有一个好的长期预后,5a生存率>80%,10a生存率为74%~79%,15a生存率约 为70%[6]。Ki-67表达指数增高与E-cadherin的表达缺失与脑膜瘤的侵袭性和高复发相关。Ki-67与E-cadherin可分别作为脑膜瘤进展、预后及指导治疗的独立指标,结合Ki-67表达指数与E-cadherin的表达缺失,对判断肿瘤的预后、指导肿瘤的术后辅助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1]赵冠焱,苏赓.P53和P57kip2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7):4-6.

[2]Louis DN,Scheithauer BW,Budka H,et al.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f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the nervous system[M].Lyon:IARC Press,2000:176-184.

[3]张健,费昶,衡雪源,等.脑膜瘤级别及其临床特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2):1 244-1 246.

[4]Nelson WJ.Regulation of cell-cell adhesion by the cadherincatenin complex[J].Biochem Soc Trans,2008,36(Pt2):149-155.

[5]Lau MT,Klausen C,Leung PC.E-cadherin inhibits tumor cell growth by suppressing P13K/Akt signaling via b-catenin-Egrlmediated PTEN expression[J].Oncogene,2011,30(24):2 753-2 766.

[6]Talback M,Stenbeck M,Rosen M.Up-to-date long-term survival of cancer patients:an evaluation of period analysis on Swedish Cancer Registry data[J].Eur J Cancer,2004,40(9):1 361-1 372.

猜你喜欢
脑膜瘤危险性生存率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危险性感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如何治疗脑膜瘤?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脑膜瘤组织中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