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平:从草根写手到网络作家

2015-01-22 17:36沈黎明
新青年 2015年1期
关键词:病魔博文

沈黎明

平民之子,聪慧好学酷爱读书

周小平,真名周平,1981年4月出生在贵州遵义一个普通石油工人之家,后随家迁至四川,定居于自贡。如今文质彬彬,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周小平,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儒雅干练之气,然而小时候的他,身体并不是很好,经常生病,上医院看病、打针吃药几乎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夜里发病都是父亲背着他去医院,带他看病的过程中,父亲多次告诉他:“生病不要怕,要坚强面对,你越害怕病魔,病魔就会使你更痛苦,如果你坚信自己能战胜它,并努力与病魔做斗争,病魔反而会害怕你。”在父亲的不断教诲和鼓励中,周小平逐步树立起和病魔作斗争的信心,渐渐地,不仅身体好起来,而且这种与病魔奋力抗争的信心在周小平年少的心灵中固化下来,成了一种融化在血液中、如影随形的品格,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强面对。

在这种品格伴随下,周小平自上学开始,学习十分勤奋,功课中再难的问题也难不倒他,他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成绩一直很优秀。几门课程里,语文是周小平的最爱,他不仅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而且课余时间喜欢阅读,很多时候,小伙伴儿们做完作业都出去热热闹闹玩了,他却在家里静静地看书,到了周末和节假日,更是书不离手,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从小时候的《童话大王》、《科幻世界》,到长大后的《欧洲战争简史》,涉猎之广超出了很多同龄人,他有一个梦想,希望今后成为一个能在文字海洋中畅游的人。

时光荏苒,转眼周小平上了高中,按照他的学习成绩,考上一所好大学一点问题没有,周小平也对日后的大学生活充满憧憬,期望读更多的书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谁知就在这时,家中的一场变故,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让他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憧憬。1998年,周小平的父亲下了岗。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主要挣钱人,他下岗后,家中的生活一下下降了一大截,为了保障周小平学习,家中买了点什么好吃的,父母总舍不得吃,都要留给周小平,无论周小平如何拒绝都无济于事,每每父母就一句话:“高中学习很累,你又是长身体的时候,只有吃好,才能好好学习,好好成长!”父母的挚爱令周小平心中暖意涌动,总觉得自己该为父母做点什么,尽力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很长一段时间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周小平脑海中,他苦苦思索着解决办法。一天,周小平吃完晚饭帮母亲收拾完餐桌,像往常一样拿起报纸翻阅起来,看着看着,报纸上一则征兵消息吸引了他的眼球,看完征兵条件,他一拍大腿:“就这么定了!”

很快,周小平报名应征,顺利通过体检等一系列审核,走进部队这所大熔炉,成为解放军西藏某坦克部队一名坦克维修兵。在部队严肃紧张,统一划一生活的锤炼下,周小平迅速成长起来,完成了从懵懂少年到风华青年、从普通百姓到革命军人的转变,这种走向成熟的转变也决定了他日后的发展和生活。周小平在部队服役期间,正是互联网在我国兴起之时,始终保持着阅读和思考习惯的周小平,敏锐感觉到,互联网不久便会走进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一个新兴市场。于是凭着这一认识,他用节省下来的津贴,买来很多相关书籍仔细研读起来,他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只有努力学习,今后才会不与时代脱节。”

志存高远,怀揣写作梦勇闯北京

2000年,周小平结束军旅生活退伍还乡。由于在部队好学习小有名气,他被分配到文化局工作。一名退伍兵能获得这样一份机关工作,令很多战友和同龄人羡慕不已。可工作没多久,周小平开始重新审视起这份既清闲又自在的工作,他认为自己还不到20岁,就这样整天不紧不慢上下班,常常一张报纸一杯茶过半天,是在虚度年华,觉得年轻人还是应该有点奋进精神,大胆闯世界,到更大的舞台上寻找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这种认识形成后,再反观现实,周小平心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同时他觉得,自己喜欢阅读,十几年来看了不少书,今后自己可以向写作方向发展。经过反复思考,几个月后,周小平做出一个决定——辞职,到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闯荡一番,圆一下自己的写作梦。他把决定跟家人和亲朋说了后,犹如一块巨石投入静怡的湖水中,顿时激起巨大涟漪。有的亲戚对他说:“你爸下岗了,现在很多人也都饭碗不保,面临着下岗的危机,你年纪轻轻就能进机关,有这样一份有保障又清闲的工作,辞职岂不太可惜了,你可别头脑发热啊!”有的则劝他说:“自己出去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要吃很多苦,一旦失败不仅现在的好工作没了,还会给家中带来很多伤害,你可要三思而行呀!”一时间,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劝说声不断,可不管别人怎么说,周小平都不为所动,铁了心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父亲看出了周小平的心思,一天将他叫到身边,亲切而认真地对他说:“你的想法爸爸理解,但我想知道你是深思熟虑想好了吗?可别是一时冲动啊!”父亲说完,静静的看着周小平。周小平略一沉思,望着父亲回答:“爸!我不是一时冲动做出的决定,这件事我想了好长一段时间。我觉得一个年轻人,就应该趁年轻出去闯荡闯荡,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困难会有,我小时候您就教育我不要怕困难,我想,只要坚定信心,努力去做一件事,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把它做好……”这一次父子俩聊了很长时间,最终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周小平说:“年轻人心中有自己追求的目标,敢于闯荡是好事,你既然认准了、决定了,就朝这方面努力吧!”父亲的支持令周小平欣喜不已,也坚定了他的信念。

周小平是个认准了的事,就会全力以赴去做的人。很快,他办好辞职手续,怀揣着800元钱踏上了去北京之路,成了“北漂”族中的一员。

艰苦打拼,成为网络作家

北京不比老家,周小平在这里两眼一抹黑,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到了北京,尽管他有思想准备,但发现,境况远比自己想象的糟,一连跑了好多天也没找到工作机会,总是早晨乘兴而出,晚上败兴而归。深夜,当跑了一天的他,腰酸腿疼的躺在租住的廉价地下室里,眼望天花板,想着白天碰壁的遭遇,心中常常酸楚不已。每当这时,周小平都提醒自己:“出来闯是你自己的主张,要想闯出一片天地,就得不怕挫折,不拍吃苦受累,是男子汉就得挺住!”正是有了这股劲头儿,周小平的闯劲越来越大,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一份做宣传文案的工作,干了一段时间,又凭借丰富的知识和不错的文笔,于2003年进入一家大型门户网站,彻底告别了飘忽不定的生活。工作稳定后,周小平开始向自己的写作目标迈进,不久结合自己来到北京几年的经历和搜集到的大量素材,写出了一本名叫《永不失业》的电子书稿,以独特的视角,实用的案例,在深入浅出讲解商品经济时代职场规则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应对职场危机,赶走工作压力,让自己做到永不失业的方法,对人很有启发意义,同时书中也寄托了周小平自己对未来的期许。手稿问世后,许多新闻媒体给出很高评价,一家媒体在推介这本书时如是说:“虽然经济危机梦魇已经悄然而至,但是未来商品经济的兴旺发达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未来依然是商品经济时代,谁先掌握它的准则,谁就能成为这个商品经济新环境下职场中的赢家。”

此后,周小平根据自己对互联网作用的深刻认识,不断有文稿发表在网络上,随着数量的增多,他这些有一定见地的作品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知名度不断提升。2007年,应香港凤凰卫视之邀,周小平与潘石屹等几位名人一起做了一档讨论房价的节目,节目中,与名人们的智慧碰撞,让周小平更加深刻的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读书的重要性。节目结束后,他读书的积极性更高,涉猎的范围更广,读了不少大部头著作,他先用9个月时间读完了《资治通鉴》,又用两年时间,认真阅读了《欧洲史》、《亚洲战争简史》等一系列书籍……后来周小平把这一时期称为自己思想发生巨大转变和飞跃时期。

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思想上的飞跃,大大提高了周小平看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他的作品也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接地气,陆续发表了《你的中国你的党》、《美国对华文化冷战的九大绝招》等一批博文。2013年6月,周小平又针对互联网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违背基本常识的谣言,在其博客中发表了名为《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的长篇博文,以大量实际案例对这些言论和谣言进行了批驳,犀利的文字间,折射出炙热的爱国心、浓厚的民族情,体现出当今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精神。这篇博文一推出,马上在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迅速被传播开来,至今转发量、访问量已超过3000万次。面对网友的广泛关注,2014年周小平决定将博文中的部分篇目以及10余篇新发表的文章集结成书,书名仍为《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2014年8月15日该书正式出版,上市短短两周,首印的2万册便售罄,受欢迎程度大大超过预期,目前出版社正在紧急加印。不久前,有记者采访周小平,当问到这篇长博文的创作目的时,周小平这样回答:“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目睹着翻天覆地的变革。这个特殊的时代赋予了我们必须完成的特殊使命:接过父辈的旗帜,为我们这个饱受了百年污蔑的国家和民族正本清源。作为一名80后,我有责任告诉大家真相是什么,我们该做什么,让大家不辜负这个时代。我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都要相信自己的国家,相信自己的民族,相信身边的亲朋好友,相信自己的双手,勇敢、自信地面对世界,从心理上做好当新世纪强国人民的准备。”

周小平现在成了社会各界瞩目的人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这样评价周小平:“这是一个瘦弱的中国年轻人,但他却表现出很坚强的意志力和在复杂网络环境中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文章有着独到的风格和力量。这些文章给我们的是中国年轻人的志气和梦想。这种志气没有被舒适的生活消磨,没有被虚幻的忽悠所沉迷;这种梦想没有被生活的浮躁所摧毁,也没有被物欲所困顿。而是努力认清自己的命运,承担自己的责任。”

猜你喜欢
病魔博文
中国两会
第一次挣钱
印尼·巴厘岛
Uniformly Normal Structure and Uniform Non-Squareness of Orlicz-Lorentz Sequence Spaces Endowed with the Orlicz Norm
向往春天
同心战病魔
谁和谁好
Review on Tang Wenzhi’s The Gist of Chinese Writing Gamut
病魔无情 师生有爱
它给了我与病魔搏斗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