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启示

2015-01-22 09:17杨婕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欧元区债务危机

杨婕

摘要:欧债危机,是指自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职务危机,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2009年12月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点燃了欧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当下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庞大,孕育潜在风险,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0月2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本文将针对欧债危机分析其原因以探寻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启示。

关键词:欧债危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

1欧债危机产生及发展原因

1.1欧债危机产生过程简介2009年十月初,正当全球经济艰难地摆脱美国次贷危机的最初冲击,缓慢走向复苏之际,希腊政府突然宣布:2009年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GDP的比例达到12.7%和113%,远远超出欧盟所规定的3%和60%。十二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包括比利时这些外界认为较稳健的国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都预报未来三年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因为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2010年2月4日德国预计201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5.5%,2010年2月9日欧元空头头寸已增至8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2010年2月10日巴克莱资本表示,美国银行业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风险敞口达1760亿美元。

1.2欧债危机产生原因首先,财务造假埋下隐患。《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规定加入欧元区需要满足下列条件:首先,每一个成员国年度政府财政赤字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第二,国债必须保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下或正在快速接近这一水平;第三,在价格稳定方面,成员国通货膨胀率≤三个最佳成员国上年的通货膨胀率+1.5%;第四,长期名义年利率(以长期政府债券利率衡量)不超过上述通胀表现最好的3个国家平均长期利率2个百分点;第五,该国货币至少在两年内必须维持在欧洲货币体系的正常波动幅度以内。欧盟对成员国加入欧元区的时间并没有固定的要求,每一个成员国将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加入。希腊在加入欧元区时,并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通过高盛集团帮助财务造假,达到加入欧元区标准。加上当上的法德两国在此问题上为了赚取希腊的欧元,选择性沉默,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伏笔。

其次,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二元性。货币政策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等,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等,在面对经济体产生问题时,这两个政策的协同使用会使经济尽快摆脱困境,如2008年,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扩大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公共财政和医疗支出)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包括停发3年期央行票据,下调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贷款等),使得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而欧元区各国货币政策实现统一,然而财政政策却归主权国家各自决定,在面对经济产生问题的时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无法发挥协同作用,解决经济问题的作用有限。

最后,欧洲特殊的市场经济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模式包括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以英美国家为代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以日韩国家为代表;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以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为代表。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加以控制的市场经济。国家对资本积累的直接干预程度比较小,但政治体制严格地确立了一整套劳工权利和福利措施,使得有组织的劳工拥有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市场和直接参与劳资谈判的能力。它的优势在于高税收,高福利,社会贫富差距相对较小。劣势在于过大的工会势力,高税率,慷慨的失业救济和对劳动力市场及产品市场的广泛限制导致了失业率居高不下。正是由于长久的高福利,使得政府财政压力巨大,同时民族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希腊一年的大小罢工曾达800多次,发生危机后也各为自己利益奔走呼号,国家利益丢在一旁,对于别国援助所要求的希腊财政紧缩计划迟迟不得实施。

2欧债危机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启示

2008年底开始,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也出台了大规模的刺激经济政策,相应放宽了有关信贷和地方融资的政策,地方债务的规模、增长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中也蕴涵着巨大的风险。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0月2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也标志着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完整制度框架基本建成。这份四千多字的意见从如何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如何控制地方举债规模、如何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如何完善配套制度以及如何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等多方面做出部署。尽管我国现行的体制确保地方财政不会出现破产,但也应该从当前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问题中吸取教训,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风险。

2.1改革以GDP为指挥棒的政绩考核模式长期以来,中央在考核地方政府政绩时,都以当地GDP为多少作为考核标准,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和官员为了政绩,大搞重复建设,如郑州新区、江苏常州、湖北十堰等。一些省(市、区)近日陆续公布今年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及资金安排计划,其中,江苏省将发行地方债153亿元,新疆发行95亿元,重庆为88亿元,海南60亿元。2013年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500亿元,较2012年2500亿的规模增加了40%,因此,财政部核定的各省(市、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比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果在考核地方政绩时,不再以GDP为唯一标准,加上环境卫生考核,食品安全标准,民众幸福评价等指标,地方政府也不用大肆举债建设了。

2.2以立法形式加强对地方政府预算管理以立法形式加强对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增强透明度,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加强风险管理。应该及时对全国整体财政及债务状况作全面清查和评估,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进行限额管理和风险预警,切实从财政和金融两方面防范偿债违约风险。新《预算法》对以前主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建设的项目今后怎么办的意见中明确三个渠道:对商业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项目,要与政府脱钩,完全推向市场,其债务等同于一般竞争性企业债务;对供水供气、垃圾处理等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公益性项目,要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其债务由项目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举借和偿还,政府按照事先约定,承担特许经营权给予、财政补贴、合理定价等责任,不承担偿债责任;对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确实需要政府举债的公益性项目,由政府发行债券融资。

2.3扶持地方经济,拓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渠道近年来,在中央和地方分税制度体系下,各级地方政府多以卖地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这种“土地财政”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当不断上涨的高房价日益成为舆论焦点,百姓之痛时,人们越来越发现,除了享受暴力的开发商,高价出让土地的地方政府同样是大赢家,由此引发的土地财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质疑,央企也好,民企也罢,疯狂拿地,推高地价房价的背后,总能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的影子。房价问题关乎民生,政府理应负有不可推卸之责,如果政府一方面作为房价调控的执行者,一方面又是高房价的催生者,显然不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因此拓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渠道迫在眉睫,如何拓宽,第一要务是地方经济发展,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资企业,对当地中小企业以适当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强化税收征管,防止偷税漏税情况发生都是方法和手段。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地方政府对其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分清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的边界,切实做到谁借谁还,风险自担。”为了不让欧债危机在中国发生,地方政府必须有所作为了。

参考文献:

[1]沈建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下一个拉美危机?[R].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海外市场研究部报告.

[2]刘亮.欧美垃圾债券兴衰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金融,2012(07).

[3]余永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J].金融发展评论,2012(04).

[4]王昊,李文浩,蔡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展及启示[J].西部金融,2012(03).

[5]徐诚.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国际经验及中国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11).

[6]方进东.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

猜你喜欢
欧元区债务危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危机”中的自信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