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两后生”解决职业技能培训的分析

2015-01-22 09:17王媚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后生职业培训职业技能

摘要:“两后生”群体知识贫乏,技能欠缺,社会适应能力差。由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加之家庭经济条件差,这些孩子很容易成为失业、失管的闲散人员而误入歧途。本文结合河北省“两后生”的群体特点,从社会、政府和高校的视角,就如何加强“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的问题建言献策。

关键词:“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

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异军突起,其重要性已经超过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成为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核心的战略资源,谁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源谁就拥有了强劲的综合国力竞争优势。开展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两后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无疑是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表现,无论是对两后生群体还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河北省两后生职业培训情况,有助于深入了解河北“两后生”群体的特点,同时发现河北省在“两后生”培训再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策略。另外,河北省“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所取得成果也可以作为其他地区用以借鉴的成功案例,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两后生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工人素质的提升带动产业升级改造,促进“两后生”城乡融合,提升城乡生活品质。

1推动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努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社会舆论导向对两后生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要加强对两后生的宣传报道,通过舆论引导发动全社会广泛关注“两后生”生存现状,营造善待、宽容、关爱两后生的良好社会氛围。

1.1让社会关注和了解两后生,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要对“两后生”群体的生存现状基于高度的民生关注和舆论关注,让全社会了解“两后生”的生存现状,深知其技能匮乏、无所依存的寂寥,呼吁全社会对两后生多些人文关怀;呼吁传媒机构为“两后生”开辟宣传专栏,深入其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将他们的生存状态展示给全社会,同时把国家、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培训规划带给他们;将“两后生”群体中的优秀个体作为典型案例大力宣传,同时表彰这一群体中具有优秀品格的先进个人,为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转变社会公众对这一群体的不良的态度和看法。电视媒体可以拍摄反映他们真实务工生活的纪录片、专题片,发挥新闻媒体的强大社会作用,针对“两后生”这一群体策划举办多种形式的主题新闻实践活动,通过新闻活动在全社会掀起舆论高潮。

1.2让市民逐步认同和接纳两后生,加强社会舆论引导。长期以来解决两后生问题的最大阻碍是逐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分割,城镇居民习惯性地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城乡分治观念,客观上放大并加重了两后生问题的严重性。尽管很多地方显示了城镇对两后生的心理认同和作为平等主体的尊重并给了两后生“新市民”、“新产业工人”的新定位,但这一称谓的改变和新身份的确认,对城镇居民和两后生来说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市民与两后生和谐相处应采取措施让两后生能够参与城镇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彼此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其参与企业和社区管理和服务以及自我管理和服务意识。

1.3转变思想,达成重视两后生职业培训的共识。要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规划,首先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项落实。政府层面应该认识到两后生职业培训对破解“三农”和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各级政府要通过电视媒体、互联网等传递技工需求信息和国家政策,对经过技能培训改变生活质量的先进个人进行跟踪报道,引导其关注对子女的教育,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其次,用人单位增强用工责任,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观念,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企业两后生劳动技能,增强企业成员的安全感;再次,要让两后生认识到提高自身技能谋取发展空间,增强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更好地融入城市,职业培训是第一要务。

2组建培训基地,整合培训资源

依托高校、职业院校建立两后生职业培训基地,打造河北省两后生职业培训的“航空母舰”。当前河北省参与两后生培训的部门多、项目多、资金也不少。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协调机制,各部门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造成重复培训、为培训而培训的情况。针对河北省职业培训教育资源面广、规模小、效益差、重复浪费等状况,进行战略性资源整合重组,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2.1加大培训经费投入。促进两后生职业培训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将培训资金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强化培训力度,并且为始终致力于“两后生”群体职业培训的相关机构给予财政支持。

2.2整合两后生培训资源。围绕“两后生”职业培训整体规划,面向这一群体广开言路,深入了解其学习需求,建立专业化的培训资源库,以现有培训资源为基础建设“两后生”培训基地。依托大、中、专职业院校和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教育资源,强推“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同时,将网络培训纳入“两后生”职业培训范畴,积极推广“两后生”网络培训。

2.3借力企业和民间组织。地方政府应该设立专项资金或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针对“两后生”群体定期开展在岗培训活动,政府应该利用政策、税收等杠杆手段鼓励支持;社会非盈利组织应该面向“两后生”群体提供更多的免费的技能培训项目,协助地方政府搞好“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2.4认定定点培训机构。一直以来,不少有一技之长的“两后生”由于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未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不能及时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鉴于此,政府应该通过招投标的形式遴选出资历较高的定点培训机构,明确专业设计、课程内容、费用标准,依法组织“两后生”群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结业后按照常规程序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学员一律颁发国家认定的职业技能资历证书,以规范“两后生”的职业技能鉴定流程,为其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职业资质认定的途径。

3拓宽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

基于“两后生”的双重身份和双向流动的特点,拓宽渠道确保重点群体就业。以政府购买岗位的形式,提供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困难人员稳定就业。以政策扶持,资金注入等形式,实现自主创业,拉动“两后生”群体顺利就业。通过组织招聘会、座谈会等多种渠道搭建“两后生”就业供需对接平台,实现重点群体就业。

3.1加强“两后生”输出体系建设。河北省应该结合本区竞技发展实际情况,以职业培训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出一系列内转外输政策,与域外重点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协作关系,与京津地区谋求合作,实行人才联网推介和培训,扩大域外输出信息来源。总之,多措并举,加强“两后生”输出体系建设,促进“两后生”劳动力有技、有序地就业。

3.2加强输出地两后生培训建设。依托企业做好两后生在岗技术培训和适应城镇生活的,可通过补贴资金、提供场所、选配师资、减免税收等措施引导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卫生保健、文化补习、劳动技能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培训。同时,发动社区为“两后生”群体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服务项目,大力开展两后生转变为新市民的文明素质教育。积极开放教育培训系统,针对企业的用人需求、生产特点,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两后生”培训活动,参训费用全免。根据不同专业的技术要求,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编印培训教材,免费发放给“两后生”群体。同时与企业签订培训服务协议,使培训合格的人员直接上岗。以订单搞培训,以培训促就业的模式提高两后生的职业培训效果。

3.3加强培训基础管理。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台账,实行实名制管理,建立统一的培训学员信息库。按规定流程对参训人员进行人数统计,并报送相关部门备案。另外加强两后生培训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在全省范围内选拔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教师任教,聘任各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定期到培训基地上课抓好培训教材规划编写和审定工作。

4动员全社会,共同构建“两后生”培训机制

提高两后生素质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一个机制,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4.1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完善协调机制。由河北省政府组织相关部门,针对“两后生”培训项目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首先,财政部门按上级指示拨付相关款项,设立“两后生”培训转向资金;教育部门组织“两后生”劳动力参加职业培训;劳动部门协助地方政府开展非农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跟踪服务等工作;农业部门围绕“青年农民培训”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商部门围绕“蓝色证书”的培训,乡镇企业统一组织“两后生”群体参加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科技部依照“星火产业带”计划,重点搞好星火企业家的培训;建设部负责建筑技工的职业培训工作;司法部门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共青团、妇联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家政服务等培训。其它相关部门开展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使两后生培训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4.2地方政府与职业院校密切配合协作。全力促进“两后生”职业培训。一方面,建立职业院校和人社等部门协调机制,依托辖区内各职业院校进行“两后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让初、高中生一毕业就进入技校接受创业就业辅导,在技校毕业的同时拿到毕业证、创业培训合格证和职业技术等级证。另一方面,加强对“两后生”的跟踪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其稳定创业就业。

4.3强化职业培训力度促就业。针对市场急需、企业急用的专业,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确保“两后生”群体培训后顺利就业。依托区域培训资源多的优势,不断探索与职业中专、技校等合作培训新模式,积极发挥各级公共就业、培训机构和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职能,开通“两后生”技能培训工作“绿色通道”,积极引导、动员、组织“两后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做到有培训意愿的人能100%得到培训。同时,创新培训机制,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技能人才培训需求。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广泛开展定单、定向、定岗和特色品牌培训。招工与招生相结合,以高就业率吸引“两后生”入学。项目立项与制定培训计划相结合,强化培训与用工的有机对接。同时,强化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把职业学院作为培训实训的主阵地,加强本级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以职业学院为主、职介培训中心为辅的家庭服务业、电工、电焊等职业培训实训新格局。

4.4壮大创业培训规模促就业。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将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人员全部纳入创业培训和实训范围。创新培训形式,实行创业培训进社区、进村屯,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积极开展创业指导服务,创业教师亲自加入创业协会及创业专家团队,带领初始创业者进行创业并进行实践指导。通过“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后续服务”三位一体“两后生”创业扶持模式,不断提高创业者年内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俊.欠发达地区“两后生”职业培训问题探究———以河北省农村困难群体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01).

[2]王媚,孟晓虹.河北省“两后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0).

[3]易鄂清,胡少云.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模式[J].价值工程,2013(22).

课题项目:

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河北省“两后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及解决就业问题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RS-2013-1096。

作者简介:王媚(1982-),女,教育学硕士,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后生职业培训职业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二后生”的传说
沪指受压回落 轻仓待后生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军休干部捐资助学惠后生
他用四招引领后生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