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修复中附着龈重建的应用分析

2015-01-23 00:54李国堂
中国医疗美容 2015年6期
关键词:出血指数菌斑指数角化

李国堂

周口市中医院口腔科,河南 周口 466000

口腔种植修复中附着龈重建的应用分析

李国堂

周口市中医院口腔科,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 分析口腔种植修复中附着龈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行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行附着龈重建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后4周、冠修复后6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以及患者冠修复后6个月的种植体牙周指标。结果 治疗4周、冠修复后6个月患者 患者有效角化黏膜宽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与冠修复后6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修复后6个月复诊,口腔卫生情况良好,所有种植体均稳定,重建角化黏膜紧贴烤瓷冠,无明显炎症,出血指数为(0.71±0.55),改良菌斑指数为(0.63±0.72),探诊深度为(1.78±0.44)mm。结论附着龈重建术操作简单,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口腔种植修复;附着龈重建;有效角化黏膜宽度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口腔种植修复患者数量也呈现出逐渐递增的发展趋势。附着龈是从游离龈沟到牙槽粘膜的部分,和游离龈共称为角化龈,具有保护、固定牙齿等功能[1],对其进行重建能有效提升口腔种植修复的成功率。本研究为了分析口腔种植修复中附着龈重建的应用价值,对我院于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82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进行附着龈重建治疗,效果显著。现在进行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行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3例,女性39例;年龄最小为28岁,年龄最大为62岁,平均年龄为(39.3±7.6)岁。

1.2 方 法

附着龈重建治疗的操作方法为:(1)行二期手术前,检查种植部位的前庭沟系带附着状况与颊侧角化黏膜;(2)用游标卡尺双盲测量临近牙龈沟的连线与唇沟与膜龈联合处的垂直长度,测量三次,取均值,得出有效角化黏膜宽度,做好记录;(3)于局麻下对种植部位颊侧作梯形切口,保留龈乳头;(4)用尖锐刀片剥离黏膜翻半厚瓣,保留骨膜与其表面的结缔组织,剥离骨膜上肌纤维;(5)将黏膜瓣滑向前庭沟方向,复位游离端的角化黏膜至周边牙齿的膜龈联合根方,用可吸收线缝合于骨膜固定,缝合近远中附加切口;(6)附着龈重建期间,去除种植体覆盖螺丝,留置愈合基台;(7)用沾有0.9%氯化钠溶液的纱布轻按黏膜瓣,清理下部血液,术区覆盖牙周塞治剂;(8)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9)治疗后2周复诊,印模,4周行上部烤瓷冠修复,6个月后进行复诊[2]。

1.3 观察指标

(1)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冠修复后6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2)观察患者冠修复后6个月的种植体牙周指标,包括出血指数、改良菌斑指数与探诊深度。①出血指数:0为牙龈健康,无炎症,未出血;1为牙龈颜色有炎症性变化,探诊未出血;2为探诊有点状出血;3为探诊出血顺着牙龈边缘延伸;4为出血流满且溢出龈沟;5为自动出血[3]。②改良菌斑指数:0为无菌斑;1为用探针尖端轻刮种植体表层显示有菌斑;2为肉眼可见菌斑;3为大量软垢[4]。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检验基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有效角化黏膜宽度

患者有效角化黏膜宽度治疗前为(0.22±0.30)mm,治疗4周后(2.59±0.56)mm,冠修复后6个月(2.63±0.61)。治疗4周、冠修复后6个月患者 患者有效角化黏膜宽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与冠修复后6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种植体牙周指标

冠修复后6个月,患者进行复诊,结果显示,口腔卫生情况良好,所有种植体均较为稳定,重建角化黏膜紧贴烤瓷冠,无明显炎症。出血指数为(0.71±0.55),改良菌斑指数为(0.63±0.72),探诊深度为(1.78±0.44)mm。

3 讨 论

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种植义齿逐渐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修复方法,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与美容效果,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且已成为缺失牙修复的首选方法。在确保种植体实现骨结合的前提下,怎么对种植体临近的软组织进行处理成为研究焦点[5]。临床实践普遍认为,附着龈具有预防菌斑累积,抵御机械刺激等功能,可确保牙龈边缘稳固,缓冲源于粘膜肌纤维的生物力,对保护种植体临近组织的健康与美容均具有重大作用。

本研究为了分析口腔种植修复中附着龈重建的应用价值,对82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进行附着龈重建治疗,结果显示:①治疗后4周、冠修复后6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均增加,对比治疗前,差异显著;②冠修复后6个月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与治疗后4周相比,差异不显著;③冠修复后6个月复诊,出血指数、改良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均较优,表明口腔卫生情况良好,种植体稳定,无明显炎症,建角化黏膜紧贴烤瓷冠。

综上所述,附着龈重建术操作简单,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葛润.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3):101-102.

[2] 陈淑萍,李恩洪,黄丽娜,等.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7):34-35.

[3] 刘锋波.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5,5(2):75-77.

[4] 杨荃荃,李志勇,苟颖.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探索[J].中外医疗,2015,(11):40-41.

[5] 孙瑾.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美容医学,2014,(16):1369-1371.

猜你喜欢
出血指数菌斑指数角化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口腔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效果
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分析
益肾坚骨汤配合米诺环素与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探讨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