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5-01-23 07:54王春燕
中国果菜 2015年8期
关键词:二维码农产品体系

王春燕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4)

关于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发展的几点建议

王春燕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采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刻不容缓。我国在食品安全追溯方面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简要叙述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现状;建议

随着农业科技和食品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随之而来,从国际上的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到国内的苏丹红、三聚氰胺,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有专家提出,目前应对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建立良好的农业生产规范,降低生产过程风险和产品风险,实现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追踪农产品从种植到消费流通的追溯机制[1,2]。

质量追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每完成一个重要工序,都记录其装配信息、检验结果及存在问题,记录操作者姓名、时间、地点及情况分析,形成完整的生产加工档案,后续可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质量追溯体系为现代制造企业实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手段。纳入追溯系统的农产品,只需用手机扫描包装上附带的二维码,就可知其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生产环节,当出现产品安全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查询到出问题的原料或生产环节,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本文简要叙述了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 国内外农产品追溯体系发展概况

1.1 国外可追溯体系发展概况

1997年,英国为应对疯牛病而首次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概念,而后,欧盟其他国家以及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开始陆续引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概念,并对国内农产品生产企业提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渐从单一的牛肉制品向蔬菜粮食领域渗透,从仅针对出口领域向整个农产品市场扩展。2002年,欧盟颁布了178/2002号法令——《通用食品法》,规定每一个农产品企业必须对其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使用的相关材料提供可追溯的信息,确保其安全性。同时,法令要求自2005年1月1日起,欧盟境内实施广泛的农产品可追溯要求,尤其是在欧盟销售的肉类食品必须能够进行跟踪与追溯,否则就不允许上市销售。在此基础上,欧盟中部分国家逐渐出台了一系列更为详细的法令,例如英国的家畜跟踪系统、荷兰的禽蛋综合质量系统(KIB)等。2003年,美国农业部开始计划建立家畜追溯体系,2005年“鱼贝类产品的原产国标签暂行法规”正式生效。2009年5月,美国相继通过《2009年食品安全加强法》和《FAD食品安全促进法》,加强对食品加工厂商的监督,提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权限。日本则从2001年以来开始试行农产品追溯系统,2003年开始对牛肉制品实施追溯,到2005年对肉类、蔬菜等农产品实施追溯;2008年,日本着手建立大米的可追溯体系。到目前为止,日本不仅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而且在零售终端,大部分超市已经安装了产品可追溯终端,供消费者查询产品信息。2005年6月,韩国政府引入了全方位的农产品追溯程序,于2006 年1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消费者通过产品上粘贴的纸质标签提供的编号,在互联网上查询相关产品信息,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后,也可以通过这个序列号迅速找到问题的源头[3]。

从国外发达国家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发展情况来看,政府在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2 我国农产品追溯体系发展

食品安全一直是关系到人们群众基本利益的重要问题。2002年我国正式开始了对食品可追溯系统的研究和建立。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我国政府、各级食品委员会以及地方政府先后制定了《食品可追溯性通用规范》《水果、蔬菜跟踪与追溯指南》等标准和指南,使农产品生产者和企业等农产品产业链参与者在可追溯系统的实施上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也促使他们对可追溯系统的应用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商务部也开展了“流通千万里,追溯零距离”的活动,先后发布了《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肉类蔬菜流通城市管理平台标准征求意见》等文件;农业部农垦局对农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也做出了如培养专家、设立研讨会等工作,推动了我国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发展进程[4]。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各地逐渐进行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初步试点。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中国条码推进工程”,推动条码技术在我国食品可追溯中的应用,并开展食品追溯技术试点,如在上海建立“上海超市农产品查询系统”,在北京建立“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自动识别技术应用示范系统”,在寿光实施蔬菜可追溯信息系统、在江西建立水果溯源信息系统等。我国还建立了一系列的农产品追溯平台,如中国产品电子监管网、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中国肉牛全程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随着应用和试点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食品公司认识到了建立农产品追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创造良好的声誉、增加产品附加值,并且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消费者的喜好,有目的地生产,从而带来更大的收益;消费者也因为认识到了追溯系统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更加安全的食品,对可追溯系统的接受程度逐渐增加。

2 农产品追溯系统的技术手段及存在的问题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基础之上的。简言之,可追溯系统就是食品生产、加工与流向的信息记录与查询系统,该系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才能完成。目前可追溯系统主要依托RFID标签、供应链管理以及二维码等一系列相关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得相关数据,对人工辅助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较低,同时在保密性上也有较好的表现。它包含的食品信息包括最初的产地一直到消费终端。供应链管理则是由过去的只是对产品物料的使用状况的追溯,扩大到对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出货物流以及产品的最终销售状况的追溯。二维码技术的应用较广泛,它是建立在一维码的基础上,具有成本低和可承载信息量大等特点。通过在农产品的外包装盒上加贴二维码,使广大消费者通过智能手机二维码扫描软件或上网查询就能随时查看商品质量安全信息,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品牌形象[5]。

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感知技术之一,二维码实现了对信息地准确标识、快速采集、可靠传递和有效利用,具有快速、准确、成本低、可靠性高、容量大等特点,已成为信息技术中最普遍的实用技术,广泛应用于物品身份标识和识别,渗透到国际经济各个领域和人民日常生活中。二维码技术在国际上是一项成熟的追溯及防伪技术,可以帮助消费者快速、准确地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产品信息。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二维码大大延伸了产品质量追溯的深度和广度。

然而,随着二维码技术应用的逐步深入,在码制的规范管理、信息的安全监控、应用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开始影响到行业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为:目前我国日常应用中采用较多的QR码及DM码等二维码为国外标准,同时国产码制(汉信码、龙贝码、GM码、CM码等)未进行规范管理,造成二维码生成和识读工具缺乏统一管理。其次,二维码承载的信息由于缺乏国家主管机构或第三方机构统一审核、监控、追溯和认证,开始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新渠道。另外,目前我国二维码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顶层的编码和解析体系,不同码制标准之间、同一码制标准下不同应用系统之间不能互联互通,缺乏统一的编码体系,导致各地各自为政、不能统一监管,公众也不能自行一体化追溯等。

整体而言,我国的农产品追溯系统没有统一的体系和应用标准,一是,存在很多应用系统,但规模小、建设、推广成本高;二是,应用系统皆是自编码体系,导致各系统孤立、无法互联互通。因此,亟需从顶层结构上采用国家统一编码(标识)体系,建立一种基于OID的二维码统一标识体系(简称i-OID)来规范应用、完善标准。同时在我国的全面推广应用时必须注意建立健全我国自主、安全、规范的二维码标准体系,用标准和法律法规规范来推动二维码的发展。

3 加快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引导企业采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规范编码

由于物联网领域所连接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在感知层、网络层、处理层三个不同层面上,对于标识有不同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统一的标识体系,这是物联网也是二维码能够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首先要解决的基础设施的问题。

全球统一编码是企业及产品的唯一“身份证”,它将为产品质量追溯、品牌化发展,企业服务质量评价与质量责任界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与投诉受理、政府监管、云平台服务等提供标准化数据依据。

3.2 加大扶持企业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工作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主要需求主体是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企业,主要需求是解决农产品供应链所涉及主体的责任划分与追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产品的关键核心节点和关键执行主体是农业企业,以及以各类农业企业为核心而辐射延展的各生产流程节点与供应链节点。商业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产品所应满足的核心需求是企业的内部与外部追溯需求,以及以追溯关键点为核心所延展关联的政府和消费者相关需求。只有以农业企业为核心与执行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才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才可以成为面向市场的信息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用[5,6]。

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工作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要在我国积极推广采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工作,就必须由政府给予大力的资金扶持,这一点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上也可以看出来。政府鼓励企业全程实施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并给予企业价格、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并监督企业的实施,让企业真正把追溯系统用起来,切实、稳步推进我国食品安全追溯工作的全面实施。

3.3 积极推进社会化追溯——多方参与、信息支撑

目前,亟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化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化追溯指政府、企业或相关组织、消费者,充分平等参与,各司其职,沟通协作,建立以农产品生产流程为线索企业内部追溯体系,以及以农产品供应链为线索的外部追溯体系,并实现内外追溯体系信息流的连接与追踪,最终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产品可召回的目标,实现多方共赢。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确保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应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成熟经验基础上,认真分析和总结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稳步推进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追溯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1]王国政.建立食品追溯体系有效保障食品安全[J].食品安全导刊,2010,(06):75-77.

[2]杨林.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最佳思路——以HACCP认证为基础,导入GS1系统[J].标准科学, 2010,(08):79-81.

[3]杨林.基于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施战略研究[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0,(06):54-57.

[4]叶勇,张友华,乐毅,等.食品安全追溯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30-133.

[5]袁虹.健全食品追溯体系是构建中国食品安全管控机制的基础性工程[J].社科纵横,2011,(12):77-78.

[6]周应恒,王二朋,耿献辉.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现状及推进路径选择[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04):52-53,61.

Suggestions 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in China

WANG Chun-yan
(Jinan Fruit Research Institute,All China Federation of Supply&Marketing Co-operatives,Jinan 250014,China)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food safety has become a global strategic issue.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by using the identity system.China's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have been issued by the size,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t home and abroad traceability system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an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status;suggestion

TS207

A

1008-1038(2015)08-0035-04

2015-05-26

王春燕,女,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化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二维码农产品体系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二维码
小康二维码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
农产品争奇斗艳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