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处理

2015-01-23 12:36杨思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导丝胃镜食管癌

杨思科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处理

杨思科

目的探讨处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方法。方法84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 观察组应用暂时性支架扩张术, 对照组采用扩张器扩张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狭窄率11.9%显著低于对照组38.1%(P<0.05)。结论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运用暂时性支架扩张术, 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食管癌;吻合口狭窄;临床处理

吻合口狭窄是行食管癌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如患者行食管癌术治疗后发生吻合口狭窄, 可能会对患者吞咽功能产生影响,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作者对本院收治的42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运用暂时性支架扩张术, 取得较好效果,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4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确诊为吻合口狭窄。其中, 男47例, 女37例, 年龄41~80岁, 平均年龄(60.1±4.4)岁;Stooler分级标准:2例1级,32例2级,27例3级,23例4级;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 均禁食4 h, 禁水2 h, 使用胃镜对狭窄位置、性质、程度进行探查;处于直视状态下, 使用胃镜对通道进行活检, 并放置钢丝, 经狭窄位置缓慢进入吻合口远端内;如内径不能直接插入, 则首先放置导丝于狭窄段内, 然后再沿着导丝将其送入到内镜中;如不能沿着导丝送入内镜, 则使用5 mm探条给予扩张后, 再次进镜;在此基础上, 给予对照组患者行扩张器扩张术, 首先退出胃镜,保留导丝, 医师选择适宜扩张器, 引导钢丝于狭窄位置, 机械性扩张, 并维持扩张状态5 min后, 选择直径较大的扩张探条器对其进行扩张;观察组患者行暂时性支架扩张术治疗,扩张处理后, 运用导丝引导器将其放置到支架推送器内, 将支架放置到预定位置;然后放入胃镜, 确定支架位置, 观察扩张情况;如有需要, 使用内镜对支架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并在局部位置喷洒水;支架置入7 d后取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与治疗前相比, 患者的吞咽困难显著消失, 且经随访后, 患者临床症状无复发情况;有效: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明显得到缓解, 经过随访, 症状无加重现象;无效:与治疗前相比, 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无变化甚至较之前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27例, 有效12例, 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0例, 无效15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4.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9, 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对患者进行随访, 患者均扩张成功;无患者出现食管破裂、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对比两组患者的吻合口再狭窄率, 其中, 观察组患者发生5例再狭窄, 占11.9%;对照组患者发生16例再狭窄, 占38.1%;观察组患者的再狭窄率较对照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7, P<0.05)。

3 讨论

食管癌指食管鳞状上皮或者腺上皮出现异常增生后, 所导致发生的恶性病变, 发展主要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以及浸润癌等阶段, 吻合口狭窄是其术后常见并发症。目前,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主要分为癌性狭窄和良性狭窄,癌性狭窄为肿瘤局部复发后导致堵塞;良性狭窄主要由于术后瘢痕出现痉挛皱缩形成。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的关键在于解除吞咽梗阻症状, 以往手术治疗具有损伤大、痛苦大、风险高的特点, 大部分患者不易忍受再次手术治疗;内镜介入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给患者带来痛苦少以及手术风险低的优点, 在食管癌吻合口狭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探条扩张术、球囊扩张术、激光与微波切割术、永久性支架扩张术以及暂时性支架扩张术。

目前, 内镜下扩张术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的最理想疗法, 最常用的扩张法为食管支架置入[3]。如吻合口狭窄患者为恶性且有转移, 患者进食存在较大障碍, 对其采取安全、有效、快速的疗法是十分重要的。永久性支架的近期疗效较好, 但远期疗效不为理想, 由于其存在于人体内, 能够刺激良性组织的形成, 导致出现组织增生, 最终导致发生再次狭窄;暂时性支架扩张术, 通常情况下, 人体内支架放置时间为1周左右, 能够充分扩张狭窄食管, 且使支架扩张后, 对机体组织进行修复, 支架依然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另外, 支架能够根据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开始不断出现扩张, 然后减慢管壁基层撕裂速度, 保证其具有规则性;在进行修复时, 不会导致形成大量瘢痕, 能够显著降低再狭窄率;暂时性支架停留时间较短, 不会给人体带来刺激, 进而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4]。本组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运用扩张器扩张术, 观察组患者运用暂时性支架扩张术, 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3%(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狭窄率11.9%显著低于对照组38.1%(P<0.05)。

综上所述, 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运用暂时性支架扩张术, 能够增强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1]赵进明.食管癌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评价.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5):435-437.

[2]李倩君.食管癌术后重症食管纵隔瘘的内镜治疗.浙江临床医学,2013,10(11):1720-1721.

[3]胡崇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引发脓胸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对策.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9):871-873.

[4]张小翠.食管癌术后乳糜胸九例的观察及护理体会.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2013,42(4):227-22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032

2014-12-24]

454750 河南省孟州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导丝胃镜食管癌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导丝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中应用技巧分析
运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协助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一例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基于血浆吸收光谱拟合处理诊断食管癌研究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