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溃疡效果观察

2015-01-23 12:36孙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结膜角膜溃疡

孙洁

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角膜溃疡效果观察

孙洁

目的探讨采用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对角膜溃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角膜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临床眼科常规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给药基础上联合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例患者治疗后复发, 平均治疗时间(10.15±4.45)d, 复发率为8.8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 治疗时间平均(17.30±4.15)d, 治疗后7例患者复发, 复发率为15.56%。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方式治疗角膜溃疡, 疗效显著, 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角膜溃疡;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临床效果

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 临床研究显示角膜部分主要位于眼球前表面, 极易因外伤、真菌或细菌等因素引发感染, 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易演变为溃疡, 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损害[1]。近年来, 维生素C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感染、炎性疾病的治疗中, 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眼科近年来收治的90例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采用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方法治疗该类疾病的临床效果, 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建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角膜溃疡患者9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其中实验组45例(47眼), 男24例, 女21例, 年龄15~61岁, 平均年龄(43.9±11.7)岁, 包括31例右眼,12例左眼,2例双眼,其中包括29例病毒性眼,10例细菌性眼,8例混合感染眼;对照组45例(48眼), 男23例, 女22例, 年龄14~67岁, 平均年龄(45.7±12.9)岁, 包括27例右眼,15例左眼,3例双眼,其中包括31例病毒性眼,7例细菌性眼,10例混合感染眼。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和阿昔洛韦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抗病毒治疗, 同时给予患者1%阿托品眼液进行扩瞳,采用0.1%无环鸟苷眼液进行局部抗感染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给药基础上联合维生素C进行治疗:于患者患眼穹窿不球结膜下取0.3 ml维生素C进行局部注射, 每3 天1次,持续4~7次。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的治愈时间、复发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3 疗效评估标准 治愈:患者经治疗期眼部刺激症状完全消失, 角膜充血、水肿完全消失, 角膜浸润灶完全愈合,且荧光素角膜染色结果为不着色;有效:患者治疗结束后其眼部刺激症状明显改善, 角膜侵润灶减轻或范围明显缩小,荧光素染色试验显示为着色;无效:患者治疗结束后仍存在明显眼部刺激症状, 荧光素角膜染色试验呈明显着色, 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4例治疗无效,6例有效,35例治愈, 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例患者治疗后复发, 平均治疗时间(10.15±4.45)d, 复发率为8.89%;对照组患者11例治疗无效,14例有效,20例治愈, 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治疗时间平均(17.30±4.15)d, 治疗后7例患者复发, 复发率为15.56%。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性感染性眼科疾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其患侧眼部存在刺痛感、异物感, 分泌物明显增加, 且患者角膜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浸润现象。角膜溃疡起病迅速, 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引起患者出现视力障碍, 并引起眼内容物脱出、角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导致角膜白斑、角膜葡萄肿等后遗症,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研究指出角膜溃疡主要是由病毒、真菌、细菌等感染源引起的, 因此,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 使角膜溃疡病原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因此常规方案的治疗效果较为有限,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75.56%, 同相关资料中的结论基本一致[3]。

维生素C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抗氧化物质, 能够同机体脱氧抗坏血酸相结合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同时对于机体细胞呼吸、生物氧化还原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临床研究表明维生素C通过参与胶原蛋白、神经递质合成以及氨基酸代谢过程, 从而促进毛细血管通透性的降低, 并刺激机体凝血功能的发挥, 提高抵抗力。研究指出在采用维生素C治疗角膜溃疡时, 维生素C能够有效保护基底膜完整性, 降低渗出, 并促进组织间质和胶原蛋白的合成, 从而促进病变组织修复, 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增强机体抗病毒效果。以往部分研究中采用维生素C肌内注射或口服等全身给药方式治疗角膜溃疡, 但是药物在患处浓度有限, 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本次研究中采用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方式对角膜溃疡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提示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是一种有效的角膜溃疡治疗方案, 其效果明显优于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单一治疗。

综上所述, 采用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方式治疗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能够有效促进患处愈合, 对于保护患者视力,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曾波, 周雄, 周和政. 角膜溃疡多层羊膜移植术后早期组织病理学与临床分析. 眼科新进展,2012,32(8):750-752.

[2]魏礼平. 维生素C局部注射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1):58-59.

[3]张春梅. 局部应用维生素C治疗角膜炎、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457-4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16

2015-01-08]

450000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

猜你喜欢
结膜角膜溃疡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变形的角膜
都是“溃疡”惹的祸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
超薄角膜瓣与普通角膜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的对比研究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糖尿病结膜松弛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