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

2015-01-23 12:36朱艳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8期
关键词:脑外伤医护人员障碍

朱艳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

朱艳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6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有效护理后, 观察组显效28例, 好转15例, 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5例, 好转10例, 无效11例, 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919, 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改善其吞咽功能, 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吞咽障碍;护理效果

吞咽和进食困难是临床急性期及恢复期脑外伤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类问题, 其发生率占到脑外伤住院患者的40%左右[1], 常规护理干预改善吞咽功能障碍效果不明显[2]。本文旨在对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2例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 同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诊断为吞咽困难。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男26例(56.52%), 女20例(43.48%);年龄40~73岁, 平均年龄(54.65±4.62)岁;吞咽障碍分级为重度11例(23.91%), 中度16例(34.78%), 轻度19例(41.30%)。观察组患者男25例(54.35), 女21例(45.65%);年龄42~75岁, 平均年龄(54.68±4.65)岁;吞咽障碍分级为重度12例(26.09%), 中度18例(39.13%), 轻度16例(34.78%)。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吞咽障碍分级等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如密切观察其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特征的变化, 做好液体出入量的记录, 做好意识障碍患者安全防范, 定时给病房通风换气等[3]。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指导, 消除其焦虑、恐惧和抵触心理, 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②营养护理: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由于其病情均较重, 且并发症较多以及营养消耗大,多数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脱水和营养不良, 因此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合理饮食, 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 以便促进患者病情尽早恢复。③吞咽功能恢复训练: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下颔开合和特殊吞咽训练, 如指导患者将舌头向前、向后和侧方做伸展运动, 提高患者舌部灵活性, 同时使用冰块或指尖叩击患者口唇, 提高其敏感性, 指导患者深吸气后即刻屏住呼吸, 并行吞咽动作, 随后立刻咳嗽[4]。另外, 医护人员还应指导患者进行摄食恢复训练, 开始训练时患者取有利体位, 饮食糊状或胶状饮食, 并叮嘱患者重点训练吞咽, 每次约进食半勺, 食物吞咽完后可做数次吞咽动作, 同时需等口中饮食完成吞咽后方可再次进食, 对于改善吞咽功能不明显患者, 可定期评估护理方法和措施, 适时调整干预方法,增加干预强度和干预时间, 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1.3 临床效果评价 患者可拔除胃管, 进食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 吞咽功能完全恢复者为显效;患者可拔除胃管,但仍存在轻微吞咽困难情况, 可进食流汁者为好转;患者吞咽障碍未见缓解或较前加重者为无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结束后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有效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显效28例(60.87%), 好转15例(32.61%), 无效3例(6.52%);对照组患者显效25例(54.34%), 好转10例(21.74%), 无效11例(23.91%)。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43/46)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35/4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919, P<0.05)。

3 讨论

吞咽障碍是临床神经外科脑外伤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 吞咽障碍主要因患者舌下神经和迷走神经受损造成的假性和真性球麻痹所引起。患者由于进食困难和饮水呛咳等常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或发生吸入性肺炎, 严重患者发生窒息而死亡。目前, 临床医生对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方式为长时间留置鼻饲管进行饮食, 但是该种喂食方式较易造成患者营养不良、腹泻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这就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所以, 对于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应及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以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时应做到下列几点:①为患者创造舒适的训练环境, 以便让患者排除干扰, 集中精神进行康复训练;②由于部分患者害怕呛咳窒息, 不愿配合康复训练,所以医护人员应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并给予细致的指导, 消除其焦虑和担忧心理, 使患者积极配合训练;③大部分患者未能待吞咽功能恢复正常时就要求出院, 所以在患者出院时医务人员应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后坚持康复训练, 同时指导其训练时需注意的事项[6]。作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最大程度消除其焦虑、恐惧和抵触心理, 树立信心;多数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脱水和营养不良, 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提供营养支持, 促进患者病情尽早恢复;吞咽功能恢复训练能够改善吞咽功能, 配合下颔开合和特殊吞咽训练, 提高患者舌部灵活性, 使用冰块或指尖叩击患者等措施能够提高其敏感性。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6.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919, P<0.05), 证实了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脑外伤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

综上所述, 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性和综合性的训练, 只有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患者生存能力以及改善其生活质量, 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肖华梅, 陈婵玲.多发性脑梗死后患者早期吞咽障碍评价及临床护理方法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4,9(18):214-215.

[2]闫玮娟, 马修堂, 薛蓓蕾, 等. 重度脑外伤吞咽障碍患者综合康复专科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中国疗养医学,2013,22(8):715-716.

[3]马永庆. 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 中国临床研究,2014(13):115-116.

[4]栾照敏.后组脑神经损伤导致吞咽障碍的护理体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7):1010-1013.

[5]孟玲, 徐江, 陆敏.脑损伤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康复护理,2010,25(5):380-381.

[6]黄宏.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0):2172-217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8.148

2015-01-04]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脑外伤医护人员障碍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