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林县高床养羊技术及发展前景

2015-01-23 13:52王莲梅李思银张俊雄杨志平赵文宏槐苡荃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总站652299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石林运动场养羊

王莲梅 李思银 张俊雄 杨志平 赵文宏 槐苡荃(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总站 652299)

浅谈石林县高床养羊技术及发展前景

王莲梅 李思银 张俊雄 杨志平 赵文宏 槐苡荃(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畜牧兽医总站 652299)

为适应养羊业的发展,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因地制宜,摸索出一套适用于石林县当地的高床养羊技术,现已形成适应当地环境、养殖规模的方式,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本文分羊舍建设总要求、建筑方式和建筑参数3个部分介绍此技术,并分析此技术在石林县的发展前景,旨在与广大畜牧工作者及养殖人员分享。

高床养羊;技术;圭山山羊;发展前景;石林县

养羊业是石林县畜牧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圭山山羊是其珍贵的山羊品种资源,经多年保种繁育、引种改良等措施,现已形成独特的奶肉结合发展格局。随着养羊业的发展,传统养殖方式凸显出很多弊端,亟需一种新的养殖方式推动养羊业的现代发展,高床养羊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多年,但为适应石林当地环境条件,还需要进一步实践,找出一套能适应当地环境的技术加以推广。笔者近年借助石林县石漠化项目,致力于石林县高床养羊技术的探索,经过多年的努力,及上百家实践,现已形成一套成熟的高床养羊技术,并在全县范围推广,石林县的养羊业也因此得到较大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 石林县高床养羊技术

圈舍是羊的家,是山羊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条件的重要保证,圈舍的建筑及设置,应符合山羊喜干燥,怕湿热,好清洁的生理特点,为适应石林县干湿分明,区域温差变化大的气候特点,山羊舍以高床圈舍为主。本文介绍的建筑方式与参数均以饲养25~30只基础母羊建设羊舍为例。

1.1 羊舍建设总要求

1.1.1 科学选址

石林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干湿分明、常年西南风为主。场址选择要求地势较高,干燥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与其它家畜圈舍和厕所、道路保持一定距离。

1.1.2 大小适宜

羊舍面积大小要适宜,农村高床圈舍以平均一只羊1.2~1.5m2较为适宜。

1.1.3 高度适中

圈舍的高度要适中,既不能造成浪费,也要利于防暑保暖。一般而言,漏粪式高床卫生圈与地面空间距离以0.8~1.0m最为理想,羊舍建筑墙体檐口高度2.8~3.2m。

1.1.4 圈门宽敞

山羊合群性强,喜欢群居,进出圈舍时有拥挤的习惯,圈门要宽大适宜。一般要求高1.2~1.3m,宽0.8~1.0m。

1.1.5 通风透光

羊舍通风采光的主要通道是窗户,窗户面积占地面积的1/15~25,无论单列舍或双列舍,两面墙体都应安装窗子。

1.1.6 布局合理

便于管理,羊舍内设投饲走道、食槽、羊床、护拦。外设运动场,靠运动场一面的墙体,设出粪口,羊只进出的圈门和窗户。运动场内和厩舍周边设有排污沟道流入沉淀池。

1.1.7 建舍原则

羊舍建筑要本着经济、实用、耐用、好用的原则进行。

1.2 建筑方式

根据地形和面积,可采用单列或双列式,墙体檐口高2.8~3.2m,开间3.6~3.8m,墙体用大砖或小砖支砌,屋顶用石棉瓦,两边分水。单列式:羊舍长22.5m,宽4.5m。双列式: 羊舍长15~16m, 宽6.8~7.0m。

1.3 建筑参数

1.3.1 羊床

羊舍羊床宽一般为2.0~2.5m,羊床用漏缝木铺成,在羊床下设粪池,羊床距粪池的高度一般为0.8~1.0m,漏缝木条的选材通常用优质的杂木、松木,规格为宽3.5cm,厚2.5cm,木条缝隙宽1.5~1.7cm。粪池的出粪口与运动场相连接,出粪口一般宽0.8~1.0m,高0.8m,冬春季节应根据气候变化关闭出粪口,加强保温。

1.3.2 料槽

山羊的草料槽应建在羊舍内,与羊床相配套,料槽的长度要保证饲养的每只羊都有自己的采食位置,成年羊料槽底部宽40cm,外口高40~50cm,槽内砌成上宽下窄,上口宽40cm,槽内底宽20cm,料槽深20~25cm,粉成半圆形,料槽底部与羊床处理同一平面,每只成年羊所占饲槽长度(采食宽度)40cm。

1.3.3 护栏

羊床与料槽之间用钢管做成护栏,护栏高度1.2m,固定在大钢管立柱上,护栏有采食口,高度20~30cm。中间可加装一根活动钢管,能上下移动。

1.3.4 投饲走道

投饲走道一般宽1.2~1.5m,双列式圈舍要求宽1.5m,走道的门大小不要影响手推车出入,一般净宽1.3m,高1.8~2.0m,双扇外开门。

1.3.5 窗

窗户按占地面积的1/15~25设置,宽0.8m、高1.2m,100m2的羊舍约需4~6道窗子,窗台距羊床1.0~1.2m。

1.3.6 运动场

单列式羊舍在靠羊床的墙后面设运动场,双列式羊舍在靠羊床两边墙的后面设运动场,地面用混泥土处理,设有排污沟,面积为羊舍的60~70%,在运动场上设楼梯让羊只进入高床,楼梯总宽不得少于40cm,每台阶宽30cm,高20cm,羊从运动场内进入高床的圈门宽0.8~1.0m,高1.2~1.3m,从外面进入运动场的门宽1.2m,围墙高1.6m以上。

1.3.7 粪池处理

羊圈内羊床下面的贮粪池,要用土把3面夯实成斜坡,呈漏斗状,形成0.8m×0.8m贮粪池底部,并用高标号水泥浆对斜坡表面进行处理,使斜面光滑,有利于粪便向出粪口集中。

1.3.8 青贮窖

青贮窖容积为30m3,根据地形地势,建地上式或半地下式,青贮窖的宽和高的比例一般为1∶1.5~2为宜,养殖户建高2.2~2.5m,内宽1.2~1.5m,长4.0~5.0m,2个并列长方形青贮窖即可。30m3青贮窖可贮玉米秸秆15000kg,需要种植玉米3.5~4.0亩。

2 展望

(1)石林是云南省重要旅游之一,对环境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苛刻,高床养羊技术有利于缓解环境破坏的压力,又有利于改善养殖卫生条件,便于集中无害化处理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

(2)高床养羊技术需要配套的饲草种植技术及饲料加工技术作为支撑,目前石林县养羊业还存在较大的饲草供应压力。为保障石林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应鼓励养殖户实行种草养畜,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青贮窖,配套青贮饲料粉碎机,充分利用本地玉米秸秆制作青贮饲料,逐步形成适度规模养羊的良好模式加以推广,即 “高床羊舍+牧草种植+青贮窖+青贮饲料粉碎机”,相关部门同时做好技术指导,保障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

(3)石林县畜牧兽医总站从2008年进行高床养羊技术具体系统实践,经过6年的努力,现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石林县养羊业也随着高床养羊技术的推广不断发展,到2014年底有养羊户5040户,山羊出栏10.3万只,存栏18.4万只。现阶段石林县高床养羊技术覆盖率还不高,农民收入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高床养羊技术在石林县还有很大的推广发展空间。

王莲梅(1978-),云南石林县人,本科,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技术推广。

李思银(1987-),硕士,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兽医学。

猜你喜欢
石林运动场养羊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大美运动场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松桃红石林
黄河石林
家有运动场
石林迷阵
石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