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园臆草存案》学术特色及考释举例*

2015-01-23 16:54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西安70003赵仁龙焦振廉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医案文学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西安,70003) 赵仁龙 任 杰 焦振廉

《芷园臆草存案》学术特色及考释举例*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西安,710003) 赵仁龙 任 杰 焦振廉1

本文对明代医家卢复的生平及其医案著作《芷园臆草存案》进行论述,认为其医案虽有限,所涉则广,凡外感、内伤、外科及杂症无不及之,而所体现的学术特色大致有重视治本、重视脉诊、重视议病三个方面。《芷园臆草存案》文辞雅奥,多有不便于今人理解者,文中举数例予以考释。

明代 卢复 医案 学术特色 考释

《芷园臆草存案》为明代医家卢复医案选集。2010年,《芷园臆草存案》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整理书目,笔者参与整理,今将其书特色及整理过程中考释方法的运用略述如下。

卢复生平及其《芷园臆草存案》的学术特色

卢复,明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不远,号芷园,早年习儒,后攻医学,与缪希雍友好,著《芷园覆余》、《芷园臆草题药》、《芷园臆草勘方》、《芷园臆草存案》、《芷园日记》,合为《芷园臆草》。撰《本草博议》,内容见其子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中。辑《神农本草经》,为现存《神农本草经》辑本较早者。

《芷园臆草存案》系卢复“因思廿年作医,其昭著人耳目、真实得意处,颇有限量,因随记数则”而成,载案仅20则,可知非医案之集,而是精选之案,篇幅虽短,用心则深。其目的在“普请博识大方,洞察一生败阙”,《医籍考》引《钱塘县志》称其人“习岐黄,兼通大乘”[1],其落落不与寻常同,或与此有关。卢复在《芷园臆草勘方》题词中称“甲午学医,读诸方括”[1],按甲午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在《芷园臆草存案》题词中称“辛酉病间,出寄紫芝禅室……因思廿年作医,其昭著人耳目、真实得意处,颇有限量,因随记数则”,此则题词作于“癸亥孟夏”,则《芷园臆草存案》作于明天启元年辛酉(1621年)至天启三年癸亥(1623年)之间。《芷园臆草存案》王琦跋称“钱塘卢不远,明之万历、天启间人”,则卢复去世当在天启三年之后,天启七年之前。

《芷园臆草存案》20案(其中末案“吐血”实为卢复与其子卢之颐合治案)分别题为伤寒、外风挟饮、便血、瘟疫、小肠疝、呃逆、佝偻病、眩晕、痿证、伤寒蓄血、呕吐、失眠、脐疝、口疮、善恐、纳呆、疮疡、谵妄、水肿、吐血。多数先述病状、诊治及疗效,后则以问答形式进行议论,与仅列诊治者不同。案虽有限,所涉则广,凡外感、内伤、外科及杂症无不及之。

考其医案特色,大致有如下三点。

重视治本∶如某士人作文受寒,服发散药,反见热盛汗多,竟至昏不识人,脉浮大无伦,卢复认为“大凡治病,先求其本,不可泥其形症……此病原从思虑时受寒,政为心火不及而受水侮,此是病本,更兼多行发散,重虚其心”,于是“内立真主”,以人参、附子大补心阳而治愈。

重视脉诊∶如某妇“寒热大作,呕吐不食”,众皆以为伤寒,卢复“脉之左关鼓指,不连于寸,两尺滑搏,于左独加”,断为孕男,用透肝之剂而愈。人问其何以愈病,他称“医名方脉者,须察脉以定方也。人唯伺其症,而不循其因,是以失之。今脉具在,不为症瞒,因病发药,故其言验也”,不仅重视脉证合参,且以“方脉”二字解释“医”之含义,前无此说。

重视议病∶清初喻嘉言作《寓意草》,强调先议病后用药,认为“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芷园臆草存案》载案20则,多先述诊治,后以问答形式议病。问者或为“客”(伤寒误治案),或为“主”(瘟疫案),或为“僧”(便血案),或为患者(纳呆案),或为患属(小肠疝案),或为确定的他人(脐疝案),或为不定的他人(痿证案),答则论其病因病机、证治方法,虽不似《寓意草》之洋洋洒洒,亦足揭其肯綮,于此则“议病”非自喻嘉言始。

《芷园臆草存案》考释举例

《芷园臆草存案》篇幅虽短,但文辞雅奥,于今人理解有所滞碍,聊举数例如下。

1.金錍

书前《芷园臆草小引》首句作“癸丑刻《金錍释文》竟”,其中“金錍”二字生僻。“金錍”一词见于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八,称“如百盲目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抉其眼膜”[2]。金錍为印度医生摘除白内障的金属工具。唐代僧人湛然有《金刚錍》一卷,在《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书题下小注称“圆伊金錍,以抉四眼无明之膜,令一切处悉见遮那佛性之旨”[3]。所谓“圆伊金錍”,即使用前须“金錍”磨砺使锐利而光滑,以利手术。“抉四眼无明之膜”,喻明法去障而见佛性。“金錍抉障”法至晚唐已传入我国。白居易《眼病》二首中写道∶“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因“药力微茫”而慨叹“人间方药应无益”,于是“争得金篦试刮看”,想尝试用金篦(即金錍)刮治眼疾。另,《中国医籍考》引《钱塘县志》称“习岐黄,兼通大乘”。卢复与缪希雍友善,缪希雍笃信佛教,号休觉居士,钱谦益称其“理积疴,起奇疾病,沉思熟视,如入禅定,忽然而睡,焕然而兴”[4]。卢复以“金錍”名其书,可能与其笃信佛教有关。《金錍释文》不传,按其子卢之颐有《仲景伤寒论疏钞鎞》,鎞与“錍”义同,则其书或与《伤寒论》有关。

2.需

《芷园臆草存案·小肠疝》有“久病气衰,虽补未达,其因原以寒邪郁火,故需夏时则火力全而血脉之邪始去”句,其中“需”字习见,理解为“需要”亦似可通,但实非原意。需,《说文解字·雨部》∶“需,●也,遇雨不进,止也。”可知本义为“遇雨而止”,已有“待”的意思。段玉裁注为“●,待也”,则抽象为普遍意义的“待”或“等待”。所谓“需夏时则火力全而血脉之邪始去”,意为“待到夏季则火气充盛而脉中寒邪始散”。又,《孙文垣医案》卷二载“崔百原公右胁痛右手足痛”案,有“因嘱其慎怒内观,以需药力”,《续名医类案》卷十八载吴桥治陈泉案有“再予之半,阳当回,故寝以需来复,复则败血行矣”句,其“需”即“待”之义,用法与《芷园臆草存案·小肠疝》同。

3.缮部

《芷园臆草存案·眩晕》有“白下缮部戴养吾夫人恙”句,其中“缮部”一词原有渊源。按《明史》∶“洪武初,置工部及官署……六年增尚书、侍郎各一人,设总部、虞部、水部,并屯田为四属部……二十九年,又改四属部为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5]其中工部设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营缮清吏司掌“典经营兴作之事。凡宫殿、陵寝、城郭、坛场、祠庙、仓库、廨宇、营房、王府邸第之役,鸠工会材,以时程督之”[5]。则知明代工部曾有“总部”,后改为营缮清吏司,并无“缮部”。按明制工部尚书正二品,侍郎正三品,分别为正副长官,各司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从五品,亦为高级别官员。古时有对官员尊称的风习,若任显职,往往称其名位,如称兵部尚书为“大司马”,称兵部侍郎为“少司马”。若仅在某部任职,则以“某部”笼统称之,亦是尊崇之意,称“缮部”,可能只是在工部营缮清吏司任职而已。

4.文学

《芷园臆草存案·善恐》案患者为“德清沈君鱼文学”,《芷园臆草存案·纳呆》案患者为“永嘉何介甫文学”,其“文学”为学官之称。明清时期地方学校设学正、教谕、教授等,掌文庙祭祀,教育生员,统称“学官”。《论语·先进》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6]语,后世遂称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为孔门四科。《史记·封禅书》载“后六年,窦太后崩。其明年,征文学之士公孙弘等”[7]。元光五年,汉武帝亲擢公孙弘“对为第一……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8]2617。汉武帝建元“五年春,置五经博士”[8]159,“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8]3620,经学教育初备。公孙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8]3593,于是建议“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8]3594。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谓“文学”,实为经学,《旧唐书》称“以道义偶乖,遭遇斯难”[9]的“文学之士”实为儒士。东汉以“文学”称儒学教官,“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泠道舜祠下得白玉琯”[10]475。晋代“郡国皆置文学掾一人”[10]746,唐代州县置“文学一人,从八品上,掌以五经授诸生……武德初,置经学博士、助教、学生。德宗即位,改博士曰文学”[11]。古时称地方学校教官为“文学”本此。

5.脉浊

《芷园臆草存案·伤寒畜血》案有“脉浊鼓手”句,按文义“脉浊”即脉现浊象,以脉名称之为“浊脉”,犹“脉弦”以脉名称之即“弦脉”。中医论脉原无清浊,其说本太素脉。《宋史》载北宋僧人智缘“每察脉,知人贵贱祸福休咎,诊父之脉而能道其子吉凶,所言若神,士大夫争造之”[12]。张景岳认为“世人又有以太素脉而言人贵贱穷通者,此又妄之甚也”[13],可知医家并不接受其说。但张景岳又认为“太素之说固为不经,然其间亦有可采者,如曰脉形圆净、至数分明谓之清,脉形散涩、至数模糊谓之浊”[13]。《太素脉秘诀》综合两者,既将脉之“轻清”与“重浊”对举,认为肝脉重浊“狠毒无情主下愚”,“心脉重浊主无神,性僻情乖终杀身”,“肾家重浊最无情,少智多愚主贱贫”,“肺部重浊人无义,性好贪淫礼更疏”[14],用于论人品秉性,测命运前程,又将浮、滑、实、弦、洪归为“五阳脉”,微、沉、缓、涩、伏归为“五阴脉”,用于论脏腑气血虚实。清代叶霖《脉说》“附清脉浊脉”更认为“清脉者轻清缓滑,流利有神……为气血平调之候……浊脉者重浊洪盛,腾涌满指……为禀赋昏浊之象”[15],可知太素脉有从预测吉凶祸福之占卜向诊察气血阴阳之医学靠拢的趋势。

综上,《芷园臆草存案》为明代医家卢复自存医案,凡二十则,每案先述病状诊治,后以问答形式对病因病机、脉证诊疗进行分析,与仅述病候诊治者不同。全书表现出重视治本、重视脉诊、重视议病的学术特色,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本人的佛学思想。《芷园臆草存案》文辞雅奥,于今人理解有所滞碍,本文举数例予以考释,以补文中注释之不足。

[1](日)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063.

[2](日)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12册)[M].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411.

[3](日)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新修大藏经(46册)[M].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781.

[4]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717.

[5]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760,1762.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10.

[7]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384.

[8]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59,2617,3593,3594,3620.

[9]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185.

[10]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475,746.

[1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14.

[12]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524.

[13]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62-63.

[14]明·张太素.太素脉秘诀[M].湖南:岳麓书社,1990:41-42.

[15]清·叶霖.脉说[M].湖南:岳麓书社,1990:68-69.

Illustration on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Annotation Instances of Zhi Yuan Yi Cao Cun An

ZHAO Ren-long,REN Jie,JIAO Zhen-lian
(Institutue of Literature in Chinese Medicine,Shanxi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Xi'an 710003,China)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lifetime of LU Fu,a physician in the Ming Dynasty,and his book ofZhi Yuan Yi Cao Cun An.This book contains various subjects including exogenous disease,endogenous disease,external diseases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though with limited cases.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 are emphasized on three aspects:treating root of disease,pulse taking,case analysis.In this paper,some instances are given through textual researches and explanatory notes,for its obscure,refined words.

Ming dynasty;LU Fu;medical case record;academic characteristics;annotation

R249;H131

:A

:1006-4737(2015)03-0006-03

2015-01-2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编号:财社2010[91]号)1通讯作者,E-m a i l:j z l 1003@163.c o m

猜你喜欢
医案文学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名中医医案数据挖掘平台
基于字向量的BiGRU-CRF肺癌医案四诊信息实体抽取研究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我们需要文学
基于医案探讨王孟英辨治温热病处方用药规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大型中医类书《医案类聚》的编纂特色*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