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胸片与CT扫描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效果对比分析

2015-01-24 15:10宫国柱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胸片肿块支气管

宫国柱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500)

X线胸片与CT扫描诊断中央型肺癌的效果对比分析

宫国柱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500)

目的探讨X线胸片与CT扫描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央型肺癌患者92例,同时进行X线胸片和CT扫描的诊断技术,观察和比较二者的诊断效果。结果所有肺癌患者都采用X线胸片和CT扫描的诊断技术后,X线胸片检查确诊62例,准确率为67.39%,CT扫描检查确诊86例,准确率为93.48%,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结果:X线胸片法的支气管腔内57例(61.96%)、肺门区肿块55例(59.78%)、纵隔淋巴结肿大22例(22.83%),CT扫描法的支气管腔内76例(82.61%)、肺门区肿块74例(80.43%)、纵隔淋巴结肿大48例(52.17%),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T扫描检查有助于提高中央型肺癌的确诊率,同时有助于更清晰地显示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而中央型肺癌的病变早期的筛查可以优先选择X线胸片检查,这样的应用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可以明确地显示出病灶的状况,有助于提高治愈率,为广大的肺癌患者带来福音。

X线胸片;CT扫描;诊断;中央型肺癌;效果对比分析

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呼吸系统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急剧上升,并且该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性别差异,其中男性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的榜首,女性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但具有较低治愈率和较高致死率的特点,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肺癌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得到明确阐述,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该病可能与吸烟、环境有重大联系,其中不吸烟的肺癌患者占吸烟肺癌患者的1/10~1/20,并且年龄越小就开始吸烟更容易患有肺癌,城市居民患有肺癌的概率比农村的患者高,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大气污染要比农村更为严重。肺癌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吸烟、电离辐射、职业与环境接触、大气污染、遗传因素和既往肺部慢性感染,其中吸烟是最严重的肺癌高危因素,而职业癌是常见的肺癌疾病。肺癌具有直接扩散、血行转移和淋巴道转移三种播散转移方式,其中淋巴道转移是最常见的肺癌转移方式。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局部症状、全身症状、肺外症状、浸润和转移症状,其中局部症状有咳嗽、胸痛、胸闷、气急、咯血和声音嘶哑,而咳嗽是最常见的局部症状,也是肺癌的首发症状。肺癌的诊断包括X线检查、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ECT检查、纵隔镜检查和剖胸探查术,其中X线检查主要是为了检查肺癌的大小和部位。中央型肺癌是一种发生率最高的肺癌疾病,并且来自于三级支气管以内的疾病。中央型肺癌很容易形成较大的肺门肿块、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和淋巴结转移,若肿瘤较小时,它会沿着支气管壁进行生长,因此无法将它与变结核性支气管狭窄、炎症性病和其他良性肿瘤鉴别,因此中央型肺癌的诊断需要明确的诊断技术。我院采用X线胸片与CT扫描诊断中央型肺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1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中央型肺癌患者92例,男63例,女29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8岁;同时进行X线胸片和CT扫描诊断。所有肺癌患者经过检查发现,34例患者肿瘤位置在右上叶支气管,26例在右上叶后段支气管,18例在右中间支气管,8例在右下叶背段支气管者,4例在左下叶背段支气管,2例在左上叶支气管。

1.2 治疗方法

1.2.1 X线胸片法:X线胸片检查使用日本岛津500毫安的X线光机。在检查前要先让患者的眼睛做好适应暗环境的准备,并且还要叮嘱患者不要佩戴具有明显影响X线透射的物品;在检查时要让患者将待检查的部位靠近荧光屏,用于检查。由于X线透视检查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整个操作时间不能太长,在注意X射线防护的同时,均选择拍摄正侧位的胸片。X线胸片检查的参数设置:管电压为60~68 kV,管电流为200 mA,时间为0.8~1.2 s。将所有的X线胸片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并且分析出该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出率。

1.2.2 CT扫描法:CT扫描使用的仪器是日本岛津4800TCZ全身CT机,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保持仰卧的体位,该仪器的扫描范围是从肺尖到肺底连续扫描[1],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做肿块中心区域的4 mm薄层扫描。CT扫描检查的参数设置:电量为210 mA/s,厚度为8 mm,层距为10 mm,时间为4 s。将所有的CT扫描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相对比,并且分析出该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出率。

1.3 统计学处理:观察所有的X线胸片检查结果、CT扫描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卡方检验和t检验,应用SPSS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比较:X线胸片检查确诊62例,准确率为67.39%,CT扫描检查确诊86例,准确率为93.48%。从检查结果可以看出CT扫描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检查,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种检查方法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情况。①X线胸片法:支气管腔内57例(61.96%)、肺门区肿块55例(59.78%)、纵隔淋巴结肿大22例(22.83%)。②CT扫描法:支气管腔内76例(82.61%)、肺门区肿块74例(80.43%)、纵隔淋巴结肿大48例(52.17%)。两组检查方法患者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结果可以看出,CT扫描检查在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显示比X线胸片检查的显示更加明确且清晰,P<0.05,说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3 讨 论

肺癌是治愈率低和致死率高的呼吸系统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急剧上升且有性别差异,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肺癌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吸烟、电离辐射、职业与环境接触、大气污染、遗传因素和既往肺部慢性感染,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局部症状、全身症状、肺外症状、浸润和转移症状,其中局部症状有咳嗽、胸痛、胸闷、气急、咯血和声音嘶哑,而咳嗽是最常见的局部症状,也是肺癌的首发症状。中央型肺癌是一种发生率最高的肺癌疾病,没有明确的早期临床表现,患者常常发现该疾病时已到中晚期,为治疗带来极大困难[2]。因此,为了能够在早期确诊中央型肺癌,我们通常选择X线胸片检查和CT扫描两种技术。X线胸片检查是中央型肺癌的最基础的首选筛选检查方法,对胸部各个结构空间具有较高的分辨率,用于观察肺部大部分的病变,在其表现大致可分为肿瘤间接征象和直接征象两部分,其中间接征象包括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不张等,而直接征象包括肺门区肿块影、支气管狭窄或截断等,尤其是阻塞性肺气肿为中央型肺癌的最早期的X线表现[3]。CT扫描在针对沿支气管壁生长的中央型肺癌时,可以明确地显示出不规则增厚的支气管壁、狭窄的管腔或者闭塞的支气管,其中支气管的狭窄会引起肺脓肿或者阻塞性肺炎的发生,若肿瘤已变为较大的肺门肿块时,会出现肺不张的症状,会有S形或反S形状的边缘。除此之外,它还会侵犯纵隔,其表现主要是纵隔肿块与肺门肿瘤相连。我们通过对X线胸片检查和CT扫描的结果比较发现,在准确率方面CT扫描检查的明显高于X线胸片检查,在支气管腔内、肺门区肿块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方面CT扫描检查显示比X线胸片检查的显示更加明确且清晰。因此对于中央型肺癌的常规诊断技术中X线胸片检查更适合于病变早期的筛查,而CT扫描常常被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主要是与它能在显示中央型肺癌征象时更清晰,同时具有诊断率高、对微小病灶的定位识别能力强和扫描层次清晰等特点。总之,中央型肺癌的病变早期的筛查可以优先选择X线胸片检查,而其他情况选择准确度高、灵敏度更高、病灶显示清晰度更优的CT扫描,有助于提高准确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郭昊,左敬全,尹荣.X线胸片与CT扫描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4):160-162.

[2]常广勇.106例中央型肺癌X线胸片与CT的诊断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132-133.

[3]王洪涛.84例中央型肺癌X线胸片与CT的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11-112.

R445;R734.2

B

1671-8194(2015)06-0068-02

猜你喜欢
胸片肿块支气管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数字化X射线摄影在接尘工人职业健康监护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