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蜂群春季管理的误区

2015-01-24 17:39赵水林
中国蜂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外勤内勤蜂友

赵水林

(河北易县良岗镇良岗村)

浅谈蜂群春季管理的误区

赵水林

(河北易县良岗镇良岗村)

至于蜂群春季管理,很多蜂友都有一套成熟的经验,但仍有个别蜂友在蜂群春季管理中存在误区,违背蜜蜂繁殖的生物学规律,致使春季繁蜂失败。我地赵蜂友在2008年春繁时给蜂群保温,箱外三面加保温物,箱内子脾外空间处也塞满保温物,越冬蜂交替时箱内只剩下刚出房的蜂。我地龙蜂友,繁蜂两个月,到5月初采洋槐时,勉强上继箱,继箱内几乎无蜂,开繁时多少蜂到采洋槐时还是那么多,究其原因是在春季繁蜂时对群内各型蜂认识不清,管理不当。

前苏联养蜂家塔兰诺夫在《蜂群生物学》第31页讲了如下实验,1941年采用热水给蜂群加温的方法实验人工加温对蜜蜂及所培育蜂子数量的影响,在5月1日给蜂群安装供暖器,可将蜂巢侧面的温度提高6~ 8℃,但这里的温度从来没有也没有超过29℃。最初,设有供暖器的蜂群所培育的蜂子数量增加(5月15日统计增加25.6%)。这与蜜蜂在温度较高的影响下加强生命活动相符合的,然而,在第二次统计时(5月29日),设有供暖器的蜂群在群势发展方面大大地落后于对照组(落后23%),后来这种落后现象日益严重(落后41.7%),由于培育蜂子的减少,被加温的蜂群变得弱小。

春季,越冬蜂根据其生理状况不同,从事不同的工作,内勤蜂从事饲喂蜂王和哺育幼虫的工作。外勤蜂从事采水、采粉等工作。无论外界温度如何,巢内育虫区的温度均保持在34~35℃。而外围则不同,一般为20~ 25℃,有时低到15℃,夜间寒冷时,蜜蜂紧缩保温以维持子脾上的温度。白天温度上升散团,随着气温上升,白天外界气温有时达到20℃,甚至更高,外勤蜂要到温度较低的“冷区”去休息,而“冷区”如被保温物填充,蜜蜂无处可去,外勤蜂在温度较高的育虫区(暖区),寿命大大缩短或直接飞逃。而蜂群总要有外勤蜂从事采集工作,内勤蜂提前转为外勤蜂将不再从事育虫工作。周而复始内勤蜂一批批转为外勤蜂,一批批离去,最后只剩刚出房的“白毛蜂”也就不难解释了。

春季开繁,蜂群除箱前,三面围上保温物,箱内还用保温物盖严,更有甚者,加电热毯增温以提高育虫数量,这些措施至今仍能看见,蜂群伤热的情况每年都有发生。

养蜂的人都知道,蜜蜂和老子脾均能产生热量,适度保温对蜂群春季繁殖大有好处,但过度则适得其反,人工加温改变了热量的辐射方向,使该散出的热量散不出去,提高了外围“冷区”的温度,导致繁蜂失败。蜜蜂寿命与蜜蜂新陈代谢的强度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温度的升高,新陈代谢加快,使其寿命缩短,用人工的方法诱导蜜蜂增加活动,势必导致蜜蜂寿命缩短和蜂群削弱。

猜你喜欢
外勤内勤蜂友
基层检察机关内勤队伍规范化建设探讨
姜永满
共同富裕,共享甜蜜
繁强蜂花粉膏,繁强蜂炼糖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捕头
外勤的一天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捕头
用大香喷烟驱蜂要当心
医院外勤工作统一管理模式效果观察
蜂蜜是怎样酿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