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蜂群春繁群势的确定

2015-01-24 17:39毕桂春
中国蜂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分蜂群势蜜源

毕桂春

(黑龙江东宁县老黑山镇中心小学,157222)

黑龙江地区蜂群春繁群势的确定

毕桂春

(黑龙江东宁县老黑山镇中心小学,157222)

黑龙江地区因地理因素与南方蜂群管理上区别很大,其特点是冬季严寒,越冬期长。特殊的气候环境对蜂群安全越冬非常不利,越冬蜂群死亡率高,蜂群出窖春繁时普遍存在群势弱的现象,全年主要蜜源期到来与繁蜂时间较短,在有限的春繁时间里,如果春繁群势确定不合理,强弱不均,对春繁影响很大,出现强群过早产生分蜂热,弱群通过后期补充也没有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进入大流蜜期总是出现强弱有别,平均单产上不去,直接影响总产量。笔者总结经验,找出原因,关键在于春繁群势确定是否合理。过强和过弱都与主要蜜源期不相吻合,只有合理确定春繁群势使蜂群达到强群时流蜜期已来临。

一、以流蜜期来确定春繁群势

1.若本地区全年有两个大蜜源:夏季(椴树)和秋季蜜源。春繁群势的确定方法应确定为单王单箱,4框足蜂为佳,单箱双王群应每王3框蜂为宜。当蜂群出窖时应在未认巢排泄1周内对全场群势进行评估,首先确定强群数量,中等群势数量,弱群数量来确定强,中、弱比例,以中等群势为基准(3.5~4框足蜂)确定单王单箱为当年生产群,将强群和弱群互补来达到生产群势。如强群多弱群少,在将弱群补足后适当提高部分生产群起繁标准,以便提前育王和联合分蜂打基础;如果弱群过多,强群少,通过互补不能达到生产群起繁标准,将无法补足的弱群组织一部分双王单箱群,但每只王应保证2框足蜂,低于2框蜂特弱群应多群合并成生产群起繁标准。

2.群势调整的时间。必须在蜂群出窖1周内完成,最好在刚出窖当天,工蜂未出巢认巢排泄前进行。优点是互补后蜂群不会产生偏集和补足后回巢现象发生,在蜂群调整的同时也要调整饲料脾。无王群一同合并,这是蜂群出窖第一项关键工作,也是事关全年蜂群发展和生产重要一环,不可小视。

二、无夏季蜜源,主要蜜源在秋季的春繁群势确定

只有秋季一个主要蜜源期,因繁蜂时间比全年两个蜜源长时间,确定春繁标准时应低于有两个蜜源的标准。起繁群势根据出窖群势情况,最好还强群春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人愿,应一般年份起繁生产群势在3~3.5框足蜂就可以,强群补弱后,可略多留部分双王群以备春繁后期补强增加生产群数。对于1框足蜂的特弱群适当组织几群单箱多王群,以备补王和分蜂用,尽量减少合并数量,减少损失。因无夏季主要蜜源繁蜂时间长,等到秋季主要蜜源期的到来,通过提前利用强群补充,基本都能达到一定生产能力。如果过多合并弱群,春繁群势过强会过早产生分蜂热,不得不进行分蜂。适当保留部分弱群利用强群补充,既减少强群分蜂热的产生,又不用提前育王分蜂,还能增加产量。

三、黑龙江地区春繁群势确定标准

经过几十年对比验证,采用以上春繁标准基数按正常年份和正常管理方法,当第一个主要蜜源期到来,群势已发展到比较理想的框数。既不会提前出现分蜂热和自然分蜂,也不会使生产群强弱差距过大,基本能达到“群强蜜期到,蜂群产量高”的目的。对于产浆能保证同时下框,群势基本一致,产浆量有保证,避免以往进入取浆期蜂群强弱不均,在管理上造成不便。

四、采取此方法的几种常见现象

1.蜂群调整出现个别群偏集现象的处理,可将偏集比较严重的蜂群一分为二,从弱群双王群中提出一只王给偏集新分出群,再将双王群合并成单王群。偏集分群应在原位置分群不可将分出群搬离,否则还会偏回原位置。

2.虽然春繁前群势调整蜂数基本一致,但还会出现到春繁后期有强有弱。当强群内子脾已达8张以上时,弱群或双王群子脾3~4张时,为了避免强群过产生分蜂热,在强群的蜂王产卵高蜂期已过,蜂王产卵有下降表现时,应将其与双王或多王贮王群蜂王对换,让弱群蜂王到强群里发挥其产卵力增加产卵数量,推迟分蜂热的过早产生,并同时将强群老子脾提出补给弱群。

3.如果全场群势都比较理想,并且强群在春繁中期占全场比例80%以上,弱群比较少,应考虑提前育王,联合分群,新分群基数占全场比例不超过20%,比

猜你喜欢
分蜂群势蜜源
如何原地分蜂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如何处理好分蜂与产蜜的关系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
蜜蜂采花蜜
谈蜂群的包装
自然分蜂的前兆与对策
高寒地区养蜂如何正确分蜂
有计划壮大群势是增加养蜂效益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