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平陆县草地资源的思考

2015-01-24 18:47谭桂宁侯喜菊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12期
关键词:平陆县种草牧草

谭桂宁 侯喜菊

(山西省平陆县畜牧局,山西平陆 044300)

对平陆县草地资源的思考

谭桂宁 侯喜菊

(山西省平陆县畜牧局,山西平陆 044300)

平陆县的草地资源由于退耕还林、矿山开采、风力发电等工程的实施不断减少,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好草地资源,根据平陆草地资源的现状,提出了保护开发草地资源的措施,和大家共同商榷。

草地资源 保护 开发 利用

1 草地资源的基本情况

平陆县草地资源主要有天然牧坡、林间草地、人工草地。

1.1 天然牧坡

1.1.1 天然牧坡的分布面积

天然牧坡属暖性灌草丛草地类,1980年全国草地普查期间,平陆县政府也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内的天然牧坡进行了全面普查,经普查全县天然牧坡主要分布在除开发区以外的10个乡镇的沿山一带,从沟谷到高山呈带状、条状、棱状等交叉分布。天然牧坡面积23340 hm2,占国土面积117350 hm2的19.89%。草种繁多,主要有羊草、苔草、木兰、石竹、狗尾草、隐子草、 白蒿、小叶艾蒿、胡枝子、猫眼草、河蒴尧花、杂草等70余种,其中猫眼草、河蒴尧花为毒害草;灌木类有荆条、酸枣、黄刺玫等。1985年平陆县人民政府核发牧坡证538份,草地面积5975.5 hm2,承包期限为1985年至2035年,承包年限50年。到2014年底统计,天然牧坡只有16700 hm2,比1980年普查数减少了6640 hm2,减少了28.45%。

1.1.2 产草量

2012-2015年,我们分别对洪池林场村、张村土地庙村、张店洼里村、潭峪村,圣人涧上吉村、毛山村等的暖性灌草丛草地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为:年平均产草量5077kg/hm2,干草平均产量2590kg/hm2,鲜干比为1.96∶1.平均产草量及干草产量随海拔和季节变化较大,海拔在700~950m,产草量平均达7448kg/hm2,海拔在950m以上,产草量平均4016 kg/hm2。夏秋阶级牧草生长旺盛,产草量高,冬春季节,牧草枯干,产草量低。

1.2 林间草地

林间草地主要分布在县西的洪池乡,常乐镇、张村镇、杜马乡、部官乡、张店镇、圣人涧镇的果园桃园,疏林地和未成林地。主要草种有狗尾草、狗娃花、灰条、扁蓿豆、蒲公英、委陵菜,马茨笕,白蒿,杂草等。2000年统计林间草地面积26700hm2。近年来,我县实施国家退耕还林项目,随着退耕还林项目实施,梨、桃、核桃、柿子等经济林的增加,林间草地也不断增多, 7年共完成退耕还林5267hm2。2014年底统计,现有林间草地31967hm2,较2000年增加了5267hm2。

1.3 人工草地

人工种植的草种主要有紫花苜蓿、三叶草等,2004-2014年平均种植紫花苜蓿260 hm2,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和牲畜饲养量的减少,人工种草面积不断减少。2014年底统计现有紫花苜蓿180hm2,比前十年平均数减少了80hm2,种植三叶草主要是用于绿化。近年来,新建的单位和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基本上都种植白三叶草,绿化美化环境,新建果园种植三叶草用于减少杂草生长和保湿,绿地面积为201.4hm2。

2 草地资源减少的原因

2.1 天然草地减少的原因

2.1.1 林业发展

随着禁山禁牧,天然林保护,植树造林等项目的实施,林地面积不断增加,截至2014年年底,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达66768.3h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117350hm2的56.9%,比2006年林地面积50666.7hm2增加了16101.6hm2,提高了13.7%,其中天然牧坡造林面积2770hm2。在全县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林地的增加就意味着草地的减少。

2.1.2 矿山开采

平陆县铝矾土、煤、石膏等矿山开采主要在县东的曹川镇、三门镇、坡底乡。长期以来,由于大量开采使原来美丽的青山被矿产开发挖的千疮百孔,非法开采铝矾土、煤的露天矿,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山头及山谷低洼处、公路旁,随处堆积着废弃的矿渣,挖矿剩下的废土和石料倾倒在不远处的排洪沟内竟达数十米,约占天然牧坡2520hm2。

2.1.3 风力发电

自2008年以来,武汉凯迪风力发电公司和北京金风科技公司、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分别与平陆县政府签约,在平陆的张店镇成立了平陆凯迪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张村镇建成平陆天瑞风电厂,在三门镇建成了平陆中广核风电厂。目前分别建成投运并网,发电的风机为52台、48台、28台,共建成128台风机,风机基本上都安装在山坡上,风机和建设风机所修道路约占地420hm2,都是天然牧坡。

2.2 人工种草

⑴自2000年我县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后,人工种草面积逐年减少。由于退耕还林有补贴(每亩每年补贴200元),人工种草政策未落实,无补贴,所以多数农户都把原来种草的耕地改为植树。

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原来作为役用的大牲畜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由生产资料变为生活资料,其出栏量逐年增加,存栏量逐年减少。由原来种田农户家家养牛转变成个别农户集中饲养,于是种草的农户不断减少,再者集中饲养的农户由于土地已分产到户,没有更多的土地用于种草,造成人工种草面积不断减少。

3 保护开发草地资源的措施

3.1 林牧结合,协调发展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措施、严格管理,把林牧生产纳入统一的、再生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中,才能化解林牧矛盾,才是治本之策,结合平陆县林、牧业资源现状和各自的生产特点,制定近、中、远期发展的统一规划。

3.2 依法保护、恢复植被

矿产开发、风力发电,对天然草地植被破坏严重,根据《草原法》的有关规定,开采建成后,必须恢复植被,对已破坏的草地应运用生态修复技术即运用农业技术改善土壤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限制条件,使之适于种植并通过种植优选的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吸收、挥发、分离、降鲜污染物,恢复重建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景观。

3.3 依靠科技,保护草地

3.3.1 加大草地监测和防治力度

自2012年以来,每年7月份开始,我们都对我县暖性灌草丛草地的资源状况、生态状况、植被状况、生产力状况、利用状况,草地灾害情况等进行监测,同时进行鼠虫害防治,但由于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限制,每年只监测5个样地,15个样方,监测样地少,取得的草地监测数据不能准确代表各区域的草地现状。每年防治草地2333hm2,只占天然牧坡16700hm2的13.97%,为此应加大草地监测和防治力度,根据监测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草地的建议,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草地资源配置优化,达到草畜平衡,合理利用,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3.3.2 加强放牧管理

根据牧草生长的规模,采取舍饲和放牧相结合的方法,改变传统的粗放的饲养模式。在冬春季牧草发芽恢复生长期,要减少放牧次数和减轻放牧强度,采取舍饲圈养,补料。2015年我们调查20户草食家畜补饲情况,调查结果为户均饲养牛68.2头,绵羊146只,山羊15.3只,户均补饲粮食16t,青贮饲料545.35 t,干草168.2 t,户均补饲192.8d,放牧172.2d。在牧草丰盛的夏秋季节,则可放牧利用,对严重退化的草地修建围栏,实行禁牧封育,对一般退化的草地,修建围栏,采取休牧、轮牧制度。

3.3.3 晒制青干草,青贮饲料

夏秋牧草丰盛,最大限度地刈割草地,,收割田边地角,庄稼地、果园的杂草,以及放牧利用困难的草场上的牧草,晒制成干草贮备。也可以将收割来的牧草制成青贮饲料贮备,同时将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以解决牲畜全年均衡需要和饲草饲料生长的季节性矛盾,为牲畜安全越冬做好准备。

3.4 改革体制,推行确权

长期以来,平陆县的大部分草地资源经营和管理权属国家或集体所有,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种资源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个人或集体无偿占有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重利用轻管理,极不利于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必须从体制上加以改革,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坚持谁使用、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租赁、承包、拍卖等多种形式,明确草地权属,分清权责,长期不变。

3.5 开发资源,提高效益

3.5.1 大力推广人工种草

人工种草是一项浩繁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工程,由于三元种植结构中“饲料作物”同粮食争面积、争产量,与原有的农业管理目标,林业的退耕还林产生冲突,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为此应积极落实退耕还草,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政策,使规模养殖场(户、小区)通过政策鼓励,进行土地流转发展自有草地,种植紫花苜蓿、小冠花、青贮玉米等,扩大人工种草面积,提高种草品质。

3.5.2 加大改良天然牧坡力度

对超载过牧、退化的草地、草坡通过补播优质牧草、进行鼠虫害防治等方式进行草地、草坡改良和人工种草。我县自80年代对天然牧坡进行飞播后,对天然牧坡改良力度不大,以后应加大改良天然牧坡力度,开发保护好草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要保护和利用好平陆县的草地资源,就需要领导重视,部门协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解决好草地与农业、林业、矿产、风电等之间的矛盾,密切配合、科学发展,使草地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

谭桂宁(1964-),女,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平陆县畜牧局,高级畜牧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草地保护。侯喜菊(1970-),女,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平陆县畜牧局,畜牧师,大学专科,研究方向:草地保护。

猜你喜欢
平陆县种草牧草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纪检监察干部义务植树种出“清风林”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节日“种草”
平陆县: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美容须防被“种草”
运城市平陆县:上下联动脱贫攻坚见实效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